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万安夏木塘 古村落走出“旅游+扶贫”新路子

早就耳闻,万安县有个夏木塘。但记者与它的初遇,是在3月20日。虽是初见,却让记者三次为之惊叹。

袁祉伟,是枧头镇夏木塘村村民,也是夏木塘趣村乡村休闲专业合作社的理事会会长。今年60岁的他,熟知夏木塘的过往,当日受邀,成为记者的向导。

一叹,昔日空心村今成旅游景区

夏木塘原是个空心村。村庄面积0.1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虽有40余户200余人,但有31栋是空心房,且只有9户常住人口。

以前,村庄虽然古树环绕、屋舍错落,但院墙破坏、杂草丛生、脏污狼藉。又因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这里显得异常荒凉。

然而,在2017年9月,夏木塘的命运被改变。因其距离景区万花世界仅500米,夏木塘被纳入万花世界旅游聚集区的功能拓展区。经过改造,夏木塘俨然“村在林中、房在园中、山在云中、人在画中”。

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中华民间传统游戏村”,成为万花世界的“文化后花园”。2018年10月试运行后,夏木塘被评为“中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江西省五十佳最具乡愁村庄”,被列为井冈山干部学院社会实践点,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运行以来,游客接待量超过8万人次。

二叹,小投入赢来大成功

总投资只有6000万元,该如何使用?当地重点对31栋旧民房进行设计装修,景点突出“花”和“游戏”元素。并进行整体布局,使整个村庄成为花的展示台,以此进一步凸显“万花世界”主题。

2018年8月,第三届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在夏木塘景区举办,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香港大学、美国雪城大学等21所国内外知名高校代表队参赛。

参赛人员根据夏木塘的历史、文化、民俗等特点,挖掘其产业特征,赋予其新的产业内容。若浮廊、声之穴、夏木塘之舞、树屋等21个“趣村”景观建筑小品精美别致,吸引了众多媒体记者、游客前往参观。

夏木塘游客中心、木塘宴(餐厅)、夏虫咖啡(咖啡馆)、竹林茶园(茶室)、木塘客栈(民宿)、冰心图书馆、儿童绘本图书馆、纸在学堂(生态造纸、活字印刷)等,犹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古树、鲜花和绿茵之间。20余种民间传统游戏在夏木塘得到了集中展现。

无论何种风格的建筑,在这里都充分尊重乡村原真风味。“我们没有大拆大建,而是修旧如旧,保留原貌、留住乡愁。”袁祉伟说。

三叹,古村落走出“旅游+扶贫”新路子

夏木塘的成功在于它理念的超前和革新。乡村旅游是新兴的乡村经济动力增长点。夏木塘巧妙地抓住机遇,打通城市资源流向农村的通道,引导社会资源再分配,让城市的资源反哺乡村,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近年来,万安县把发展旅游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措施之一,注重村民与景区的利益链接,共享发展成果。

“夏木塘为村民提供了10多个就业岗位,服务员、保洁员、安保员都是从村里聘请的。”枧头镇干部钟小明说,“我们还鼓励村民通过土地、资金入股等形式加入合作社,探索‘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公司’的发展模式,走出‘旅游+扶贫’新路子。”

袁祉伟所在的合作社,社员除各自的工资收入外,还享有门票、停车场管理、体验式农田和农家乐经营等分红。

目前,夏木塘人均收入与2018年之前相比翻了三番。

原标题:走进万安夏木塘 古村落走出“旅游+扶贫”新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