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雲:泥潭裡的瘋女人和反叛少女

幾經波折,婁燁的新片《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終於在4月4日如期上映。(下簡稱《風雨雲》)

開頭就是情侶發現無名女屍、以及極具衝突張力的村民抵制場景,接下來衝突一步步加大,城建委主任唐奕傑(張頌文飾)直接被人從樓頂推下了樓。圍繞著這兩起案子,主角年輕警官楊家棟(井柏然飾)在探案過程中接觸了唐的妻子林慧(宋佳飾)、女兒小諾(馬思純飾)和合作夥伴兼情敵姜紫成(秦昊飾),慢慢的自身也被捲入了這場漩渦。

隨著破案進程的推進,觀眾也跟著井柏然一起慢慢抽絲剝繭接近真相。影中插敘了大量的歷史鏡頭,都有標註不同的年份時間,因此在理解上沒有造成太大困難,也恰好在各個時間節點起到交代背景解釋緣由的作用。

這部電影的故事原型為2013年的廣州冼村土地腐敗案。冼村是珠江新城的最後一個城中村,在周圍高樓大廈相繼築起的時候依然一副斷壁殘垣模樣,原因就在於村民和政府一直沒法達成一致。影片開頭的民警衝突場景一定程度上也算還原了現實,拍攝團隊為此還專門跑到了冼村駐紮拍攝,粵語臺詞和廣州街景更是讓這部電影現實感更強。

风雨云:泥潭里的疯女人和反叛少女

看劇情介紹會讓人以為這就是一部動作戲多的警匪片,影片類型定位也的確是懸疑/犯罪。但實際上劇情除了探案的主線還講了許多小故事,如房產商如何白手起家、沒落村官家庭暴力、“共妻”的奇葩三人關係……主線部分的劇情推進節奏感強,電影在這個基礎上將視角更多地放在了人物本身,為細膩的情感展現提供了很大空間。

每個角色的形象都是立體而多面的,人性中的善與私慾共同交織纏繞在這些人身上。觀眾可隨著鏡頭探入他們內心柔軟的部分,又以上帝視角旁觀他們如何或主動或被迫地做下錯事。

從兩個瘋女人和少女說起

瘋女人在影視作品中並不少見,金庸劇中就有裘千尺、梅超風等為愛而變得瘋狂的女子,她們精神上並沒有真的失常,但演員在展現其不理智時通常會從妝發到嬉笑怒罵上將她們演得像個瘋子。

她們通常都不是真瘋,但依然會被叫成“瘋女人”,這個評價很多時候正來自她們所為之瘋狂的對象。

风雨云:泥潭里的疯女人和反叛少女

《風雨雲》中的第一個“瘋女人”是串聯起所有散落劇情的角色林慧,她嫁給唐奕傑幾年後便遭遇家暴,還被丈夫以間歇性神經病的名義送進了精神病院。大概率她是一點精神問題都沒有的,這只是丈夫為了掩蓋自己家暴行為、將女方身體受傷責任推給對方患病自殘的手段。

她在出院時那種黯淡的眼神,彷彿像已經對生活絕望、萬念俱灰的瘋子,那張臉就已經夠觀眾想象她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經歷了哪些事情。而她在車上同時攬住兩個男人的肩膀,並將頭靠在非丈夫身份的姜紫成肩上時,相當於公開宣佈從此三人共享一段感情,這時才讓人感覺她真的已經脫離正常人的範疇。

风雨云:泥潭里的疯女人和反叛少女

這兩個男人,一個是她的丈夫,一個是她大學時的男朋友,看起來都非常愛她,但卻不約而同地為了錢權利益而將她用作與情敵合作勾結的連接工具。唐奕傑為了得到幫助以升官,默許了“共妻”的操作;姜紫成看似衣錦還鄉找回真愛,實際上卻從來沒有幫助林慧離開她所生活的泥潭,而是為了利益將她留在原地,甚至推向更深處。

受萬人追捧的大學校花心有所屬,畢業後卻匆匆嫁給了能力一般還有家暴傾向的小跟班,這個角色的設定從一開始就註定是悲情的。但她也不全然無辜可憐,在她決定欺騙唐奕傑時,大概已經預料到了自己以後可能會遭遇的報復。

第二個瘋女人是戲份不多的連阿雲(陳妍希飾),她陪伴著姜紫成白手起家,和他一起回到大陸時也總以企業家身份光鮮示人,看起來似乎已經是被承認的圓滿正室。但在接出林慧不久後她受到的冷落就越來越多,最後因妒意和不甘做出過激的舉動,被姜在電話裡說成“阿雲她已經瘋了”。

风雨云:泥潭里的疯女人和反叛少女

鏡頭切回幾年前姜在酒吧追求她的情景。尋至舞臺後臺送花,宣告自己主權,為她與其他追求者大打出手……一副忠於此美人的浪子形象,很容易讓人為此而感動傾倒。

然而他卻為了擴張市場簽下審批,將阿雲當做色誘工具,讓她去為各大小官員陪酒賣笑、被這些人吃豆腐。當他在屍體旁流下眼淚時,你沒法說他對阿雲沒有真情。

阿雲的經歷與林慧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都是為了這個男人的事業宏圖,委身犧牲一部分身體於伺候其他異性。她們單純是為了愛而犧牲嗎?也不全是。姜紫成想要財路亨通,她們也同樣希望達成這個目的,或者說她們根本沒有其他退路。

明知這不是通往幸福的尋常路,卻還是不得不在這畸形的形態中尋求一絲微妙而搖搖欲墜的平衡。

影中第三個女性角色是馬思純扮演的小諾,集童真、純愛、叛逆、邪惡於一身,這種複雜的少女角色在其他電影中也可以看到,如《這個殺手不太冷》《邊境風雲》。

风雨云:泥潭里的疯女人和反叛少女

她在楊家棟面前的表現就像一個沒談過戀愛的純情無知少女,會為對方與其他異性的接觸而吃醋流淚,會大無畏的告白,專門跑到另一個城市見他一面。她也渴望親情和愛,每年生日和父母一起去到海島度假,合照中的燦爛笑容是真實的。

這樣一個看起來童真可愛的少女角色,另一面則是叛逆、倔強,甚至狠心大膽。從小在暴力和不正常的環境下長大,目睹父親對母親的家暴行徑,在小學三年級就知道自己的另一個身世,被來路並不乾淨的財富供養成為了曬奢侈品豪車的“官二代”……她的生活看起來奢靡無憂,但所有人都知道,這種複雜家庭環境成長出來的孩子註定擁有更早熟的內心世界,他們也很難擁有和同齡人同樣的快樂。

最後她的行為,令人驚訝,又在情理之中,轉瞬便覺合理。

片中三個女性角色身上都有著很重的悲情色彩,她們犧牲自己、工作運轉、甚至犯罪,都是為了維護成全所愛的對象。有為了私慾而行差踏錯的成分,也有諸多考慮下被迫而為的原因。另外兩個男性反派角色看似自私和不擇手段,但聯繫他們的身份和環境一起看,這種不正義的行徑在那時情境下卻是他們能想到做到的最優解。

這種輾轉,像是人為地為了利益而不斷挑戰底線,又像是特定時代背景之下,資源能力不足卻渴望突破階層的小人物終將走向的故事結局。初見時的單純、溫情和歡快,與結局的悲涼和撕裂造成了極大反差,同時又絲絲入扣順應合理。

二刷再看到這些故事背景的畫面時,宿命感會更加強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