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己亥年公祭軒轅黃帝大典

4月5日,己亥(2019)年公祭軒轅黃帝的大典圓滿落下帷幕,一場經過打磨提升的,彰顯黃帝陵“中華文明精神標識”的典禮,給現場嘉賓以及通過直播收看祭祖盛況的海內外炎黃子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個“升級”打造國家級祭典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視察,賦予了黃帝陵“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的定位。在邁入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當下,對紮實加強文化強省建設的陝西而言,定型於2004年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也需要與時俱進,進行提升改造了。

在陝西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下,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了包括著名導演左青,著名作曲家印青在內的藝術家,對祭祖典禮進行了歷史上最全面的一次提升。

經過反覆論證,專家們決定從重新修訂公祭典禮儀程、全新設計典前序禮、全新打造黃帝祭典主題歌《黃帝頌》、全新打造配套祭典音樂、全新編排《樂舞告祭》這五個方面入手:

典禮共設置七項儀程,經典的“龍飛華夏”由樂舞告祭的一個環節升格為典禮的一項。全新編排典前序禮與祭祀廣場的公祭典禮呼應對接,組成了文化感強烈、禮儀感崇高和儀式感濃重的祭典氛圍。精心打造的黃帝祭典主題歌《黃帝頌》,統領貫穿了整個祭典的主題表達和美學表達。全新打造的多首祭典音樂,與典禮的各個環節完美融合,推動著整場大典起承轉合。全新編排《樂舞告祭》文化感突出、禮儀感強化、形式感創新、藝術感提升,極具震撼力。

三個方面凸顯當代祭祀理念

據瞭解,到了具體實施階段,主創團隊從設計、創作、儀軌三個方面入手。讓典禮既體現了對中華優秀禮制文明的文化傳承,又凸現了當代新的祭祀理念。

在設計方面,祭典專用佩巾大量採用傳統文化元素,並與現代審美相融合。主祭人、執祭人服裝,設計了一款深色中式正裝,既時尚現代,又不失傳統。

在創作方面,整場典禮的核心環節《樂舞告祭》、依據“創新有根、造型有據、亦古亦今、大雅大美”的要求重新編排。

在儀軌方面,將迎賓、集結、儀仗、景行、廟祭等典前祭禮,納入公祭典禮整體流程中,進行統一設計,增加了祭祖大典的整體感。

一首新曲表達炎黃子孫緬懷之情

整個典禮亮點頻現,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為本次祭祖大典專門創作的《黃帝頌》。包括10名海外少年在內的112名少年,身著56個民族服裝,齊聲共唱這首歌詞取自毛澤東親撰《祭黃帝陵文》的歌曲,表達了炎黃子孫對人文出祖軒轅黃帝的緬懷。

整場典禮既有慎終追遠、不忘祖恩、傳承美德、引領風尚的歷史意義,又有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現實意義,用總導演左青的話講,提升後的公祭黃帝典禮,就是要為當代中國祭祀典禮樹立一個典範。(劉璞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