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0科创走廊”是基层一体化建设的有益探索

本报记者 闵琦

随着去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G60科创走廊正依托“高速+高铁”交通大通道,打造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集群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

作为基层一体化建设的有益探索以及供给侧改革在基层的生动实践,G60科创走廊从1.0版“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到2.0版“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再到3.0版覆盖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九城市,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科创要素自由流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区域融合进一步深化,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仅上海松江来看,制造业占总税收的比重从“十三五”期初的35.86%,上升到去年的46.27%,总量净增109.2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年均增幅37%;房地产税收占总税收比重相应从32.4%下降到19.2%。总税收近三年连续跨上400亿、500亿台阶。地方财政收入在前两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吨位”总量首超200亿。

回顾G60科创走廊三年历程,以下几个关键词尤为亮眼。

一是“贯彻”。

2007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视察松江时就作出“松江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力经济支撑”的重要指示。

2016年5月,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两周年之际,松江区委、区政府秉持新发展理念,聚焦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创中心国家战略,提出“党建引领、对标一流、双轮驱动、开放共享”的面向长三角的“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同年,“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被国务院评选为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典型案例。

2018年6月1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在上海召开,沪苏浙皖九城市主要领导在上海签约,全力打造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旨演讲中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松江率先提出建设的G60科创走廊,正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二是“实干”。

2016年G60科创走廊启动规划建设至今,海尔智谷、国能新能源汽车、上海超硅、正泰智电港、昊海生物等重大项目相继在上海松将开工,百亿级等重大项目总投资累计超过1677亿元,位居上海前列。前不久,上海松江区与中电科集团签约共同打造国内领先的“安可产业”基地,与太平保险集团合作建设“太平金融科技园”。

去年6月1日,上海松江联合苏浙皖8城市联合发布《G60科创走廊总体发展规划3.0版》,建立九城市交互投资统计分析和数据共享制度。数据统计,九城市交互投资总额达6676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总额1027亿元),注册企业数超过7万家。特别是G60科创走廊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以来,九城市间交互投资更趋活跃,2018年底交互投资总额环比增长4.1%,同比增长7.5%。

3.0版发布以来,G60科创走廊初步建成九城市投资项目储备库,涉及项目超百个、投资资金超千亿元。成立G60科创走廊新材料技术创新联盟、机器人产业联盟,并围绕“投资促进服务、产业金融支持、科技资源共享”三个方面,推出产业联盟“三大品牌、十项服务”举措。

三是“创新”。

科创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是G60科创走廊建设的关键要义,对此走廊九城市聚焦战略协同,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资源配置一体化。

2018年九城市R&D预计达到1598亿元,发明专利授权38202项、拥有授权专利28万项,高新技术企业15816家。全球最先进ALD工作母机、全球首个7纳米芯片量产、单核性能世界领先的“魂芯二号A”、双台面激光直接成像设备和上海超硅半导体300mm、450mm晶用生长系统、高性能玻璃纤维低成本大规模生产装备、TP1000发动机、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等一批重大科创成果多项成果在九城市持续涌现。

以松江为例,2018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70家,同比增长104.8%,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赛迪先进制造业研究院、G60脑智科创基地、智慧安防产业基地国家级商用密码(上海)检测中心等重要科创平台项目落地。

当前,九城市成功试点1796台(套)大型科学仪器的开放共享和创新券互认互通,松江发布支持“卡脖子”工程和颠覆性技术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将要素资源配置给“卡脖子”工程、颠覆性技术,科创要素的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

四是“协同”。

聚焦机制完善,推动长三角区域制度供给一体化;聚焦专题合作,通过协同创新攻关推动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在3.0版本推出半年多来,九城市注重合作,共写“一体化”大文章。

2018年7月9日,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在松江挂牌成立,建立九城市共派干部、共商合作、共守制度、共谋成效的工作机制,由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担任主任,由九城市正处级干部兼任副主任,专设常务副主任,工作人员由九城市共派优秀干部组成,现入驻专职干部共28人。九城市签订《G60科创走廊党建共建框架协议》,建立G60科创走廊党建共建联席会议制度,毗邻地区互相纳入各自区域化党建工作范围,在科技创新、改革发展、社会治理、文明创建、重点工作推进等方面互联互通互建。

首届进口博览会上,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共同发布协同扩大开放30条,依托中欧班列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聚焦外资准入、对外贸易、金融服务、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领域,积极构建协同开放的新格局。成立由705家优质企业组成的九城市采购商联盟,首届进博会联合组团意向采购金额超379亿元。

今年2月15日,九城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G60科创走廊基地,并在上交所设立“上证G60科创走廊综合指数”和“上证G60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精准对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

五是“改革”。

为聚焦市场统一,进一步推动科创要素按市场配置要求自由流动一体化,上海松江聚焦“简政放权+互联网+店小二”十字要义,创下2个工作日发出上海首张施工许可证的“松江速度”,在全市联审平台信息报送和发证量松江均位列第一,分别占上海1/3和1/4。

G60科创走廊3.0版本推出以后,九城市在总结沪苏浙皖所推行的“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经验基础上,着眼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精准制度创新和有效制度供给,率先实施首批30个事项“一网通办”,去年9月28日发出首批全国异地办理营业执照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12月7日实现首张营业执照跨省自助打印。

如今,G60科创走廊被确定为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先行先试区域,并代表上海接受世界银行测评,为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提升32位、施工许可指标提升51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19年3月,世界银行团队再次来松考察项目综合竣工验收等环节,对松江改革力度大、响应改革政策快、项目落地情况好表示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