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官员表示“我们得罪谁了”

在明洪武三十年,三年一届的会试开始,由刘三吾、白信蹈主持。 84岁的翰林学士刘三武被朱元珍选为主考官,这个人是世界伟大儒学的领袖。元末时期他曾任广西提学,相当于教育部主任。明朝建立后,他修改了科举制度的规定。《 寰宇通志》的编辑当时传遍了中国周边的国家。

明朝科举的那些事 | 南方官员表示“我们得罪谁了”

刘三武的才华是一流的,《明史》称之为“慷慨,胸中没有城府,自号坦坦翁”。这一次会试,将会有51名被录取。 经3月份殿试后,陈安获得最高奖,尹昌隆获得第二名,刘仕谔获得第三名。

一位出身贫寒的明朝状元郎之死

这次入围的51人都是南方人,其中一名北方人没有被录取。这种情况是明朝开国以来的第一次,被人们称之为南榜。落榜的北方对此表示不满。联名上书,鸣冤告状,告两位监考的南方官员偏袒南方考生。

明朝科举的那些事 | 南方官员表示“我们得罪谁了”

一时间整个朝野震荡,许多北方的检察高官都上书要求皇帝朱元璋对此案彻查到底。朱元璋也很生气。 3月初,他命侍读学士,前科状元一同出京调查此事。

调查小组迅速做出调查,并在4月底得出结论,朱元璋对此感到震惊。经反复审查过呈上来的试卷,并没有出现禁忌之语。从试卷水平来看,被录取的51名学士都是凭真本事录取的并无任何问题。有些人主张更换几名南方人,以迎合朱元璋的意愿;张信认为刘三吾所取无私,应该秉公维持原取。

明朝科举的那些事 | 南方官员表示“我们得罪谁了”

结论一出,朝野再次震荡,落榜的北方学士表示并不接受此结果。他们一再认为此事有鬼。朝中北方大臣官员对此纷纷表示不满,并要求皇帝再次派人复查,严查所有涉案官员。还有人举报刘三吾为掩盖事实真相,暗中派人故意那假卷糊弄皇上。

对于这种局面,朱元璋五月突然下诏,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白信蹈为“蓝玉余党”,称刘三吾十余年前曾上书为胡惟庸鸣冤,将其认定为“反贼”。因刘三吾年岁已高,将他发配西北戍边,将白信蹈、张信斩首分尸。

福建闽县的状元陈安阝被处死,浙江江阴的探花刘仕谔被发配戍边,后被召回,又被弹劾处死。其余涉案官员全部受到严惩,调查组十二人中只有两人得免,因为他们在复核试卷后,为迎合上意,开列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举人。

明朝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

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再度录取六十一名,殿试以黄观为第一名﹑韩克忠为第二名﹑王恕为第三名,是为夏榜。因所录六十一人全为北方人,又称北榜。

这件南北榜案是明朝科举大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洪熙帝以后遂成定制。从此明朝科举不再是全国统考,而是分成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地域进行考试,分别会试录取后,再统一参加殿试,这种制度此后沿用于整个明清两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