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曾有120名幼童赴美,為什麼最終回來了94人?

陳澤琴


提起洋務運動,許多人最先想到的就建工廠、鋪鐵路、鍊鋼鐵、開煤礦,打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大搞實業救國。可是,這場開明士紳的自救運動,同樣也十分重視人才培養,推動了我國近代留學運動的開展,只可惜這場被寄予厚望的留學計劃,最終夭折。

在近代留學史上,清政府派遣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學,堪稱是一次壯舉,儘管迫於經費和觀念等因素,留學計劃流產,但仍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

晚清雖然陳腐守舊,招人痛恨,但終究還是湧現出了一些開明士紳,也曾為救亡圖存做出過不小的貢獻。對於這一點,我們還是應該辯證地看待。

派遣留美幼童的歷史背景,主要是積貧積弱的清王朝,決心師夷長技,試圖通過培養自己的近代人才,來挽救民族危亡。說白了,派遣留美幼童的計劃,是與洋務運動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說起洋務運動,大家熟悉的主要是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等人,卻很容易忽視一個叫做容閎的人。容閎素有中國留學生之父的美譽,是派遣留美幼童計劃的倡導者和具體實施者,曾得到了李鴻章等人的大力支持。

在因循守舊,相對閉塞的時代中,選派幼童到海外留學,是具有相當大的難度的。但儘管如此,由於人口基數大,清政府還是如願以償地選擇了一百多名天資聰穎的孩子。

不少朋友認為,當時清政府選派的留美幼童,多半是貧苦人家的孩子,都是吃不起飯的人才同意孩子出留學。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或者說是不全面的。

清政府對派遣留學生的計劃,十分重視,在選擇幼童時,有明確的要求:必須是12歲到20歲之間,而且還必須曾接受過中式教育。

除了以上兩個“必須”,選派工作還要經過一系列的考核。因為,國家出資供這些孩子去留學,並不是在過家家,也不是搞形式主義,而是為了讓他們去學技術。

正因如此,當時民間能有資格“讀過幾年書”的孩子,即便是家裡不富裕,也絕非是吃不起飯。社會和歷史就是這麼現實,即便家裡再窮,那些沒錢讀書的孩子,也沒資格入選。

經過層層篩選,清政府從1872年到1875年間,先後派出了四批,共計120名幼童,年齡在12歲到16歲之間,計劃學習十五年,而後回國效力。這些孩子,揹負著希望漂洋過海,到美國學習。

清政府派遣幼童赴美學習,既是開明的舉措,也伴隨著思想桎梏,又加之經費原因,最終使得留學計劃被迫中止。

儘管清政府先後派出了四批留學生,但卻對這些孩子不放心。這一點,在最初的招生標準中,便有所表現,比如,前往美國留學的孩子,必須接受過中式教育。

說白了,清廷十分擔心這些孩子到美國後,會受到美國文化的“洗腦”,以至於“忘本”。基於這種考慮,當時清政府還安排的相應的管理人員,一方面是照顧這些幼童,一方面則是監督。

十幾歲的孩子,正是學習的黃金期,加之清政府都是挑選的優秀幼童,使得這批孩子在美國的學習和成長很快。

然而,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漸染上了西方風氣,甚至有人把辮子都給剪掉了。這也怨不得孩子,因為這些男童拖著辮子和同齡人在一起,著實顯得有些異類。另外,處於青春期的男孩們,與一些少女們暗生情愫,同樣出現了早戀的問題。

這些問題反饋到清廷後,自然引發了軒然大波,加之供養一百多名幼童的學習和生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因此,清政府決定中止了這場留學活動。

先後派出的幼童共計四批120人,但最終被召回的僅有94人,可分為三種情況:

其一,有3名孩子因病逝世,再也無法回國;

其二,有部分學生決定自費或靠獎學金完成學業;

其三,有個別學生徹底迷戀上了異域風情,徹底與清廷決裂。就這樣,這場留學運動無疾而終,未能最終完成,留下了許多遺憾。


史海爛柯人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回來了94人,但還有26人沒回來。

這沒回來的26人,基本分為三種:

第一,病故

這批是3人,都是年僅十二三歲的孩子。

民國時期,兒童沒有什麼預防針之內,醫療又差,孩子往往患有慢性疾病。

而那個年代,即便美國也沒有抗生素,得了疾病還是很容易死的。

這些孩子背井離鄉,到了謀生環境,水土不服是難免的。

有3人早早病逝,非常可惜。

比如天才少年潘銘鍾,他十五歲就考上瑞薩萊爾理工學院,然而進入大學不到一年,他就因為身體勞累而不幸病逝。

第二,不守紀律被遣返回國

這批有9人,但具體幹了什麼不守紀律的事情不可考證。

一種說法,他們可能只是信仰了基督教或者剪了辮子。

這兩種在清政府看來,都是絕對不允許的。尤其剪了鞭子,在滿清就是死罪。

也許就是這樣被提前趕回國。

第三,自行輟學或者堅持不回國的

這批有14人。

為什麼輟學退學,也很容易理解。十二三歲的孩子,突然送到完全陌生的環境,住在美國白人家庭,完全不適應也是正常。

單單想要過語言關,就不是那麼容易的。

史料記載:他們的女主人出於愛憐,常常見面就抱起來親他們的臉頰,這些幼童個個滿臉通紅,不知所措。禮拜天房主人帶他們去教堂,他們想拒絕又不好張口,只好偷偷地溜走,因為清廷明確規定他們不許信仰基督教。這自然破壞了他們和房主人的友好感情。至於西餐,他們更吃不慣,餓肚子在所難免。帶隊的清廷官僚自帶了一些醃黃瓜,沒幾天就被幼童給偷吃光了。剛到美國的幼童一身中國打扮,瓜皮帽,藍緞褂,嶄新的黑布鞋,油亮的黑大辮,特別引起美國人的好奇感。幼童一上街,就會有一群美國小孩子跟在後面圍觀,有的還高喊:“中國女孩子”!讓這些中國幼童非常難堪,有的急得直哭。學習上的問題也很多。他們要補習英文,還要集中起來學漢語,每週寫一篇作文,如果寫不出來,漢語先生會打屁股。現存的幼童們寫的一些作文,可以發現他們那時的中文水平很低。每次學漢語,首先必須臉朝中國方向向清朝皇帝朝拜,然後再給孔老夫子的畫像叩頭,給師長請安。稍不聽話,就會挨罰。

至於堅持不回國的區區幾個人,也更容易理解。費勁千辛萬苦,好不容易就要學成,卻莫名其妙的被要求歸國,這誰會同意。雖然每年幾百兩銀子的花銷,都是請政府提供。但即便上了大學,其實學生還是很有機會自行打工籌集學費和生活費的。

在被迫提前返國的94名幼童中,日後誕生了國務總理1人,鐵路局長3人,外交部長2人,鐵路官員5人,公使2人,鐵路專家6人,外交官12人,礦冶專家九人,海軍元帥2人,海軍軍官14人……其中如開國人自建鐵路之先河的工程師詹天佑,一度出任民國總理的唐紹儀,促成美國退回部分庚子賠款的外交官梁誠,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等,都是赫赫赫有名的人物。

可以說,這是鼠目寸光的滿清,做的最正確的一次投資。


薩沙


赴美的目的--軍事的西方化

當時選拔留美幼童的背景是李鴻章們看到西方工業革命的優勢,尤其是武器、輪船等工業化設備,相比清朝的自給自足的土槍土炮,提升軍事裝備的工業化是中體西用的重要標誌。

為什麼會選擇軍事?

因為不影響中體西用,正如抨擊留美事業的人講:立國之道,尚禮儀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再技藝。

當時學習西方,只能在器物上,而不能是文化,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費用巨大

在美留學事務局每年預算是6萬亮白銀,20年就是120萬兩。

南轅北轍的現實

留美幼童在美期間,進入美國大學,但很少進入軍事院校。反而學習音樂、美術等課程,對朝廷來講是浪費。

而且剪辮子,和洋人談戀愛,背叛文化。

召回與逃跑

當時有幾個在召回之際逃跑,留在美國,如容揆等。

有的在美國病逝,譚耀勳等。

沒有回來的基本是這2種情況。


大學專業深一度


說到赴美幼童,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容閎。他出身廣東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父親為了謀生帶著他到了澳門,在這裡容閎進入了英國人創辦的馬禮遜紀念學校。鴉片戰爭爆發後,中英交惡,容閎又跟隨美國牧師勃朗一起學習。



1847年,勃朗返回美國,同時帶走了容閎在內的三人赴美留學。容閎到達美國後,學習非常努力,成為了首位考取耶魯大學的中國人。學成回國後,容閎深感中國落後,並且試圖改變中國人的命運。

在不斷的尋求和探索中,容閎做成了兩件大事,第一個是創辦了中國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機器廠【江南製造總局】。另一個就是促成了官派留學生赴美,後來這些留學人也為中國近代化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1872年8月11日,一艘載著30名中國幼童的船從上海出發,他們的目的地是美國舊金山,然後乘坐火車前往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從此之後開始15年的留學生涯。此後三年內,清政府每年會派遣30名中國幼童赴美留學,直到1875年,清政府共計派出了120名幼童。

120名幼童無一例外都是漢族貧苦農家出身。因為當時的大環境下,滿族或者是富裕的漢族地主都視出洋有辱家風,所以只有窮人迫於無奈才會選擇出洋。

這些幼童跋山涉水到達美國時,不僅不適應當地的生活環境,產生了水土不服的現象。而且還由於腦後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經常受到別人異樣的眼光。很多人都稱呼他們為中國女孩子,為此他們非常難堪,甚至一些幼童急得直哭。



除了身體和心理的不適應之外,清政府還派遣了一名相對保守的翰林學士陳蘭彬為留學事務局正委員,位置在容閎之上。在陳蘭彬的要求下,幼童除了學習美國的技術之外,每天還要學習漢文,學習漢文時需要給清朝皇帝和孔夫子畫像三跪九叩,給師長請安等等。

種種的不適應導致了一批兒童有了回國之心。經過陳蘭彬的同意,清政府准許了一部分提前回國終止學業。另外還有一部分幼童不幸去世,其中就包括與詹天佑關係最好的天才兒童潘銘鍾,因為過度的刻苦學習而病逝於美國。



在美國,留下來的幼童展現了驚人的學習能力,個個成績優異。在1880年時,據不完全統計,有50多名幼童考入了大學,其中22名考取耶魯大學,8名考取麻省理工學院,3名考取哥倫比亞大學,1名考取哈佛大學。

雖然他們成績優異並且適應了美國的生活,但新的問題又隨之而來。他們之中很多人剪掉了煩人又礙事的辮子,並且深受美國文化薰陶,拋棄了長袍馬褂,開始穿起了西裝,有的甚至信奉了基督教。

看到了留學兒童的狀態,陳蘭彬選擇上奏清政府,說這批兒童內心缺乏儒家忠君愛國的思想,而且沾染了大量的惡習,即便將來回國也是利少弊多。



收到了陳蘭彬奏摺後,清政府於1881年下令召回了所有兒童,這時有一部分選擇了繼續留在美國自費完成學業,這其中就有容閎的族弟容揆,以及後來畢業於耶魯的譚耀勳。不過他們在清政府的眼裡都屬於抗旨不尊的人。

幼童回國後,立刻遭到了當時社會的譴責,《申報》曾經撰文批評說;

國家不惜經費之浩繁,譴諸學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後不知自好,中國第一次出洋並無故家世族,鉅商大賈之子弟,其應募而來者類多椎魯之子,流品殊雜,此等人何足以與言西學,何足以與言水師兵法等事。



1919年留美兒童在上海重逢合照↑↑↑

總體來說,清政府派留學生的目的是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讓這些留美兒童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來服務於即將崩塌的清王朝。但這些兒童卻看到了外國的自由民主,並且開始慢慢改變人生觀,因此被當時的人批評忘記了祖宗和皇帝。最終被下令召回,但卻有一部分選擇了留在美國享受自由。


我是越關


1872年至1875年,在李鴻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前後分四批共120人赴美留學,他們有一個永遠的名字:留美幼童。

本來這批留美學生計劃在美國留學15年,後來隨同的老師向朝廷介紹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後,清廷擔心這些人接受西方思想後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地位,於1881年分三批召回這些學生,不過,原來赴美留學的有120人,回來為什麼只有94人?主要有以下原因:


1、病逝

據統計,這批留學生在美國病逝的有15人,如潘銘鍾、石錦堂、黃錫空等人。

美國的氣候環境、社會文化、生活等很多方面都和中國存在較大的差異,加之赴美留學的學生平均年齡只有12歲,抵抗力有所欠缺,壓力又大,當時的不少留學生因此病逝。

2、執意不歸

當時,有兩名留學生拒絕召回(容揆和譚耀勳),留在美國耶魯大學完成學業。清政府迫於美國耶魯大學和外交部的壓力,不敢強制將這兩名學生從耶魯大學召回。

除此之外,還有九名留學生因為先期不遵守紀律被遣返。

這批留學生,可以說為中國的近代化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他們當中,有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的校長唐國安,有天津大學最早的校長,有京張鐵路總設計師詹天佑,有交通大學創始人梁如浩,有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

這批留學生,他們是中國礦業、鐵路業、電報業的先驅,這批留學西造之子,他們目睹了中國近代的榮辱興衰,為中國近代化做出了傑出貢獻,他們有著一個永遠的名字:留美幼童!

不知道讀者們對這批留美幼童有什麼看法?


金兔歷史


先來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留美幼童。

留美幼童,實質上就是官派留學生,和今天去國外留學的人性質差不多,只不過派遣過去的都是小孩子。清政府一共分四批派遣120個孩子到美國,這些孩子平均年齡只有12歲。在洋務運動的大背景下,派出他們留美的目的,是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回國之後為國內發展做貢獻。說白了就是適應官方的那一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略。

當時招募這些孩子的難度是很大的,先不用說肯定得挑選那些出類拔萃,聰明伶俐的。主要是在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的背景下,這種派遣小孩去國外學習的舉措,好多人都不能理解,他們會想:“我天天讀點四書五經,背背書啥的,考個是我就能進入仕途做官當老爺去了,去國外學什麼么蛾子?”跋涉千山萬水,萬一半路上被鯊魚吃了咋整?所以,分四批派遣留美幼童是有這個原因的:根本招募不到人。

那既然派遣出去的都是平均年齡只有12歲的小孩子,身體還沒有發育好,免疫力肯定跟不上。我們現在在國內到一個地方旅遊,還會因為水土不服生病。就更不用說那些孩子,遠渡重洋,跋涉萬里到一個新的地方,肯定會染上各種疾病。那會的醫療條件也不發達,好多病症也沒有治癒的辦法,一些孩子就不幸的早夭了。

這些孩子留美之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衝突肯定也是一個大問題。他們不僅要適應美國式的生活,摒棄自己在清朝封建腐朽的那一套禮儀,更重要的是學習當地的語言,解決與人溝通的障礙。清政府派留美幼童的如意算盤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傳統的前提下,把美國的先進技術學到手,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

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幼童們在美國接受的是西方資產階級的教育,在逐漸適應美式生活,接受美式教育之後,他們對自己的那一套封建的東西不感興趣了,他們不留辮子,不讀什麼四書五經儒家經典了,開始梳油頭、看《獨立宣言》了;他們信了基督教,不信孔聖人了;皇帝老爺也不叫了,自由民主的思想在他們心中生根了。

這在當時的清朝看來,簡直就是大逆不道,而且留美幼童的開銷是很高的,一年高到600萬兩白銀,清政府忙著搞洋務運動,建設資金緊張得很,割地賠款啥的開銷也不少,負擔這些孩子的教育也逐漸力不從心了。因為這兩個原因。好多人學到半中間就被召回了。<strong>

召回之後,這些“西化”的留美幼童,在社會上是很難混的,他們種種“大逆不道”的行為舉止為當時人們不齒,當時的《申報》寫到:國家不惜經費之浩繁,譴諸學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後不知自好,中國第一次出洋並無故家世族,鉅商大賈之子弟,其應募而來者類多椎魯之子,流品殊雜,此等人何足以與言西學,何足以與言水師兵法等事。

他們在自己故土上還受排擠,受西化了的幼童肯定有一部分人不想回來,直接就生活在美國了。美國良好的教育和生活條件放在今天,也是吸引很多人去定居的,我們也是能想到的。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幼童真的是非常優秀的,雖然他們在社會上被人排擠,但他們好多人都靠著自己的真才實學,在近代化領域為晚清的近代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熟悉的就是鐵路之父—詹天佑,還有在甲午海戰中英勇犧牲的鄧世昌。

他們群體所取得的優異成績,讓美國人驚歎不已,好多留美的幼童都進入了耶魯、哈佛等世界知名學府學習。這些優秀的人才,美國政府肯定是非常想把他們留住的,就和當年美國政府不惜一切代價要把錢學森留在美國一樣。所以,好多幼童都被留在了美國。

即便這樣,這些留美幼童都是肩負著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的,他們有著使祖國復興繁榮的青雲之志。十年寒窗,是為有朝一日能夠為祖國做出貢獻;一腔熱血的報國之心,他們能在各個領域驕傲的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樑。

面對在外交領域上列強的羞蔑和侮辱,他們能代表整個民族唇槍舌劍的進行回擊;從青澀懵懂到耄耋之年,矢志不移。這群孩子,是真正的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讀書,歷史不應該忘記他們!


無筆史官


中國最早的官派留學生是留美幼童,也是最早的留學從娃娃抓起。起因是由容閎倡議,得到了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持,在1872年到1875年間,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學生赴美國留學,他們出洋時平均年齡12歲。


原來的計劃是留學15年,但在第10年,也就是1881年時,清廷將留美幼童“召回”,這就出現了題目中的120名幼童赴美,為什麼最終回來了94人的問題。

要把問題回答清楚,實際上就是要回答那26人哪去了。這26人分3種情況。

第一種病逝的13人。

可查到的早年病逝於美國的有:潘銘鍾、石錦堂、黃錫寶、張有恭、鄺景垣、曹嘉爵、康賡齡、譚耀芳、陳紹昌、陳福增、梁金鰲、王仁彬、沈德輝。

第二種“召回”前已被遣返回國的9人。

被遣返的原因是不守紀律,不服留學管理人員的管教等。可查到的有曾篤恭。

第三種是已被召回而後又重返美國的2人。

李恩富和陸永泉則是被召回後,重新回到美國,讀完了耶魯。1887年,李恩富在美國出版了《我的中國童年》,是華裔在美國出書第一人。

清末留美幼童舊照

第四種是拒絕被召回的2人。容揆和譚耀勳抗拒召回。

1880年6月,容揆在春田中學高中畢業,成績全班第二名,被哈佛大學錄取。因他加入了洋教,剪掉了辮子,出洋幼童肄業局專員吳嘉善大怒,把他開除出肄業局,命令他回國。已入耶魯大學二年級的譚耀勳,因與容揆犯同樣的錯誤也被開除。二人在被召回時抗旨不尊,留在耶魯大學完成學業。1883年,譚耀勳畢業後,同年秋天因肺病在美國病逝。容揆和譚耀勳若不是“刺頭”,他們應屬第二種情況的被遣返類。

曾經的留學幼童詹天佑塑像

可以說,清廷派幼童留學這件事還是成功的,並不是派出後招不回來,扣除早逝的13人和因違反清廷的清規戒律被遣返的9人,真正滯留在美的只有幾個人。“留學幼童”被召回後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有的成了鐵路、礦山等行業的開山祖,有的稱為大學校長,梁丕旭成為民國首任電報總局局長, 唐紹儀還成了首任內閣總理。


趣話歷史那些事


“留美幼童”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對外交流事件,這裡面所有的留學歸來人員對中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留美幼童”是清末洋務運動中的一個重要項目,這個項目最初的發起者是中國首批留學生之一的近代著名教育家容閎。

容閎,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外交家、革命家,1828年出生於廣東香山縣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鎮)。容閎自由在香港教會回校上學,因學習成績優異,18歲那年他跟隨來華教學的傳教士勃朗先生返回美國,成為中國歷史上首批赴美留學生。

赴美之後,容閎考取美國耶魯大學,也成為首位入學耶魯的華人學生。(容閎雕像)

容閎在美期間曾加入過美國國籍,但是在耶魯畢業之後,他還是選擇返回中國,希望能夠幫助中國實現近代化。

1854年容閎返回國內,此時第一次鴉片戰爭才過去剛剛14年,清政府繼續以天朝上邦自居,中國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於西方文明仍舊持保守態度,容閎回國之後一直鬱郁不得志,只能在一些外國駐華機構中工作。

不過就在這段時期,天平天國正在長江中下游一帶迅速崛起。出於對新生政權的期待,容閎在1860年時冒死前往天京,會見太平天國幹王<strong>才洪仁軒。

洪仁軒是太平天國中一位頗有遠見的資產階級改革派,他是洪秀全的族弟,由於其曾常年居住於香港,對於西方事物多有接觸,因此思想非常開明。在執掌太平天國政務後,他提出了著名的《資政新篇》,極力推動帶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是太平天國內部堅定的“洋務派”。

容閎在拜見洪仁軒之後,向他提出了自己對國家改革的七點主張,其中包括建立近代學制、籌備海軍等等建議。對於容閎的主張,洪仁軒表示支持和讚賞,但太平天國當時已是風雨飄搖,面對清軍巨大的軍事壓力,根本無力分心於國內的革新,而容閎也感到太平天國前途迷茫,於是很快便離開了南京。

1863年容閎前往安徽,會見了正在圍困安慶的湘軍首領曾國藩,容閎向曾國藩提出了興辦軍械製造廠,建立近代軍工產業。容閎的提議迅速被曾國藩採納,曾國藩於是委派容閎前往國外購置機器。

1865年,江南機械製造總局成立,容閎也積極投身到機械局的籌辦當中。在此期間,容閎開始得到李鴻章等洋務派人士的賞識,其政見也開始被清政府所傾聽。

1870年容閎向曾國藩、李鴻章等人歷陳中國教育只落後,人才之缺失,提議拍出一批公費留學生赴美讀書。在容閎的多次勸說後,曾國藩和李鴻章同意了他的建議,並向總理衙門轉達了留學計劃。

此後清政府還是在廣東和江浙地區挑選10—14歲的男性幼童,作為留學計劃的候選人。當時清政府篩選這些留學生的標準是:兩家子弟、聰明、漢族,

不過由於那時候社會風氣未開,很少有人家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往海外,因此挑選工作還是比較艱難的。到1872年,清政府共計挑選120名幼童留學美國。並且這一計劃也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

第一批留美幼童於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出發,他們乘船跨越太平洋,在美國舊金山登陸,之後再乘坐火車到達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並54戶美國家庭中,從此開始了他們長達十多年的留學生涯。

根據美國學校的資料顯示,這些孩子學習十分刻苦,也非常努力,他們先是以極短的時間就掌握了英語,隨後便忘我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去了。
(首批留美幼童在輪船招商局合影)

這些幼童在美國期間,不僅要學習英語和科學知識,並且也要在清朝官員的監督下學習漢語和古典文化。在他們初到美國之時,他們每天依舊需要向大清皇帝和孔夫子的畫像行禮,以此來保證這些孩子不被美國文化所同化。

不過清廷的監督即便是再怎麼如何嚴密,也終究敵不過大環境的潛移默化。中國留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接受美國文化,有些留學生甚至剪掉了辮子以及和當地女孩談起了戀愛,這些行為都讓清廷駐美官員強烈不滿。

在本次留美計劃中,原本是想讓這些幼童留學15年,屆時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已經快30歲了,正值年富力強之際,但是由於擔心這些留學生收到西方思想的“荼毒”,最終在1881年9月6日,清政府決定停止留學計劃,下令所有赴美留學生全部回國。於是在這120名留美學生中,除26人因病故(15人)、提前遣返(9人)、拒絕回國(2人)等緣故以外,其餘94人均在當年被分成3批陸續回國。

此次“幼童留學計劃”雖然最終沒能圓滿結束,但是這些留學生在回國之時也都已經20多歲了,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也算是學友所成了,而這批人也確實對日後的中國歷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其中包括中國著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清華大學創始人唐國安等各界名宿。

(民國時期,尚在的幾位留美幼童合照,這時的他們早已是古稀之年)


千佛山車神


清朝統治末期,拉開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序幕。


和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讓國家支離破碎,遭世人怨恨。派遣幼童赴美留學是清末政府最正確的一次投資了吧。

清末為何派遣120名幼童赴美?

自鴉片爭以來,中西文化碰撞出的火花噴湧而出。自由、民主等先進思想猶如洪水勢不可擋,具有先進思想的人士躍躍欲試。

國內改革思想蠢蠢欲動,清政府對西方思想恨之入骨,卻為何要派遣幼童赴美留學呢?

國內形式變化嚴峻,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屢戰屢敗,西方列強算是把清政府打到泥土裡,天朝上國不復存在。列強以武力逼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喪失國權,民心渙散。

清政府面臨的是內憂外患的危險局面,農民起義,外國侵略,清朝國力日漸衰微。而朝廷大臣也有憂患意識,不再是一味排斥而是主張學習。


雖然開始只是學習西方先進的武器裝備,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提出也得到不少人的擁戴。

慈禧雖不願意改革,但大勢所趨,李鴻章等朝廷大臣提倡“中體西用”,“富國”、“強國”等主張對鞏固清朝、聚集民心是有一定作用的。

況且洋務派支持派遣幼童赴美學習,以此培養高人才質量,加強與西方列強溝通,瞭解西方文化,為以後與西方交流做好充分準備。

慈禧也深知當初和西方列強談判困難重重,許多條約都是洋文,翻譯受到極大干擾,受到了許多欺詐,吃了啞巴虧。

為了保大清王朝根基,這場救亡圖存運動慈禧想不支持都難。

面對外辱內憂的雙重壓力,1872 年清朝同意向美國派出了第一批公費留學生。

赴美留學幼童後來情況如何?

但在選學生時也是困難重重,那些世家子弟不願意漂洋過海出國留學。只好將目標鎖定在12~16歲的貧苦人家的孩子中。


而且這些學生要求資質要高,又具有先進思想與愛國意識,才能擔當著改變國家命運的歷史責任。

於是最終敲定第一批為120名天才少年,他們擁有著強大的學習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這些幼童在異國他鄉任重而道遠,不負國人希望,學有所成。沒有任何英語基礎的他們,利用很短的時間掌握了基本的語言。並且迅速成為班級中的佼佼者,美國教室對他們也是稱讚不絕。

在艱苦奮鬥多年後,他們也大都考上了大學,受著高等教育,暢遊知識的海洋。

其實 120名學生是分批送去美國的,計劃每批在美國學習15年,按時間算全部召回得等到1890年。但卻在1881年全部召回,而94名學生也相繼回國。

面對經濟差異,文化差異,條件對比就擺在他們面前,他們大部分卻為何仍然選擇回國呢?


隨著國內支持留學生的大臣相繼去世,清政府不得不改變原來的計劃,有些提前召回,而有些繼續留學。

時間越久,清政府越覺得有些學生在西方學習文化知識已經學到出格。

剪辮子、穿西裝這些穿著打扮已經“侵入”他們的生活,更何況他們有些信仰基督教、學習自由、民主、科學等西方思想已經侵入他們忠君的封建思想,極其危險,受到清政府高度重視,所以清政府於1881年強行召回。

這些學生本來就是貧苦家庭的孩子,在國外都是清政府拿錢負責他們的學費以及生活費,而今清政府不再支持他們留學,也就斷了經濟來源,迫於無奈也不得不回國。

這些被召回的學生中自然有強烈愛國意識之人,國若有所求,他們必有所報。國家被侵略,民族危在旦夕,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改變國運義不容辭。

而剩下的26人有些是不願回國,畢竟那時國內外經濟對比差距太大。有些則是因病死於他鄉,自然回不來。


赴美留學的代表性幼童

94名學生揹負著民族希望而去,又帶著報國之心回來,那麼回國後的他們又是怎樣的呢?我們就來簡略說一下幾位:

①梁如浩

梁如浩回國後則被分配到海關,後來擔任京沈鐵路董事、營口、上海海關道臺等職。對我國鐵路的建設做出了傑出貢獻。後退居天津,1941年逝世。

②唐紹儀

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唐紹儀回國後也被分配於海關,在北洋軍閥的統治下曾擔任袁世凱秘書,又任天津海關道臺、奉天巡撫、北洋政府總理、國民政府高級顧問等職。

但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國內混亂,暗殺事件屢見不鮮,唐紹儀也逃不過被暗殺這一劫,於1938年在上海被暗殺身亡。

③梁敦彥

梁敦彥,是一位出色的語言學者,回國後先到天津電報學堂任教習,後又在廣東、湖北任張之洞幕僚。歷任漢口、漢陽海關道臺,天津海關道臺,外交部長、交通銀行董事長,駐歐美各國全權公使等職,為我國外交做出了傑出貢獻。

周傳諫、蔡紹基、黃開甲、吳應科、曹家祥、吳仲賢、錢文魁等人在對我國鐵路建設、外交建設、煤炭行業開發、船舶建設、經濟發展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清朝末期清政府雖腐敗無能,這筆投資雖也未進行到底,但為我國的發展打造了一批建設人才,打破了外國伸手控制我國經濟命脈的計劃。


史之策


大清帝國也曾一度將領先於世界,不過由於統治者頑固不化的封建思想,白白葬送了發展的好機會。鴉片戰爭的爆發,使得清朝統治者不再做著天朝上國的夢,逐步開始醒來。在列強的洋槍洋炮下,清政府的八旗軍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1872至1875年,清政府從全國各地精挑細選了120名神通公費去美國學習,目的就是去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這120名人年齡大多在12歲左右,最大的也才只有16歲,基本出身於貧窮家庭,因為當時美國對於清朝來說是一個未知領域,有錢的家庭怎麼會捨得孩子去到一個什麼都不清楚的地方,說是一場冒險也不為過。

原本計劃在美國學習整整十五年再召回國,可是出現了許多問題,主要還在於西方文化對留學生的影響太大。留學生去到美國剪了辮子,穿起美國人的日常服裝,甚至有的留學生還開始信奉基督教,在統治者看來這代表著他們拋棄了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君主弘揚的思想,他主張臣子對皇帝忠心,現在留學生信奉上帝,不信奉皇帝了,自然為統治者所厭惡。


120名留學生最後只回來了94人,原因無非是兩個。一是因為有部分留學生在美國身染重病已經去世,沒法再回到大清,二是因為有部分人已經適應了美國的生活,他們希望就在美國,拒絕再回大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