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室颤时患者一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

Luck依


室颤就是心脏停搏(跳)的一种形式。发生室颤时,心脏实际上就是停跳了。

心脏不跳了,全身血液不循环了,组织细胞没有血液、氧气供应了,新陈代谢就停止了,生命也就停止了。所以,室颤不及时纠正,生命即将终止,可不就是踏入 “鬼门关” 了吗?

心脏停搏有三种形式,最常见的就是室颤——心室颤动,其他两种分别是心脏电-机械分离、心室停顿。

室颤(心室颤动)。是说心室的心肌不按照心脏正常的节奏,同步、有规律地收缩、舒张(这样才能把血液泵入主动脉,输送到全身),而是散乱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各自胡乱收缩,这样心室肌收缩就形成不了合力,心脏就失去了泵血功能。

心脏射血主要靠心室。室颤了,形成不了整体一致的收缩力,不能射血,心脏就处于停搏的状态了。

另两种情况,也是心脏停搏。

电-机械分离。是说心肌还有电活动(生物电),但心肌不收缩。这时候心电图上还可以记录出电波(当然也是不正常的心电图),但心脏就是不跳。

心室停顿。就是心肌连电活动都没有了,当然也就没有机械收缩了。这两种情况多数都是终末的状态,抢救不过来的情况。

室颤在心肌急性缺血缺氧时最容易出现(当然心脏受到其他打击也可以出现,比如毒物药物、电击淹溺、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等、等等吧)。因为心肌一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就不稳定,心电不稳定,就容易导致心肌收缩的混乱——室颤。所以心肌梗死的早期最容易发生室颤,室颤也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室颤突发时,如果能够及时地对心室除颤,做心脏按压维持基本的循环供血,就有可能使心电恢复正常,使心室肌恢复正常的同步收缩,恢复泵血功能,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而且,由于脑细胞主要靠葡萄糖供能,本身储存的能量只能维持5-6分钟,如果停跳时间长了,就算抢救过来也可能成为植物人。所以,室颤、心跳骤停时,及时地心肺复苏抢救很重要,黄金时间是在4分钟内,越早越好。

(图中最下方一段文字,应该为按压胸骨下段,而不是肋骨)

现在,不少公共场所开始安放自动除颤仪(AED)。紧急情况下,受过基本训练的人员可以按照除颤仪上的指令操作为患者除颤,挽救生命。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什么是“室颤”?

室颤是“心室颤动”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心室在“哆嗦”,没在收缩。

室颤的本质,是心脏内的电活动紊乱,各个部分的心肌细胞失去了“司令部”的统一指挥,在混乱的信号下各自为战,无法协同工作。

上面的心电图就展示了心脏由正常节律突然转成室颤的过程。

室颤会带来什么影响?

室颤发作,意味着心脏停止有效的收缩泵血,等同于心脏停止跳动。几乎在室颤发作的同时,全身的血流就会停滞。全身各器官组织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氧气很快就会耗尽。

对缺氧最敏感的就是脑。血流停止不超过10秒,人就会意识丧失倒地,在倒地最初的几秒还有可能发作类似癫痫的抽搐症状。随后半分钟内,呼吸也会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这意味着脑部全面停止了工作。

如果这种状态继续持续下去,超过4分钟,脑细胞就开始不可逆性地坏死。超过10分钟,可能就已经出现了脑死亡。这个时候,即使有再好的医疗急救措施能让患者心脏恢复跳动,想让患者苏醒恐怕也是无力回天了。

所以说,一旦室颤发生,患者一只脚就踏进了鬼门关,一点也不夸张。

什么原因会导致室颤?

我们最熟悉的原因恐怕就是急性心肌梗死。但是除了有冠心病患者会发生室颤猝死以外,我们还常常听说许多年轻人在剧烈运动中猝死、熬夜导致猝死、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猝死等案例,这说明冠心病并不是发生室颤的唯一原因,心脏过劳、压力过大,内环境紊乱、电解质紊乱等多方面的原因同样会导致室颤。还有少数人具有遗传性的先天容易发作室颤的基因。


室颤发作如何抢救?

室颤发作时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电除颤。电除颤仪不是只有医务人员才能使用专业设备,有傻瓜式操作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就是应对这种紧急情况,而为普通人设计。

当室颤发作时,一个人进行现场抢救,另一个人以最短的时间取来除颤仪,按语音提示操作,就能完成除颤的过程。

如果现场没有AED,或者AED还没有到达,则应该立即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按照心肺复苏的标准流程进行抢救。

急救是我的业务专业,更多心肺复苏方面的问题,都欢迎提问。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每天学习更多实用医学知识。


郑医生百嗑


一、室颤是怎么回事儿?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临床上最为严重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室颤情况下,患者心室肌不能规律跳动,而是呈蠕动状态,各部分心肌不能接受窦房结指令,而是心肌各自发生快而不协调地颤动!心脏因为完全丧失心脏整体收缩功能,进而导致心脏无排血,心音和脉搏消失,而心脏无泵血会导致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进而威胁生命造成心源性猝死。



二、为什么说室颤就是进了鬼门关?

我们明白了世上的道理,就可以想象到实战时其实和心脏停搏其结果是一样的,如果试探,不能及时救治,那么心脑以及周围组织就会因为缺血而导致不可逆的坏死。以心脏为例,如果4~6分钟以内不能进行及时的除颤和心肺复苏,那么患者能够抢救成功的概率大大减少。乙脑主支为例,如果6分钟以内不能进行脑部的血液灌注,那么脑组织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坏死。所以室颤一旦发生黄金的抢救时间内,进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室颤发生后该怎么办?

一旦确诊患者发生室颤,及时而有效的进行心肺复苏并进行电除颤,是救治此类患者最为有效的方法。电除颤,是用非同步直流电进行除颤治疗,同时在没有富力之前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保证患者的心脑以及周围组织的血液灌注,心肺复苏成功或者电除颤成功以后,进行后续的相关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肺复苏后相关的并发症。

室颤不同于房颤,是一种严重威胁我们生命安全的严重心律失常,所以对室颤进行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神内小美医生;
回答仅供参考;
欢迎关注、留言!


室颤,是我们常说的一种恶心心律失常;

也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

也常常是临终前的心率改变!!!


室颤因为什么这么“可怕”?

我们要知道,室颤可直白的理解为“心室肌的颤动、蠕动”,心肌失去节律性的收缩功能,心脏不能正常的泵血,全身各个系统的血液供应停止!

可以想象机体处于“停滞”状态,所以会出现我们常说的“阿斯-综合征或者说猝死”!


室颤最好的处置措施是“除颤”;

此外,需要主要的是:

我们经常宣传的“心肺复苏”,基本的原理就是借助节律性按压,依靠外力促进血液流程,短期内维持患者生命,但是这种状态并不能持续很久,通常超过十分钟后患者还没有回复自主心跳,那么抢救成功的几率将很渺茫(当然,也有陆续报道的“奇迹”发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AED:

这是一种便携式的自动除颤仪,类似于傻瓜照相机,方便非专业人士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在部分公共场所配置了AED,但是并没有普及,同时我国对于AED使用的知识普及也很欠缺,大部分是专业人士了解或知道怎么操作!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神内小美医生”,了解更多健康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