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打響“中國持久戰”


楊嵩火線加盟 | 福特打響“中國持久戰”


通過近乎激進的規劃,福特想給予市場及消費者一個快速看得到且摸得到的“未來”,並希望以此重回賽道。

文 | Teresa

4月8日,福特中國高調宣佈原福田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嵩正式加盟,接替劉曰海,擔任福特汽車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總裁,全面負責福特品牌乘用車產品的市場、銷售及服務等業務運營工作。

這是4月3日發佈全新發展戰略之後,福特中國的首個重要的人事任命,也是陳安寧入主福特中國四個月以來,又一個重量級人物加盟。

顯然,楊嵩的“快速加盟”也見證了福特中國前所未有的變革決心。不過,儘管楊嵩有著跨界營銷的亮眼成績以及國際化的視野,但其加盟能在多大程度上“拯救”福特還不得而知。

“福特當務之急是通過爆款的幾款車來振興品牌,但這又涉及到前期的產品規劃問題,如果兩者銜接不好很難短期翻身。”4月8日,熟悉福特的業內人士在接受方向君採訪時表示。

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簡單地靠更換一個高管不能完全解決一個困難企業的深層次的問題,尤其是外資企業,靠營銷來起死回生是不切實際的奢望。

楊嵩火線加盟 | 福特打響“中國持久戰”

無論如何,百年福特不甘“淪落”。面對在華髮展前途未卜的現狀,福特迫切需要一個全新的發展規劃來重拾信心。

4月3日,在一場幾乎決定福特在華髮展未來的發佈會上,福特中國公佈了了2.0時代的全新戰略——更福特,更中國。

這也是在福特中國業務升級為獨立單元之後,福特汽車首次發佈的在華業務發展規劃,全新發展規劃的發佈也確立了中國市場在福特全球戰略中的重要地位。

“未來需要將福特全球真正的精髓、真正的優勢挖掘出來,和中國的市場和客戶優勢相結合,缺一不可,並將福特未來在華的業務變得‘更福特,更中國’。”4月3日,福特汽車公司集團副總裁、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安寧在接受方向君採訪時闡釋了這一戰略的核心內容。

楊嵩火線加盟 | 福特打響“中國持久戰”

中國在全球市場的重要地位也終於讓那個曾經堅持全球One Ford戰略的福特放下“身段”,主動轉身,認真研究中國市場和消費者。

儘管福特已經發布了全新的產品戰略和營銷策略,甚至在本土化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變革,但福特必須要解決當前面臨的產品線過度老化和老車型頻發的質量問題。

不可否認,面對中國汽車產業高速增長之後的結構性調整,中國留給福特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大起大落

回顧福特在華髮展歷程,不乏高光時刻。

2011年,福特曾經發布了當時被評價為極其激進的福特汽車“1515戰略”並提前完成,大規模的產品投放由此拉開了百年福特在中國飛速發展的篇章。

2016年,福特達到了在中國的總銷量超越127萬輛的巔峰時刻,即便是沒有新產品推出的2017年,福特在中國的銷量也高達120萬輛。

然而,在過去的一年,福特汽車不僅遭受了銷量的斷崖式跌落。數據顯示,2018年福特在華銷量僅為75.2萬輛,同比跌幅達到36.9%,而其主要合資公司長安福特銷量僅41.7萬輛,跌幅接近50%。

銷量下跌的情況並未在2019年得到改善。今年1月份,福特在華銷量僅為1.47萬輛,同比下滑70%;2月,福特在華銷量僅有0.68萬輛,同比下滑81%。

楊嵩火線加盟 | 福特打響“中國持久戰”

事實上,福特在中國市場的自救之路從未停止,並努力尋找新的出路。

2018年11月,有著深厚福特背景的陳安寧火速奔赴福特,擔任福特全球副總裁,併為剛剛升級為獨立業務單元的福特中國掌舵。

曾經在福特公司工作將近20 年的陳安寧,深諳福特在中國市場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同時,有著執掌觀致、奇瑞以及合資品牌奇瑞捷豹路虎的多年經驗,“救火隊長”陳安寧也被寄予厚望。

然而,並不是從亞太市場中獨立出來,一切問題就可以解決了。陳安寧面臨的不僅僅是福特內部組織機構的調整,還要面臨外部大環境的挑戰。

如何改變福特在華銷量困境、提高產品利潤,保持林肯在華髮展的可持續性以及推動福特在華產品更新迭代,在智能網聯以及自動駕駛領域快速發展等問題,迫切需要陳安寧來掌控方向。

重拾信心

陳安寧和福特的“自我救贖”,從本土化改革開始。

福特想要用更貼近中國市場的團隊和更多的新車型,重新拿回中國失去的市場份額。

“在中國市場樹立合適的品牌形象,做到‘更中國’,不是簡單地講故事,而是要在很多實務上落地,未來在華推出產品中,將有很大比例是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陳安寧表示。

首先是要讓產品更加中國,未來三年,福特會在中國市場推出超過30款新車型,產品涵蓋福特和林肯兩大品牌,其中超過10款為新能源車型。未來每隔半年會推出一款新福克斯車型,以達到福克斯系列的全面化;並將在今年年底推出在華首款純電動車型——福特領界純電動版本。

同時,加速智能技術研發和推廣併發布與百度聯手打造的智行信息娛樂系統SYNC+;此外,福特汽車計劃於2021年,開始量產首款搭載蜂窩車聯網技術(C-V2X)的車型,並加大在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發力度。

楊嵩火線加盟 | 福特打響“中國持久戰”

至2019年底,所有在華銷售的福特和林肯品牌新車型將實現100%的車輛聯網;同時,從2019年開始,大部分在華銷售的新車型將搭載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系統。

對於福特中國而言,沒有什麼比重拾市場的信心更重要。通過近乎激進的規劃,福特想給予市場及消費者一個快速看得到且摸得到的“未來”,並希望以此重回賽道。

“新戰略是否能成功需要看市場表現,緊迫感也是有的,因為市場並不一定會給我們很多時間,我們不僅要重振銷量,更多是要恢復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這是團隊的首要任務。”在採訪中,“信心“成為陳安寧多次提及的關鍵詞。

當然,陳安寧也很清楚,福特在中國錯失的市場機遇並不會在短時間內見效。

“業務重返正軌也是需要一段時間。我相信一百年來福特面臨過很多次這樣的局面,所以我們很有耐心、有信心也有目標,不僅要恢復,還要創造新的中國業務的高度。而面對眼下,第一要提高經銷商盈利能力,包括穩定銷售顧問和銷售團隊;第二要堅決維護市場的穩定;第三優化營銷網絡,提高來店率、擴大開口。”陳安寧強調。

一場持久戰

“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已有十年時間,然而有些跨國企業依然‘水土不服’,有些企業甚至依然‘沉睡不醒’。”在業內專家看來,此前福特中國最大的問題在於產品更新緩慢、對快速變化的中國市場回應不夠及時。

福特已經認清這一點,將中國上升為獨立的業務單元並賦予福特中國團隊更多的決策權,以快速響應市場變化。

“像福特這樣的百年公司,有完整的管理體系,直接獨立出來向總部彙報需要時間,像決策體系等,許多東西要調整。在陳安寧來了之後福特有一個很大的改變,就是儘量提拔本土人才。”4月3日,剛剛卸任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市場、銷售及服務副總裁的劉曰海告訴方向君。

楊嵩火線加盟 | 福特打響“中國持久戰”

而楊嵩的到來似乎是福特中國提拔本土人才、打造接地氣的管理團隊的關鍵一步。有著跨界營銷經驗和國際視野的楊嵩成為福特中國改變銷售管理思路、領導和協調福特汽車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的不二人選。

楊嵩要做的事帶領福特銷售服務機構快速做出改變並扭轉現有銷量規模、穩定銷售體系。

在劉曰海看來,福特中國現在正在做轉變,但是需要一些時間。“我們更希望能達到‘中國速度’和‘中國成本’,不實現這兩點就沒有辦法在中國市場上生存,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只有將中國客戶喜歡的東西設計出來,才能通過市場的考驗。”

當然,除去產品,怎樣保持經銷商的穩定性,並通過與長安、江鈴等合資夥伴以及供應商的溝通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也是此刻福特中國需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品牌在將長安福特銷售公司轉變為全國銷售服務機構的同時,也開始給經銷商減負放權。

福特中國計劃在未來幾個季度內開展銷量重振工作,並針對市場的變化採取措施,其中包括轉向零售導向的銷售計劃(以往為批售導向)幫助經銷商降低庫存,並且確保終端成交價格保持穩定;福特中國將持續改善經銷商的盈利水平。

“我們的策略已經開始逐步取得效果。” 劉曰海表示。據瞭解,與去年年底相比,今年3月經銷商的平均庫存下降了30%;和去年峰值時相比,達到了60%的降幅。

儘管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但考慮到今年中國車市的整體環境,福特在華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在低速增長的中國汽車市場環境下,陳安寧要帶領福特中國走出困局並挽回中國消費者的信心並不容易。

“更福特,更中國”的落實也需要福特加快變革的腳步並跟上中國汽車市場快速變革的節奏。這對當下的福特中國而言,必將是一場持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