“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 ——水城縣順場鄉打造山地特色生態農業小記

“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 ——水城縣順場鄉打造山地特色生態農業小記

村民正在採摘早春茶。

早春三月,鶯歌燕舞、柳綠桃紅。作為水城縣較為偏遠的順場鄉,卻別有一番春的滋味。

頭頂“茶帽子”,腰掛“菜帶子”,腳穿“果園子”,順場鄉以綠色置“身家”,堅持守住生態、發展生態、利用生態,以打造山地特色生態農業實現鄉美民富,“綠水青山”換來群眾“金山銀山”。

在海拔1800米的營盤村茶葉種植基地,茶農吳敏正和同伴們加緊採收早春茶。翠綠鮮嫩的芽葉之間,只見她手法嫻熟,一提一拔信手拈來,不多時就滿了隨身攜帶的竹籃子。

2018年7月之前,吳敏還和丈夫一同在浙江打工,做計件一個月下來能掙3000多塊,因為孩子們的課業越來越緊,老人身體弱,夫婦二人商量後決定回鄉發展。

傍著好政策,人勤福自來。如今的吳敏一家,生活喜氣洋洋。

丈夫在鄉里的建築工地上做泥水工,一天200塊錢。吳敏負責管家,她一邊“招呼”娃娃,一邊照顧老人,每當茶園用工時,她就上山採茶。“一斤50塊錢,動作快的話一天能採3斤,可以掙到一百多兩百塊錢。”吳敏說,她還想把家中的土地一部分入股合作社種茶,一部分種植芋頭,每年收入土地流轉金和二次分紅金,加上採茶所得和銷售芋頭的收入,還不算丈夫打零工掙的錢,一年下來就有4萬餘元,按她的話講,“小日子不成問題。”

在順場鄉,像吳敏一家幾處進賬的不是個例,這個現象在鄉長周禮全看來,主要得益於因地制宜布產業、調優產業結構、實施山地特色生態農業。

“我們因地制宜佈置產業,1800米及以上種植茶葉,1400米到1800米種植蔬菜,主要以芋頭為主,1400米以下就種獼猴桃、脆桃、葡萄、高山蘋果等,目前實施的全部產業覆蓋了全鄉70%左右的農戶。”

周禮全坦言,順場鄉之所以選擇按地勢高低定產業,實因“痛定思痛”——

上世紀80年代,隨著土地承包到戶,順場人也紛紛拿起鋤頭和鐮刀,上山開荒“刨食”。伴隨著高漲的生產熱情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坡耕地和逐漸消失的灌木林。

過度開墾,導致土地承載力下降,沒有植被的涵養,順場鄉原本豐沛的水源也逐漸消失,當地的老人用“十年九旱”來形容記憶裡的順場。

本世紀初期,由於大量的水土流失,加之雨季山洪暴發,順場鄉原來的營盤村鄧家寨遭受山體滑坡,一寨人家園被毀。

“順場本就山大溝深,地形切割明顯,只有種樹、大規模種樹,才能保住生態。”周禮全認為。

於是,嚐到苦果的順場人放下犁頭,拿起鐵鍬,主動上山植樹造林。1998年,順場鄉爭取到“世行造林”工程,不久,國家退耕還林全面啟動,有了資金和政策的支持,順場鄉的森林覆蓋率從不足15%上升到69.2%。

“綠”越來越多,逐漸成為順場的底色,惠及所有順場人。

“結合‘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的目標,我們按照‘三個一萬’來打造產業。”周禮全口中的“三個一萬”工程,即種植一萬畝茶葉、一萬畝蔬菜、一萬畝精品水果。

2019年,順場鄉共種植茶葉12700畝,其中丰采7000畝。由於厚植生態,在龍場鄉大規模種植的茶葉於2014年落戶順場鄉。

“當時我們種了3000畝,效果非常好。現在,雖然我們的面積不是很大,但產量很好,統計下來差不多佔了全縣的50%。”

“水城縣是主要產茶鄉鎮”,這個名頭讓順場人揚眉吐氣了一番。

但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會像預想的那麼順利,順場鄉發展蔬菜產業,就一度陷入了滯銷的困境。

2015年,順場鄉種植的白菜等時蔬受天氣和市場影響賣不出去,產銷對接跟不上,最後只能通過縣裡各家單位食堂、學校定購,才勉強彌補損失。

“問題發生了就要想辦法解決,要深思市場和銷路。”周禮全說,為此,順場鄉就著力在品種的選擇和開拓市場兩方面“雙管齊下”。

通過組織鄉村兩級到重慶等地考察,順場鄉最終瞄準了芋頭一類的高山冷涼蔬菜,因為芋頭有4個月的銷售期,可以錯季銷售。”

2018年,順場鄉種植芋頭4000畝,今年增加到7000畝,每畝芋頭產量在4000斤左右,當地市場每斤1.2元,種子每斤1.5元,畝均收入在4800元到7000元,而種植玉米等傳統低產作物,農民畝均收入只在1400元左右。

事實證明,發展芋頭是順場鄉一項“實惠產業”。在調優了產業結構的情況下,順場鄉竟出現“用工難”問題。“就單說芋頭,我們就帶動了龍場、發耳、花戛等鄉鎮種植,現在全鄉都佈置上了產業,除了本地勞動力,農忙時還要到臨鄉招工。”周禮全自豪地笑著說。

播種綠色,收穫未來,守住了生態發展的底線,相信順場鄉將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打出一場漂亮的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