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高水平的人,頭腦裡都有很多思維框架

真正高水平的人,頭腦裡都有很多思維框架

文/田志剛 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01

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較高的學習能力,我們有個簡單的問題:

“假如我想了解關於UFO(不明飛行物)的知識,應該去學什麼?”

大部分人面臨這樣的問題時就有點蒙,雖然可以基於自己當時的思考說一些想法,但誰能保證你當時說的就是正確的呢?

真正會學習的人,需要學習和掌握一些框架和模型。當提到大部分經常學習的對象時,首先頭腦中要有相應的模型。

學習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學什麼,瞭解一個複雜的問題一般需要多個維度的內容,這些維度就構成了學習框架。

如果頭腦中沒有相應的框架,那學習的時候就類似盲人摸象:如果時間足夠並且你的運氣足夠好,到最後也許能夠拼出來,但誰知道呢?

而學習的高手呢?大部分他需要學習的問題都有相應的框架,所以在學習新領域的時候他仍然比普通人更快、更高效。

下面是我們整理的學習一個主題或者領域的框架,涉及主題的六個維度,如下圖所示:


真正高水平的人,頭腦裡都有很多思維框架


基礎理論:包括這個主題是什麼、歷史發展沿革、核心理論等,這些內容通常在維基百科、入門的教科書上。

最新進展:當你有這個主題的基礎理論的時候,就應該去關注領域內的最新發展,這個最新發展內容一般在新聞資訊、論文、案例裡面。

專家學者:這個領域最牛的專家是誰,他們關注什麼,在想什麼,原來有過什麼樣的成就和觀點。你需要持續地關注他們最新發表的文章,以及與他們相關的報道。

社區會議:除了讀書看雜誌外,也要學習怎麼跟人交流。以前交流的方式通常是面對面的(會議、研討、論壇等),互聯網出來以後大家可以通過網絡論壇、網絡社區的形式進行。

實驗案例:通常理科、工科的是實驗,而文科的是案例。你需要學習的內容,包括知道人家的實驗是怎麼做的,你是否可以改進、驗證;相關管理、項目的案例是如何做的,做的環境是什麼,取得的成效是什麼,經驗教訓是什麼。

相關領域:這個主題的相關領域是哪些?許多創新可能會來自於相關領域,你需要知道它們涉及哪些或近或遠的內容。

真正高水平的人,頭腦裡都有很多思維框架

京東、噹噹、淘寶、新華書店有售

如果你知道這個模型,任何時候都可以去套用,學UFO是這樣,學宗教學也是這樣,學材料學還是類似。

02

這是關於學習的框架,解決問題也是!


真正高水平的人,頭腦裡都有很多思維框架


譬如你做銷售的,需要了解不同的公司、需要了解銷售對象和對手的人,那如何通快速瞭解一個人?

大部分人的反應是去他的百科看一下,這當然是一種方法。但這樣的瞭解一定是他希望你瞭解的內容,而且是比較表面的瞭解。

之前爆出來許多外圍女通過購買百科裡面的詞條,裝明星賣淫的事件。

基於不同的目的,瞭解一個人需要確定瞭解的不同維度。

許多風險投資者為了為投資負責,對於投資對象會做詳盡的調查,甚至會涉及到他的家庭生活、配偶等因素,之前也出現過準備IPO的公司CEO配偶起訴離婚,分家產最後上市受阻甚至流產的案例。

所以要了解一個人,首先需要確定目的,然後你的大腦中要有了解的框架,例如任何一個人都包括:

物理條件:身高、體重、顏值、健康狀況等;經歷和成就:你的簡歷上都會寫自己做過什麼、取得的成就是什麼。這方面也是一個人的基本情況,當然不是靠這個人自己說,而是要獲取客觀的評價。思維方式和方法:是樂觀還是悲觀的、建設性還是破壞性、遇到困難時是越挫越勇還是就此放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和洞察力等等。
性格和品格:雷厲風行or和風細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還是堅持原則能守住底線等等。

只有建立了相應的框架,才能夠去通過人際、互聯網尋找相應的內容和線索,最後拼出這個人是什麼樣的,真正深入瞭解這個人。

真正高水平的人,頭腦裡都有很多思維框架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他自己如何說,還要從客觀角度去判斷:別人的評價、他的作品、日常表現等。

瞭解一個人是這樣,瞭解一個公司、產品其實大致類似,都是先要有框架,再去找內容。這樣才能夠比較全面客觀的瞭解事物。

03

對於大部分工作場景而言,你遇到的問題都不是小學生和中學生做練習的習題。

而是一個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對於你來說是新的,這個世界上即便發生過類似的問題,你也不知道在哪裡、是誰做的,所以很難直接從問題層級上去借鑑。

這個時候,需要你去分析問題,將問題拆解,建立相應的框架和模型,然後才能夠利用搜索引擎去借鑑。

舉個例子:

你和你的團隊面臨一次至關重要的投標,競爭對手和產品服務跟你們差不多,招標方的熟悉程度、客戶關係也差不多。這時候該怎麼辦?其實需要的是你能找到核心點:客戶真實需求是什麼、他們最關注什麼、決策人的偏好是什麼等。--這些其實涉及到上面提到的“如何瞭解一個人”的問題。競爭對手的研究,他們的優勢和弱點在哪裡,如何利用等。他們產品和服務也是類似的道理。


許多時候,這些信息可能不是互聯網上有的,需要通過人際關係去獲取,即便互聯網上有一些,也大都是零散、片段化的,需要你能夠通過分析總結,最終勾勒出事情的全貌來。

核心問題是你要知道該考慮什麼,包括那些角度,要能形成相應的框架(學習的框架、判斷的框架等)。

對於複雜的問題,不要奢望任何人或者網絡能夠給您答案,他們能給到你的大致是一些線索和片段,然後給您一些啟發,最終基於你的目的構建出框架和答案來,這是你的職責。

真正高水平的人,頭腦裡都有很多思維框架

是否有這樣的框架,也是新手和高手的區別:

新手像沒頭的蒼蠅一下,手忙腳亂的去找各種資料,很可能忽略掉關鍵的內容卻不夠全面;同時,即便資料全了因為沒有判斷的框架,會陷入糾結困惑。

而真正的高手則明確的知道自己需要哪些核心信息,知道判斷的指標和權重,能夠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核心點上,效率更高並且結果更好!

企業知識管理實施指南:51期從知到行知識管理實施培訓

(本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該書已經上市,京東、噹噹和淘寶都有銷售)

(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KMCenter主任、《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