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一时之雄的西凉战神,为何入蜀后表现平平?

堪称一时之雄的西凉战神,为何入蜀后表现平平?

建安十六年,曹操的十万大军在关中与马超、韩遂为首的关中联军对峙,曹操深惮西凉军的勇悍,几次出击皆被马超率军击败,渭水一战更是被杀得丢盔弃甲,若不是“虎侯”许褚随护左右,险些被马超得手。此战过后,曹操大笑道:“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于是下令不与马超正面交战,开始竖壁固守。

堪称一时之雄的西凉战神,为何入蜀后表现平平?

▲渭水一战曹操失利,即是《三国演义》中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的原型。

马超虽勇,可始终不如曹操"兵之变化,固非一道"的军略智谋。关中军在曹军之后的奇袭下溃不成军,马超又被曹操的离间计所惑,导致关中诸军貌合神离,互相猜忌,以至于被曹军一战大败。

马超战败,其父马腾以及兄弟等家门三族皆被曹操诛于邺城。马超率残众攻占冀城,又因不得人心,部下谋反夺了冀城,将马超的妻子家人尽数杀害。马超在悲愤之下血洗历城,但曹军势众,马超只能收拾起残兵败将,一路奔逃到汉中,投奔张鲁。

堪称一时之雄的西凉战神,为何入蜀后表现平平?

▲杨阜有言“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又言“超强而无义。”

至亲与故地尽皆失去的马超失去了争霸天下的雄心,只留下对曹操刻骨的仇恨,然投奔张鲁后,马超别提报仇,连自己是否可以活下去都是一个大问题。张鲁看重马超之勇,却又因马超弃父不顾的冷酷作为而惧怕其谋反犯上,所以一向不重用马超,甚至还大力节制他的兵权。张鲁如此,其麾下部将亦是如此,杨白(杨白即为《三国演义》中的杨柏,历史上作“杨白”)等人鄙夷马超为人,皆不喜马超,想要暗地中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堪称一时之雄的西凉战神,为何入蜀后表现平平?

▲刘备称帝时册封马超为骠骑将军,言其:“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着北土,威武并昭。”

马超虽已无当日战潼关的锐气,但也不是杨白等辈可欺,他在察觉杨白等人意欲不轨后,顿时下了一个决定,弃张鲁,投刘备。其时刘备刚入蜀不久,马超就立即率部曲主动投于其座下,刘备素有大志,岂会放过马超这等可助他争夺天下的猛将?于是刘备马上派人去迎接马超,且暗中将自己的一支军队带给马超,让其率兵合围成都。马超威名卓著,率领兵马直入成都,屯兵城北。成都军民都为马超之名而惊恐,短短的十天时间,成都军民的士气就已经完全就崩溃,刘璋随即开城投降。

刘备平定西川,据有益州后,厚赏了马超“逼降刘璋”之功,将其晋为“平西将军”,而后马超就随刘备南征北战,取汉中,破曹军,战功赫赫,刘备称其有如“抗飏虓虎”。

堪称一时之雄的西凉战神,为何入蜀后表现平平?

▲港漫《火凤燎原》中颠覆以往大众认知的马超形象。

后刘备进位汉中王,马超因公侯世家的出身领群臣联名上疏刘备自立为王,刘备称王后,再晋马超为左将军,假节钺。马超虽然在上疏中位列诸臣之首,但更大的原因在于其出身高贵,由他为首请奏可显示刘备“汉中王”地位之尊崇正统,并非是深得刘备看重。

自此之后,马超再无上阵机会,因为刘备欣赏倚重的和需要的是如关羽、张飞、赵云等绝对忠心的人,而不是马超这种反复之人,最开始为取西川、汉中不得已而用之,马超毕竟曾为一方诸侯,刘备怎么会不有所防备?如今后方已定,刘备怎么会留隐患在身?如此种种,终使刘备将其束之高阁,只用马超往日的威名来争取羌人,赢得爱才美名。

堪称一时之雄的西凉战神,为何入蜀后表现平平?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说马超:“羌胡素来亲服于马超,尊称马超为‘神威天将军’。”但无史料记载。

君不信臣,马超与同僚的关系也不算太好,起初关羽听说马超投降,就起了争斗之心,欲入川比试。当时局势未定,西川未定,汉中未取,诸葛亮未免两人争斗,就写信给关羽说:“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关羽这才放下入川之念。

而且据史书记载,初时马超见刘备看重自己,又自恃身份,见了刘备仍是直呼其名。有一次酒席上,关羽、张飞一反常态,皆侍立在刘备身后,冷眼看待马超,马超方知刘备已是心怀怨愤,于是之后恪尽守礼,再不敢僭越君臣。

堪称一时之雄的西凉战神,为何入蜀后表现平平?

▲《三国演义》中素有前表吕布,后表马超之说。

马超半生为枭雄,归顺刘备后,难免有寄人篱下之感,身边又只有族弟马岱亲近,心中便常心怀危惧之感,而伴随着危惧而来的是政治上的小心翼翼与自我保全。

刘备重臣彭羕不满外放,曾去会见马超,言称“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其时已经锐气尽失,生怕彭羕之言祸及自身,于是默不作答。彭羕走后,马超就将其言行如实上报,于是彭羕被逮捕处死。

堪称一时之雄的西凉战神,为何入蜀后表现平平?

▲马超全族被曹操夷灭,入蜀后陪伴他的只有族弟马岱。

马超前半生勇猛有决断,不惧世人之言,即使父亲在曹操手上为质,为了争夺天下的野心,情愿背上“弃父逆子”的骂名,毅然起兵反曹。后来战潼关,渡渭水,不惜身命,冲阵在前,不愧是西凉所向无敌的战神。可接连的失败和家人的逝去渐渐消磨了马超的锐气,再加上后半生的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入蜀后的马超已经再无昔日战神之威,临终想到的只是保全。就连其临末上疏亦是小心翼翼地讨好刘备,大打感情牌,只是希望刘备看顾仅剩的族弟马岱,其他的已是“余无复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