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失敗總結:只有創業者才能告訴你的故事

轉自:http://www.gameres.com/msg_256355.html

其實早就該寫了,不過一是自己不能特別公開的討論公司清盤的事實,二是寫了會得罪一些人,但是仔細想想如果沒寫下來,可能很多兄弟還是要走彎路,燃燒自己,照亮大家吧。很多兄弟走出來創業,無論成敗,都是個好事,敗了你會成長,成了皆大歡喜。

開頭一句話是:創業不是賭博,而是蓋房子,一步登天的人不存在,任何人都是從基礎開始一步一步走的,天才只是比你早幾年開始起步積累而已。沒有捷徑,從一開始這條路就註定了是沙漠之旅,別指望輕鬆愉快。

一、天使投資

很多兄弟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沒錢。

所以這裡就談談天使投資的問題。

槍幾條,兄弟幾個,方向也有,但是沒有錢。然後80%的人就到處找投資,或者等投資。

蠢貨,為什麼要讓別人為你的前途買單?

投資,無論誰投,都是要回報的,投資人跟銀行家一樣,晴天借傘,雨天收傘,從來都是如此,不要指望任何投資人能雪中送炭,投資人的錢不是大風吹來的,他們照樣要為出資者負責。

投資人如果表示”保持聯繫“,那麼就別等了,短期內沒戲,或者投資人要觀察你,真的想投你的,都會在一週內簽字劃賬。

如果你拿不到投資,那就自己勒緊褲腰帶開幹,對於遊戲從業者來說,沒投資,你自己看準了機會,別耽誤時間,趕緊開幹,幹到遊戲上架了,假設方向沒錯,稍微有些曝光,一定會有人投。

乾等,等不來任何投資,更會讓投資人懷疑你的動機。

實例:我本人2012年11月出來創業,找過80+投資人,無一問津,2013年5月遊戲上架appstore,付費榜單第3,一週後拉到投資。

另一個問題是,拿誰的錢

市面上有幾種投資人(或機構)

1、正規機構

例如IDG,創新工場等

這一類機構屬於最靠譜的一類,文件上手續齊備,後援構架多,法務財務你不需操心,信譽相當好,兄弟企業眾多。

硬要說缺點,則是你弱不會救,你強幫你飛。

但是總結來說,對於普通創業者,非XX系,非上市公司高管,拿此類最為靠譜。估值不會虧待你,錢不會拖欠你,給的支持也不會少。

2、知名投資人

例如王峰,雷軍等

知名投資人分真偽,大家要辨清,如果跟某個知名投資人有接觸,對方有意向,千萬要跟業內朋友調查清楚,有些知名投資人其實還不如山西煤老闆。

以藍港王峰為例,其投資項目少,但是絕對死不了,從遊戲谷到藝動娛樂,都是陷入窘境之後王峰大力牽線而後大紅大紫。

雷軍的例子不舉了,絕對不會看著你死,實在活不下去了也會叫兄弟公司收購或註冊。

獲此類投資人青睞實乃三生有幸,但是接受之前多調查,有時是大坑。

3、中小機構

不一一舉例了,此類特點一般都是,一問無案例,再問要分期,三問沒期限。

千萬慎重,寧可不拿也別拿此類,否則等待你的只有另起爐灶一條路了。

4、土豪

不管是煤老闆,地產商,還是事業機構旗下投資公司都屬這一類。

特點是估值高給錢多,但是完全不懂IT,更別說手遊。

如果關係靠譜,則可以考慮,但是如果有靠譜的其他投資,還是別選這一類。

5、戰略投資

如果騰訊願意投你請你一定跪舔

同理可證完美巨人搜狐等,因為他們不光投資還會代理你的產品如果合適還會收購。暢遊各種案例(第七大道)等不說大家也知道。

機會比較少,一般遇不到。

同樣,如果你光被代理產品卻拒絕了投資的話。。。還不如代理給別家啊!

二、預算花錢

絕對不要自己投廣告!

絕對不要自己投廣告!

絕對不要自己投廣告!

無論是多早期的市場,多藍海的分類,投廣告這件事真的不是早期創業公司負擔的起的,舉實例來說:

公司A,融資300萬,100投放,18個月死了

公司B,融資300萬,代理金100萬,雖然第一款產品失敗,但繼續存活

沒錯公司A就是我,不解釋了,血淋淋的教訓。

員工工資這點,見仁見智,如果你是一個演說家,煽動家,你的兄弟可以不拿錢12個月也不會降低工作效率更不會走人,那能省則省。

如果你不是,則至少不要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租民房不可恥!沒有哪個成功公司直接從寫字樓起步的!

三、方向

最穩妥的方向是你們已經駕輕就熟的方向,收支平衡之前一定力求要穩。

例如你在之前的公司做的是塔防,很成功,你創業的第一個項目一定要是塔防,別想別的!

節操是路人,等你NB了可以慢慢撿回來,死了就什麼都沒了,還談什麼節操?

當你發現了一個藍汪汪的藍海方向的時候,肯定也有10000個人想到了,然後1000個人去做了,100個做完了,10個賺錢了,1個賺翻了。想法在沒實現之前,一文不值!如果你信自己,就是要向前衝!

三體裡面維德說的:只送大腦!

意思就是,你定下目標,之後就算爬,也要爬到,目標是做一個塔防遊戲,6月1日上線,那麼沒聯網?砍!美術風格怪異?沒事!程序實現不了?換人!總之一定要達成目標,當然,這個目標必定是要有實際意義的(有投資,代理金,或收入)

四、總結

創業十死無生,我接觸的手遊創業者成功的,其實都是老兵,死過公司,是標配:

《二戰風雲》吳剛:端遊血獅作者

觸控陳昊芝:多年互聯網創業者,愛卡汽車網創始人、盛世收藏網創始人、cocoachina投資人董事、譯言網總經理

《英雄戰魂》王雙義:連續創業六年

《我叫MT》邢山虎:原麒麟遊戲總裁

至於有些“年輕到不行”的“成功創業者”,我沒法點名,只能告訴你,真老大另有其人,在前臺的”90後CEO“只是個吉祥物罷了。

記得,作為CP公司,產品NB才是你唯一的硬實力

所以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其他事情上,招人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產品NB

以上,還有任何遺漏會隨時補充。

祝創業諸君越挫越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