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1950年代的上海老公園

復興公園 〡桂林公園〡和平公園〡

紹興公園〡襄陽公園〡

龍華公園 〡虹口公園〡

黃浦公園〡人民公園〡

中山公園 〡長風公園〡西郊公園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 復興公園

1900年,法國人買下了顧家宅花園並擴展了10多畝農田,作為法軍屯兵之用。1908年7月起兵營闢為公園,1909年6月公園建成,定名顧家宅公園,並於同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日)開放。俗稱“法國公園”。1946年元旦起更名為復興公園。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 桂林公園

桂林公園位於桂林路128號,始建於1929年,1932年竣工。原繫上海黑社會大佬黃金榮私人別墅,又名黃家花園。1937年"八一三"事變,園內關帝廟、內宅、靜觀廬等建築被日軍毀壞,大批樹木遭損。1957年易名為桂林公園。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桂林公園前身:黃家花園。(圖片來源:網友“隨意-sy”)

  • 和平公園

和平公園前身是一片荒涼的小村落,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很多猶太人流亡上海提籃橋地區(當時和平公園屬提籃橋地區)。抗戰時期,日軍在此地建造了六個防空洞作為彈藥庫。建園初期此地闢建公園,取名提籃公園,1959年更名和平公園。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 紹興公園

紹興公園解放前此處垃圾成堆汙水橫流。1950年春,經市人民政府批准,於1951年5月建成公園,並於當月28日開放。園名定為紹興路兒童公園,1969年改名紹興公園,1970年更名紹興兒童公園。(圖文來源:網友“老童在上海”)。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 襄陽公園

公園位於淮海中路1008號,南臨淮海中路,西接襄陽北路,北界新樂路,佔地22066平方米。原址原是農田及墓地,其中有江陰顏料鉅商薛葆城的墓園。1938年,法租界當局公董局購置的土地作為新建辦公樓的地基。

1940年6月法國向德國投降,建辦公樓之事被擱置。1941年公董局決定建成公園,專供法國兒童遊玩,即稱兒童公園。由於國人的抗議,被迫於1942年1月30日對外開放,為紀念法國原外交官蘭維納,定名為蘭維納公園,又稱杜美公園。1943年改名為泰山公園,1946年改名為林森公園。1950年5月28日,改為襄陽公園。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 龍華公園

龍華公園前身為血華公園。公園初建時,由於管理不善,園容面貌很差。解放後,市工務局園場管理處在1951年7月接管了公園並進行整修,於1952年5月1日對外開放,1954年改名龍華公園。1997年擴建為規模宏偉的龍華烈士陵園。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 虹口公園

光緒二十七年,由上海娛樂場基金會發起並提供部分資金,工部局決定在靶子場附近建造一座公園,初定名為新娛樂場(又名靶子場公園),光緒二十九年改稱虹口娛樂場,1922年改名為虹口公園。當時虹口一帶日僑甚多,他們習稱虹口公園為新公園。1945年改名為中正公園。解放後,於1951年複名為虹口公園,1967年後,因來魯迅紀念館參觀的人數空前增加,公園也一度非正式地稱為魯迅公園,1988年10月19日正式定名為魯迅公園至今。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 黃浦公園

黃浦公園建成於1868年8月,建園的資金來自公共娛樂場(俗稱跑馬廳)基金會。是上海最早建造的公園,經過多次改建。現在的黃浦公園東臨黃浦江,北依蘇州河,黃浦公園佔地31畝,綠化面積10.92畝。公園的英文名稱為Public Park,中文譯名公共花園、公家花園或公花園,中國人習稱為外國花園或外擺渡公園、大橋公園、外灘公園。租界當局於民國25年(1936年)9月將園名改為外灘公園,民國34年12月21日改名春申公園,民國35年1月20日改名黃浦公園至今。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 人民公園

1950年8月27日,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命令收回跑馬廳產權。同年9月7日市政府決定將跑馬廳的北部改建為人民公園。1952年1月20日,工務局下達建設公園工程計劃任務書,面積為18.85萬平方米,投資26萬元,由呂光祺、徐景猷等人設計。建園工程於1952年6月3日開始,當年9月25日全部完成。

建成後的公園,東北為兒童活動區,西南為成人活動區,北、中部為休息遊覽區。1952年10月1日,公園免費對外開放後因遊人擠擁而改為團體遊覽。同月26日又重新對所有遊人開放。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 中山公園

公園原稱兆豐花園,也稱極司非而花園。原是英國兆豐洋行大班、地產商霍格(H.Fogg)在上海的私家花園。1914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將花園南半部改建為租界公園,定名為兆豐公園。公園當時佔地320畝,大門位於白利南路和愚園路口。1943年日本佔領軍將租界交還汪精衛政權,兆豐公園於是改名中山公園並沿用至今。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 長風公園

園址原是吳淞江(蘇州河)古河道中的西老河河灣地帶。灣內地勢高處有一村落名宋家灘,俗稱老河灘,村旁為墳地。這裡因低窪易澇,農民耕種所獲無幾,是一處有名的窮灘。1956年初市人民政府決定徵用這塊灘地闢建公園。

1959年10月1日,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公園在籌建時名滬西公園。1958年局部開放時改名碧蘿湖公園。在1959年全園開放的前夕,中共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魏文伯取《宋書·宗愨傳》中“願乘長風破萬里浪”之意,將園名改為長風公園;又取毛澤東“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山河鐵臂搖”詩句,將園中人工湖命名為“銀鋤湖”,大土山命名為“鐵臂山”。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 西郊公園

1890年,英國僑民在程家橋西堍購地19.5畝(1.3萬平方米),開設“老裕泰”馬房。翌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闢築虹橋路,直通馬房,馬房經營得到發展。民國3年(1914年),馬房業主病故,地產由太古、怡和、匯豐等8家洋行購得。遂將馬場改建為“虹橋杓球俱樂部球場”,又名“高爾夫球場俱樂部”。2年後,球場擴大為10萬平方米。

民國19年,球場面積擴大至27.73萬平方米,成為滬上洋行大班打球賭博、郊遊度假的娛樂場所。1953年3月20日,球場收歸國有。同年9月,將球場改建為公園。1954年5月25日,公園定名“西郊公園”。同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西郊公園由文化休閒性質轉為以動物展出為主,徵地改建為動物園。1959年,公園面積擴大到70.33萬平方米。1964年,中山公園、復興公園等附設的動物園全部遷並西郊公園。1980年1月,西郊公園改稱為上海動物園。

春天來了,上海老公園走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