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医生治病用的是排除法吗?为什么一进医院就是各种检查,这些检查都有必要吗?

浅论天下


(耳赵问答190401)“排除”是医学诊断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专业名称叫鉴别诊断,意思将相似症状的疾病区分开。举个例子,一个人发烧,按照医学流程是先询问病史,发烧的时长、体温的变化、合并症状等等,然后根据这些线索再去排查、鉴别。有时候发烧可能仅仅就是感冒,有时候可能是肺炎,有时候可能是淋巴瘤,有时候可能是AIDS。不同的疾病可以有相同的症状,只有通过规范的检查,才能排除那些表面普通实则凶险的疾病。

目前人类的医学技术虽然较前有了明显提高,但离大家的期望值还差距很远。有些疾病还有确诊的手段,而有些疾病的诊断只能是建立在排除其它类似疾病之上的。没有哪个医生能保证首诊准确率百分之百,只能是通过病情的变化、检查的完善来不断提高诊断的准确。

当然,有些所谓的“医生”,利用群众对医学的茫然,以牟利的目的滥开检查项目,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耳科赵医生


人体就是一个机器,每个部位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但是一旦出现了问题就需要系统的检查,然后找出问题点,最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其实人生病进入医院面对各种检查其实也是这样一个道理,不检查清楚很难对症下药,检查太多病人又被动的被浪费钱,而检查完得出结论后各种药物的治疗又是一大笔开支,最主要的是这些开支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本身就是不需要的,但是还是被忽悠使用。

现在医院治病基本上进去病人只是跟医生说说自己哪里不舒服,剩下的医生也没办法判断是什么病,只(能靠各种机器设备的检查了,说白了就是像工厂里面的生产顺序一样,医生治病下药的能力全部来源于机器设备提供的数据,而现在很少有医生不靠机器仪器就能针对性治病的,真的很少有那种经验丰富的医生从病人的症状里面看出问题。

当然了很多人认为仪器检查出来的结果精准度比较高,而现在大众看病的开销其实绝大多数都花在了各种检查上面,真正花在药物上面的反而很少,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普通病症上,重病的大部分开销都花在药物治疗上面,但是普通病症的人远远多于重病,而普通病症的各种检查费是医疗开销的花销大户。

其实自从医改进行开始,医院走市场化道路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医院从服务性质变成盈利性质的转变,医院要养活那么多人要靠医院营收来支付,而医院的仪器购买维护和报废,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建,这些都要医院自己从盈利里面垫付,所以这个时候的医院已经不只是服务性质,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模式。

对于这种现象医院光靠一点医药医疗收入那最多只能勉强足够,但是不会有过多的盈利分红,但是医院的收入大头其实来自各种检查费用,当然在检查费用饱和的情况下药品使用量也被一些人盯上,而过度医疗不只是过度检查,还有就是过度的使用一些不必要的药物给患者,而用一下聪明在这一点就是医保可以报销获得一部分,患者自掏腰包又可以获得一部分,药品回扣又捞一部分,多方面入手。

其实央视曾经对医院的过度医疗进行报道,里面不只是揭露了过度医疗使用药物的现象,也揭露了一些医生吃药品回扣的现象,还揭露了一些医院通过各种方式骗取医保的现象,还揭露了一些医院过度检查的现象,这些都是医疗乱像的一部分,现在的医患矛盾一部分是患者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医院的原因,而真正对医院有看法的都是普通大众,对医院没有看法的是一些全额医疗保障的群体,对医院有好感的绝大多数是医生或者医生有关的人,怎么解决医患矛盾其实还是得从医改上面入手才行。


无法超越的足迹


医院的医生用的是排除法吗?为什么一进医院就是各种检查,这些检查有没有必要?这个问题,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毫无疑问,有些检查肯定是没有必要的。但绝大多数检查,还是有意义的。至于是不是排除法。就要看医生个人的用意了。事实上,如果出现了某种症状,去排除最危险的状况,也是必须的。

去医院的人各有目的。比如,医生去医院上班;年纪大的或者怀疑自己有什么病的,去做健康体检是为了排除一些疾病的风险;出现一些症状的人,是为了诊断和治疗。根据具体的情况,选取的检查方法因人而异。

比如,有人出现腹痛,有可能是胃的问题,可能是肠道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肝、胆、脾、胰腺的问题,甚至是腹腔以外的疾病。这些问题,通过医生的体检,有时并不能准确的判断。医生会结合病史等信息,初步判断是哪一个系统的问题,然后沿着这个方向去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话,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误诊。检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准确的找到病因并实行治疗,解除病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婴幼儿出现血便,可能并没有其它征象(小孩有些症状不胡说描述),医生会给小孩化验大便和血常规,当提示有感染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不是感染性腹泻。但是,对于小孩来说,有一小部分人,可能是因为肠套叠引起的。肠道感染没什么,但如果是肠套叠的话,危险就大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生命的危险。

为了排除这个可能性,医生就必须要做腹部的B超或者拍片等,以排除肠套叠。这是一个诊疗原则。如果违背这个原则,医生是要负一定的责任的。那么,在遵守这个原则的条件下,这些看似没有意义的检查就是有必要的,即使检查出没有肠套叠。

当然,医生在做检查前,全面的考虑是必要的,不能以全面考虑为由,滥用检查,这样的话不但会加重患者的负担,也浪费了医疗资源。比如,因为检查的人太多,可能会耽误了真正需要检查的人的诊疗。

和谐的医患关系很重要,希望医生在开具每一项检查的时候,都能跟患者做一些说明和沟通,以解除患者的顾虑。当然,也希望国家投入更多,实现真正的“病有所医”,给百姓以真正的实惠!


龙大夫的肝病课堂


医生开检查是职业习惯,如果有次检查,你没有被开检查,他不习惯,你可能就更不习惯了。

医生开检查是进一步诊断明确病情,因为你的诉说只是感性、感觉、感知,但是不一定是事实。

医生开检查也是排除法,排除了不可能,剩下的就是可能。患者自己经常也用排除法,突然拉肚子是喝了冷饮还是吃错了烧烤。

医生开检查也关系到医院的收入,也涉及到自己的工资。病人就是出多出少的问题。

医生开检查,也是免责,也是证据。如果没有开检查也可能是病人的证据,对博公堂的理由。

所以为了健康,可以开检查;心疼钱可以不开。为了治病,就可以开检查,任其发展,可以灵活处理。




沧澜之水红尘有你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确实是排除法,甚至很多疾病已经很清楚了,但是也会开很多相关检查。而且,以后会开的越来越多。原因如下:1,恶劣了医疗环境下,医生迫不得已为了保护自己而做的防御性检查。近些年医生被医闹讹诈,被无良媒体丑化,而且如果真出问题了,只能由医生自己扛,医院和主管部门不会公平公正对待,有没有毛病都会给医生处罚,所以医生在工作中不得不首先保护好自己。2,伟大的医保制度下的无奈之举。全民医保下,卫生行政部门人为设定很多一刀切的各种制度,比如药占比制度,就是一个病人住院,无论得什么病,总费用比如花了1000块钱,其中药费不能超过35%,超过了就要扣这个医生的钱,医生也得养家糊口,没办法只能通过做一些检查来降低药占比。


谈笑论红尘


这些检查当中,有的是诊断用的,有的是免责用的。病人陈述病情是感性的+病例记录的,隐性的问题他可能自己也不知道,医生也不知道。如果治疗和用药没有避忌隐性疾患,很可能造成医疗事故。如果在以前,可能说明一下,解释一下,病人自己也会承担自己没说清楚的责任,也就算了。但是如今可不一样,法律介入医疗纠纷,就得打官司了,证据不足的话医院很容易背责任。为了证明自己诊断和治疗没错,就做足免责措施吧!把诊断检查做了,再把排除检查做了,再把结果告知,要本人签字和家属签字,然后再医治。这不是个好事,但没办法,把看病当成消费也是奇葩的理解力了,他妈的大家就这么忍受着吧,别瞎逼逼了,越比比越糟糕,因为认识就错了!医疗是结果不确定的委托,是风险性很大的特殊服务委托,不是日用品的销售和消费!药品也是如此!这里面都有概率,即有效性和治愈率,即受限于医生,药物,技术,也受限于病种,病人本身,愚昧一点说还有命的成分。您消费的是医生的劳动,与医生共同承担治疗风险和结果。不是一有问题都是医生的责任。这与消费概念里说的要确切的消费结果和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wwwjy30610674


医生肯定首先问诊,这跟中医的望闻问切一个道理,先对病人的病情有个基本了解,根据病人反馈的症状,医生才能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但是,医生不可能发现别人身上所有的症状,而暴露给医生的症状又很有可能在不用的病症中出现,所以,医生需要更多的指标来确定(或者说排除也好)究竟是什么病,否则,一旦误诊,先不说医生会有麻烦,万一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对病人来说也是不好的。

很多人会说中医没有这么多事,这不是因为中医有多先进,而是人们对中西医的期待值不一样,主要体现在出现问题以后的态度,中医如果误诊,除非是后果很严重,一般人们不会发现,即使发现也不会太追究,但西医呢,一旦误诊就想把事闹大要赔偿,我们见过很多西医医闹事件,有谁见过中医医闹的,寥寥无几吧。而且,我们看西医,想的是花了钱就一定要给我把病治好,看中医呢,想的是能治就治,治不好再去找西医托底,有谁会想着西医治不好找中医托底的,一般都是西医治不好,找中医死马当作活马医。这种大环境下,西医医生也可以说是迫不得已,采取一些保护自己的措施,当场可以明确诊断的,就当场诊断,有点疑惑的,就开单子做检查,印证自己的判断,把百分之五六十甚至是八九十的判断尽量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甚至一百。


熊老师03


医生看病和警察办案异曲同工。各种检查就是根据线索调查取证。证据确凿才能诊断,治疗。良心医生会根据病人提供的症状和初步体检的体征,判断可能的诊断,来确定需要进行什么检查。确诊就需要这些化验和影像等检查来进一步证实,才能正确的制定治疗方案。只有对诊断和治疗没帮助的检查才是没用的检查。而有些检查是国家规定的筛查,如有些法定传染病筛查...。是必检的。


丰年大雪


只能说医院的医生医术差,没有技术。还有就是多检查多收费,增加收入。如果医生技术好,判断是什么病准确,一两项检查应该得到结果。但现在的医生普遍技术低?还是想多挣钱?


先知156237678


都是商业化,惹的祸,把平民百姓,当成压榨花生油,趁人之危,敛财缺德,不怪医生,是痛恨出馊主意的缺德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