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亞健康人群,保健品是剛需!

保健品已發展到4000億規模,佔藥品的十分之一了,但如此龐大的市場卻亂象叢生。今年之初,國家更是動用13個部門聯合整治,能讓國家動用如此多部門共同整治的行業,只有保健品行業了。

3億亞健康人群,保健品是剛需!

保健品是解決慢性病和亞健康人群的剛需,中國有3億亞健康人群,如此龐大的市場是禁止不了的,如果把中國的優秀保健品企業都給管死了,這塊巨大的市場就等於捧手讓給國外的保健品了,或者中國每年得多花上萬億的醫藥費,所以管理保健品市場只能疏,不能堵。但過去的管理只是打壓卡堵,沒有疏理順通。

要想一勞永逸地管好保健品市場,首先要找到過去造成保健品市場20年亂象的根源,我認為有二:

一、保健食品定義錯了。

我們回顧一下保健食品的定義,“有一定功能,對人體不產生副作用,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功能和治病有明顯的界線嗎?有功能,就能讓一部分疾病好轉甚至痊癒,但定義卻不以治療為目的,這就自相矛盾。不以治療為目的以什麼為目的?閒著沒事吃著玩嗎?吃保健品是為了解渴呀還是為了解饞呀?當今百姓吃保健品全是為了治病,最基本的也是為了降脂和壯力,所以這一20年前人為確定的保健食品定義從根兒上就錯了,所以把整個保健品行業都帶進深淵裡了。

3億亞健康人群,保健品是剛需!

二、保健食品法規錯誤百出。

一切法規的制定,應該以事實為依據,我國現行的保健食品法規存在著重大的欠缺,表現在:

保健食品只能批准其中一個功能,宣傳其它功效則違法;

批准了保健品有27項功效,卻不允許宣傳療效,這本身就前後矛盾,在市場運作中根本無法執行。

人人都知道大蒜有殺菌、止瀉、防治腸炎、抗感冒、抗癌等多種功效。但有的蒜製品只給批調節血脂,有的蒜製品只給批免疫調節,有的蒜製品只給批調節血糖功效,如果宣傳能防治感冒和腹瀉抗癌等這些最基本的功效,則違法。

保健食品為特殊商品,要向服用者詳細講解用法、用量,原材料性狀及產品特性,必要時還要講些病理特點,讓用戶明明白白消費。保健食品的獨特性決定其需要以講座、科普宣傳甚至體驗等方式營銷。

3億亞健康人群,保健品是剛需!

如果將保健品會銷定性為違法,也就宣判了保健食品行業的死刑,幾百萬經營者和幾十萬產業工人將失業,眾多生產廠家將倒閉。

法規可以規範講師、體檢師的資質,不能將講座與科普宣傳定性為非法。各大行業都在進行科普宣傳和講座營銷,如果保健品行業將此定性為非法,不嚴謹!

現在,任何一個媒體都可以拿起《保健食品法規》這一利器抨擊保健品是騙人的甚至是詐騙。這一法規已經讓大眾認為全中國數百萬保健品的經營者都是騙子,無一例外。

按正常推理,整治行業,應該是守法的人歡欣鼓舞,違法的人膽戰心驚。但是歷次的保健品行業整頓,都令全行業的人噤若寒蟬,擔驚受怕,引起恐慌,紛紛關門停業。行業一管就死,一放就散,真正打游擊的江湖騙子跑了,而誠信經營多年的企業家有廠有店有員工,跑不了,往往被處罰了。

如果想徹底的管理好保健品市場,個人以為,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改革舉措:

3億亞健康人群,保健品是剛需!

一、重新給保健食品下一個科學的定義。

二、完善“保健食品法規”。

三、建議給保健品講師發證,考核保健食品講師,持證上崗,講課的有講課證,檢測的有檢測證,對虛設檢測數據的行為定性為詐騙。真正的專家都有職業操守,不會惡意虛假宣傳,這樣就避免了江湖上不懂醫的人信口開河及虛假檢測,欺騙消費者。

四、保健食品大都為中醫藥配方,應該由中醫藥管理局審批管理,而不應該被西醫藥局管理。中西醫是兩個學術體系,西醫管中醫,肯定管不好。

五、在國家層面開設公示網站,公示每種藥食同源成分的藥理作用,並公佈市場上成熟的保健品功能功效,注意事項等,讓百姓有一可信賴的信息來源。

六、對那些以保健品為媒介,進行集資返利送股權的行為定性為詐騙;對那些讓消費者買完退款,然後再多買再退款,最後不退款的銷售行為定性為詐騙。

七、從長久大計,建議大學開設專業的健康管理課程,為中國的健康產業輸出專項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