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铁法院 动动手指就能打官司

□ 聂海波 2019-04-09 来源:人民法院报

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为了真正实现从“群众多跑路”到“法院多服务”的诉讼服务方式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当事人诉讼难的问题,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运输两级法院提出了“跨域审判+模式”,给审执工作装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这样即便是远隔千山万水,当事人动动手指就能“面对面”地打官司,让公平正义在万里铁道线上得以更好地实现。

回应新期待 “跨域审判+模式”应势而出

呼铁两级法院地域管辖为内蒙古全境铁路线,营业里程达1.5万多公里,横跨12个盟市,具有站点多、里程长,管辖地分散等特点,而铁路两级法院一共才5个法院加1个法庭,如何让群众打官司不跑冤枉路,切实减轻群众的诉累,进一步节约审判成本,是近年来摆在铁路法院面前的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呼和浩特铁路运输中院院长王旭军在两级法院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提质增效年”活动,结合两级法院实际,探索“跨域审判+模式 ”。

“跨域审判+模式”就是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诉讼成本,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包括网上立案、网上送达、远程开庭和提讯、远程调解、跨域协作执行等内容。

“目前人民群众已经置身‘微时代’,我们也要紧跟时代步伐,让动动手指就能打官司成为现实。”王旭军介绍,“下一步我们将在‘跨域审判+模式’方面进行更加有益的探索,以此解决两级法院辖区点多线长、司法服务覆盖不足、基层企业群众诉讼成本过大的问题。”

相距四百公里 远程立案一键送达

让群众动动手指就能打官司,作为“跨域审判+模式”的试点法院,包头铁路运输法院进行了有力的实践。

3月19日,包铁法院的司法联络员董天梅通过微信与立案庭取得联系,立案4起腾房案件,并通过微信提交了“起诉状”“营业执照副本”“租赁合同”等法律文书,要求法院尽快依法立案,确保当地改造顺利完成。收到微信后,包铁法院一方面安排立案庭审查案卷材料,符合立案条件的立即办理立案手续;另一方面安排承办案件的法官和书记员,提前到立案庭审阅裁定,准备相关法律文书。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立案、材料的审阅、应诉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制作和送达等多个手续。

“远程立案太方便啦,要不这四百多公里,至少得让我颠簸4个多小时,又省钱又省时间。”董天梅对笔者说。

突破地域限制 远程庭审圆满完成

3月20日上午9时,一起跨域审判案件在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法院正式启动。这是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法院对“跨域审判+模式”的第一次尝试和探索。

这是一起原告向其受伤的雇员履行了赔偿义务后,向保险公司追偿的案件。但是诉讼双方一个在内蒙古,一个在天津,而证人在黑龙江,且身有残疾,行动不便,经多方协商,呼铁法院首次启动跨域审判庭审模式,通过远程视频,实现异地实时开庭。

庭审中,全程借助信息网络、音频视频传输等技术,围绕双方的争议焦点进行法庭审理。庭审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网络视频对接畅通无阻,画面、音质清晰流畅,法庭秩序井然有序,一场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开展的庭审圆满完成。

该案承办法官路生才感慨道:“当法官5年了,这一遭还真是破天荒了——当事人不用来法庭,还能实现‘面对面’。这样当事人方便了,也减轻了法官不小的工作量,这个模式是双赢。”

该案的审理得到了诉讼各方的认可和赞赏,实现了“让网络数据多跑路,让人民群众少跑路”的承诺,开拓了司法便民服务的新里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