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廳+副部兩位老筆桿寫材料80條真經,絕了!值得收藏

1、文字工作尤其是起草領導講話這個行當,一茬一茬的筆耕者生生不息相接續,從“新手”成為“硬手”,都是一點一點積累、一步一步過來的,如果沒有寫過百把篇稿子、熬過幾十個不眠之夜,筆桿子是硬不起來的,“金剛鑽”也是煉不成的。

——摘自《曾把天亮做信念》

2、把一篇文稿用金字塔來打比方的話,塔尖是立意,稜邊是架構,底座是文字。立意這個頂點的設定,決定了講話稿是巍峨的山嶺還是低矮的土丘。因此,講話稿的起草絕不單是文字語言的問題,更為本質的是思想水平、思維層次的問題。

——摘自《寫作的正倒兩個“金字塔”》

3、立意、架構、文字三要素中,文字是最基礎的、是打底的,高於文字的是架構,高於架構的是立意。把一篇文稿用金字塔來打比方的話,塔尖是立意,稜邊是架構,底座是文字。

——摘自《寫作的正倒兩個“金字塔”》

4、就講話稿而言,在立意、架構差不多的情況下,文字組織、語言表達的水平,又直接決定了講話稿的高下、優劣,決定了講話稿是精雕的玉還是粗樸的璞。

——摘自《寫作的正倒兩個“金字塔”》

5、起草講話稿需要有參照,看看過去說過些什麼,瞭解一下別人怎麼說,這都很正常,有時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簡單的“拿來主義”則是不可取的,不能把“參照物”直接變成了“標的物”。

——摘自《要走“需要之門”不要走“省事之門”》


6、為領導起草講話稿,必須以領導為本位,從領導的需要出發,最終滿足領導的需要,這是構思文稿、起草文稿、修改文稿必須始終緊扣的“原點”。

——摘自《要走“需要之門”不要走“省事之門”》

7、接到講話稿起草任務時,要做的第一件事,恰恰不是急於動手,而是先站到“原點”想一想:領導為什麼要作這個講話?最想表達的是什麼?與此相關聯的,必然要進一步研究領導對所講問題的基本看法、態度取向,以及特別關注的點,等等。

——摘自《要走“需要之門”不要走“省事之門”》

8、我對文稿寫作有一個基本的取向,就是要做“思想者”,不要做“文字匠”,不贊同那種把主要功夫下在摳字眼上的做法。但這也是就總體而言的,看重謀劃時大開大合的思維、謀篇佈局的能力,與最後環節對文稿進行仔細打磨並不矛盾。

——摘自《要走“需要之門”不要走“省事之門”》

9、稿子中可能有哪些“汙點”呢?一是錯誤的信息。包括情況、數據、事例等的引用,是否正確、準確,有疑問的要核清楚。二是語言的疙瘩。有些話在稿子中看著很順暢,但一讀起來就很拗口、很彆扭,這些話都得設法改過來。有的領導可能還有個別字詞的發音障礙,也要注意避開。三是文字的“蒼蠅”。特別是那些“成套”的說法、提法,在修改稿子的過程中往往每個層級都不會去關注,裡面就可能埋著多字、漏字或錯別字的“蒼蠅”,而這些說法、提法,其中的每個字都是關鍵字,容不得出差錯,否則會讓領導很尷尬,最後打磨稿子時可不能小瞧了。

——摘自《要走“需要之門”不要走“省事之門”》

10、對於文稿寫作特別是領導講話稿起草來說,一般情況下,表達都是非文學化的,講工作、說事情,為什麼幹、幹什麼、怎麼幹,一條一條說清楚講明白就行,用的都是大白話,讓人一聽就明白,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而不要雲山霧罩、掉書袋。

——摘自《文學素養可助力》

11、幹文稿寫作這一行的,不論學的什麼專業,有過什麼閱歷,都應當使自己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這樣,面對不同要求的文稿才能寫什麼像什麼,表達得合乎身份、合乎語境、合乎受眾的心理。

——摘自《文學素養可助力》

12、文稿寫作固然也有一些基本的規律、常識甚至技巧,但畢竟不同於純技術性的活兒,只要按規程操作就能完成好。這是一個綜合性的活兒,其中的許多道道是需要去悟的。

——摘自《 “白天拎包、晚上寫稿”的益處》

13、學習文稿寫作,最主要的要靠實踐摸索,就好比學游泳,即使把動作要領背得滾瓜爛熟,到了水裡也不一定浮得起來。

——摘自《 “白天拎包、晚上寫稿”的益處》

14、以領導為師,核心是學習領會領導的思想理念,掌握領導的思維方法。研讀其講話、報告等書面材料也是一個渠道,但那是間接的渠道。如果有機會多跟領導在一起,經歷各種講話場面,感受不同的講話語境,注意每次講話的現場發揮,這比光看材料來領會領導的思想,無疑要更直接、更全面、更準確,也更鮮活、更清晰、更透徹。

——摘自《 “白天拎包、晚上寫稿”的益處》


15、雖說文稿寫作是個具有創造性的活兒,但也必須清楚,它本質上又是帶有永遠的“輔助”屬性的,幹這活兒同樣要堅持“需求導向”,就是要與領導同志需求相契合。

——摘自《 “白天拎包、晚上寫稿”的益處》

16、想”與“寫”,好比起草文稿的前一道與後一道兩大工序。“想好了再寫”,我認為是一條基本的法則,且無論輕重緩急,都應儘可能在“想”這個前道工序上把功夫下足下到位。

——摘自《功夫最好下在前面》

17、文稿起草中,“想”的功夫下了還是沒下,下到了還是沒下到,效果大不一樣,過程體驗也絕不一樣。兩相比較,尚未動手便頗費思量,看似比立馬開寫耗神費力,其實是最講效率質量的,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做法,是“好鋼用在了刀刃上”。而與之相反,匆忙上陣,倉促動手,前面不費事,後面則要費大事。

——摘自《功夫最好下在前面》

18、時間越緊,越要想明白、拿得準。因為稿子交給領導時已沒有調整修改的時間,如果“不靠譜”,領導只能將稿子棄之一邊,靠自己現場發揮了。我的感受是,遇到這類急用的稿子,倒逼著自己去想的時候,大腦快速運轉,往往還能急中生智,冒出些火花來。

19、平時能積累些什麼?一是知識的積累。加強延伸性的學習,多作一些研究性的思考,花點精力去掌握一個事情的前因後果、歷史脈絡、最新變化,保持知識的深度和新鮮度。二是觀點的積累。無論是從各種評論中看來的,還是自己思考來的,對那些熱點問題要形成自己的認識,攢一些想法。三是語言的積累。生動的語言,精彩的語句,凝練的說法,積累一些“提神”的話,能夠讓文稿“活”起來。

——摘自《功夫最好下在前面》

20、一個老命題,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資料,最應該做的就是從這些海量的看似再尋常不過的字句、觀點中,把最有價值、最有內在張力、最有改造拓展空間的部分敏銳地區別、提煉出來。通過外在形式的重組、內在邏輯的重構,成就文稿的立意之新、表述之新,以及形式之新。

——摘自《面壁苦思方得破壁之功》

21、在寫稿這檔事上,大都會經過三種狀態:第一種,初入門時,覺得寫稿子太難,什麼都不懂,特別是對要寫的領域知之甚少,無從著手;第二種,寫久了,覺得寫稿子不難了,似乎就那麼回事,掌握幾個套路,以不變應萬變,什麼材料都不怕;第三種,再往前進一步,覺得寫稿子還是難,特別是面對老命題時,難在出新,難在求變,感覺自己到了一個臨界點,有一種被困住的感覺,陷在某種狀態之中,就是上不去。

——摘自《面壁苦思方得破壁之功》

22、如果說這當中有些體會的話,大致是這三條:第一,要有“想不出來也要想”的不甘心,這是破壁之志,也是必要的前提;第二,要有一篇又一篇的不斷積累,從量變到質變,這是必經之途;第三,要善於集中大家的智慧,特別是要能夠從別人的一詞半句、隻言片語中尋找靈感的激發點。

——摘自《面壁苦思方得破壁之功》

23、要把工作談到位、把問題分析透、把事情講清楚,還得有股子鑽勁,有股子靈性和悟性,想著法子寫出一些別人願意聽、聽得進、也能夠接受的“道道”來。

——摘自《總得寫出些“道道”來》

24、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很重要的是換位思考,寫領導講話稿也一樣,如果能夠設身處地多從聽會對象的角度去考慮要講的內容,把握說話的度,多說一些接地氣的話,幹部也自然能夠理解和接受。

——摘自《總得寫出些“道道”來》

25、不少同志怕寫務虛的稿子,因為這類稿子主要解決的是思想問題。這樣的稿子,應少一些“老子訓兒子”的居高臨下,多一些老師教導學生的循循善誘。

——摘自《總得寫出些“道道”來》

26、如果從寫出些“道道”的角度作個歸結,大致可以歸為三類:一類是“深”一些的道道,通過反覆研究思考,反覆比較推敲,反覆提煉昇華,增強內在邏輯性和實際針對性,力求思想深刻、內涵豐富;一類是“新”一些的道道,不落俗套,不老調重彈,即便是舊主題也要有新思維,舊觀點也要有新論證,舊材料也要有新概括;一類是“特”一些的道道,不斷碰撞、換位,找角度、找靈感,形成自己的鮮明觀點和獨到見解。

——摘自《總得寫出些“道道”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