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霽翔,退休快樂!

記者從故宮博物院獲悉,今日(8日),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正式宣佈退休。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正式接任,“掌門”故宮。

单霁翔,退休快乐!

單霽翔,或許這個名字你經常聽到,但也是這位老人,讓故宮文化發揚光大, 讓故宮成為真正的故宮博物院。

他是故宮的“看門人”

2012年初,單霽翔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他卻和一些新官大不一樣,上來就說:“我一把火也沒有。因為故宮的古建築都是木結構,最怕火。”“好在我的名字裡有“雨”,我準備好“水”了。”

单霁翔,退休快乐!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單霽翔沒燒三把火,而是用自己一次又一次腳踏實地的行動,讓故宮綻放新的光彩。

作為故宮博物院“看門人”,他是少有的一一踏足故宮9000多間房舍的人,上任五年來光鞋子就走破了20多雙。

他甚至能準確地記得2001年故宮總文物的數量:1807558件(套),從百萬位精準到個位數:

单霁翔,退休快乐!

經過如此細緻的實地考察,單霽翔才敢因地制宜,提出對故宮最為有利的修繕和改進措施。

2013年,單霽翔上任5個月,故宮開始全面禁菸、收繳火種,不讓一個打火機進入故宮。不僅如此,他還下了規定:一片垃圾落地後,2分鐘內,必須有人清掃掉。

從前,故宮裡供遊客休息的座椅不足,只能坐在石頭上、屋簷下、御花園的欄杆上。但“讓觀眾更體面、有尊嚴地參觀故宮”,是單老時常掛在嘴邊的話。於是,他立刻決定增設休息座椅——要結實、坐著要舒服、要和周圍的環境相協調、椅面要便於清洗,椅子低下要便於清掃……這麼多要求一列,最後做成的實木座椅一把要3500塊錢,但這樣昂貴的座椅,故宮竟做了1400把!

不僅如此,身為院長的他還用行動證明,保護故宮、服務遊客從來不是嘴上功夫。

就連掉在地上的垃圾,這位院長都要親自拾起。磚石縫裡的菸頭,他也親自去撿。光2013年一年,他親手撿起的菸頭就有1000多個。

单霁翔,退休快乐!

2015年9月,故宮博物院九十華誕系列展覽之“石渠寶笈特展”開幕後,遊客們為親眼目睹《清明上河圖》的真容,爭相排隊觀展,最長排隊時間甚至超過6小時。

但通常情況下,故宮5點半就關門了,如果到時間還沒排到,很多人一天的隊就等於白排了。展覽期間,單霽翔有次去看遊客時,有人問他“幾點關門”,他說“最後一個觀眾走了我們才關門”。結果,那天晚上8點,他再去看時,真的還有很多人在排隊。

他問遊客“累不累?”他們說:“累也要堅持,都排一天了。但是渴了,沒有地方賣水了”。於是,他就帶著人燒了2千杯茶,親自送給遊客。到了12點,遊客說餓了,他就趕快拿了800盒方便麵分發下去。就這樣,一直堅守到夜裡4點。最後一個觀眾走出去時天都快亮了,而故宮門前的隊又開始排了起來。

单霁翔,退休快乐!

來源:故宮書畫部張震 @宮中雨 微博

單霽翔用親眼的觀望、親手的丈量、親力親為的行動默默做著這一切,難怪他從不願說自己是院長,而總是自稱“故宮博物院的看門人”。

他在故宮“修文物”

前些年,有部紀錄片大熱,片名叫《我在故宮修文物》,吸引了很多文藝青年觀看。

单霁翔,退休快乐!

片中記錄了一群故宮裡頂尖的文物修復師。在他們手下,一件件價值連城的文物被還原,歷史也在他們手中被完美重現。

而叫醒這些文物的幕後英雄,不是別人,正是單霽翔。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除了要看護好故宮的文物珍品、古建築群,更要讓這些文物資源“活起來”。“活起來”的方式,就是要讓它們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開新區

過去,故宮的開放空間僅有30%,但2014年達到了52%,2015年達到65%,2016年已達76%……在單霽翔的建議下,故宮很多從未開放的場地開始向公眾開放。

2014年,故宮內廷西部90年來首次開放:

单霁翔,退休快乐!

2015年,四個新區正式開放。

2016年,神秘冰窖開放。

隨著嶄新園區的開放,人們也得以一窺故宮裡的那些神秘真容。

單霽翔曾驕傲地說:到了2025年,故宮“百年院慶”時,將開放85%的區域。

舉辦燈會

2019年2月19日元宵節,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來首次舉辦“燈會”,紫禁城古建築群首次在晚間被較大規模點亮。五光十色照亮故宮夜空。

单霁翔,退休快乐!

圖片攝影:京報集團記者 鄧偉 北晚新視覺供圖

單霽翔說,“我個人認為,今年正月十五,我們的月亮比巴黎的圓。”

萌萌噠“文創”

而讓故宮徹底大熱了一把的,要數故宮博物院出品的萌萌的文化創意產品了!

揹包

单霁翔,退休快乐!

本子

单霁翔,退休快乐!

手錶

单霁翔,退休快乐!

手機殼

单霁翔,退休快乐!

為了將這些文創產品做好,單霽翔請來了很多文物專家對自己的設計團隊進行專業指導。

有一次,他去和負責文創產品的工作人員聊天,向當時的工作人員詢問火爆互聯網的朝珠耳機時說:“這都可以?”

工作人員說:“帶著朝珠耳機玩手機,有當皇帝的感覺。”單老說:“你們淨騙人,皇帝根本就沒有手機!”院長這麼萌,難怪做出的創意產品都跟著萌了起來。

不過,最讓他感到自豪的,還是遊客的認可。有一次,他在故宮溜達時,聽到有遊客說:“以前總覺得紫禁城裡的皇上,是正襟危坐的。現在才發現,原來‘朕也可以萌萌噠!’”

在單霽翔的努力下,故宮已打破之前那個象徵帝王威嚴的形象,變得更受百姓歡迎。原來我們的故宮,也可以這麼可愛、這麼萌……

令人不禁歎服:原來這位“看門人”才是真正在故宮“修文物”的人啊!

单霁翔,退休快乐!

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去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故宮推出了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清明上河圖3.0》,通過巨幅互動長卷、孫羊店沉浸劇場、虹橋球幕影院3個展廳,融合了多種高科技互動藝術,構築出真人與虛擬交織、人在畫中的沉浸體驗。

單霽翔表示,一座博物館要想向普通觀眾,尤其是年輕人,打開塵封的歷史,解讀經典的文化,就需要用生動的、人們喜聞樂見的“新方法”來加以表達,採取新穎的形式、生動的語言、豐富的內涵,傳遞出社會正能量。

單霽翔感慨,如今北京一下雪,宮中“人比雪還多”。“雪雖然不厚,但是人們可以在裡面盡情歡笑,這就是博物館的責任。”

博物館應該是什麼樣的?單霽翔認為,它必須得到人們的喜愛,“在休閒的時候不是在博物館裡面,就是在去博物館的路上”。

2020年,是紫禁城的600歲生日。故宮擁有的1862690件文物,每一件都必須“光彩照人”,這是單霽翔的心願。“要把壯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個人簡歷:

單霽翔,男,漢族,1954年7月出生,江蘇江寧人。1971年1月參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研究生,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高級建築師、註冊城市規劃師。

歷任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局長,中共北京市房山區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2002年8月任文化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局長、黨組書記。2012年1月任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黨委書記(2013年2月不再兼任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2018年3月任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級)、故宮博物院院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委員。

北晚新視覺綜合:北京晚報(記者:孫樂琪)、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新聞社、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沈傑群 蔣肖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