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是決心要幹掉ESP系統了

馬自達不管在日本還是世界其他國家,對於消費者來說都是一個小眾的汽車廠商。曾經因為“賣身”搞轉子發動機研發的經典案例,被很多愛好汽車的朋友稱為“黑科技發明家”。在2010年的時候,馬自達提出了“創馳藍天”技術理念,希望通過對發動機、變速箱、車身和底盤等多角度的改善,實現“人馬合一”的操控體驗。為了實現這一目標,2017年的時候,馬自達提出了GVC的概念並第一次在自家旗下車型是使用,在2018年的時候,馬自達又對這一系統進行改進,形成了第二代的GVC PLUS。

馬自達是決心要幹掉ESP系統了

什麼GVC系統?

所謂GVC(G-Vectoring Control),即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統。雖然說起來比較難以理解,但是大家都知道車輛在轉彎的過程中,由於離心力的作用,車上乘員的身體難免會發生一定的傾斜。而馬自達的GVC系統就是為了降低這種“不舒適感”而開發的,目的就是在車輛發生過彎過程中,依靠車輛自身的修正提高過彎的平順性和穩定性。這也是馬自達為了實現“人車合一”這一目標而做出的貢獻。當然了,這套系統的使用,也可以在緊急轉向、雪地行駛等條件下帶來一定的操控穩定性,提高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馬自達是決心要幹掉ESP系統了

GVC系統如何工作?

老司機都知道在車輛轉彎過程中要收油以確保順利通過,而馬自達的GVC系統就是希望讓每一個開車的新手都能是“老司機”。具體來說,GVC系統通過車內的加速度傳感器以及計算機控制系統,可以實現每5毫秒檢測一次方向盤的角度,當駕駛者轉動方向盤試圖實現轉彎時,系統檢測到方向盤轉的角度和速度的變化,會將信號傳遞給發動機,依靠創馳藍天發動機的精確控制,可以按10N·m/次的頻度,最大30N·m/的扭矩限制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從而實現車輛的輕微制動。隨著車輛的減速,車輛的重心前移到前輪,從而增加前輪與地面的附著力。當駕駛者保持方向盤不動時,發動機扭矩恢復,車輛重心重新轉移到後輪,從而實現車輛的加速性。通過頻繁的車輛重心的轉移,可以實現車輛很好的循跡性和穩定性,從而實現從容轉彎。

馬自達是決心要幹掉ESP系統了

GVC系統的工作原理?

其工作原理就是應用了加速度的合成原理。將橫向加速度和前後加速度進行有機的整合,從而實現車輛輪胎更好的抓地力和四輪更好的荷重分配,提升車輛的操控性能。對於第二代的GVC PLUS系統,就是在GVC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對前側外輪的制動,當車輛方向盤角度恢復時,通過對外輪的輕微制動降低前側外輪速度,更好的保證車輛的直行效果,這對於高速以及雪地情況下的方向盤回正有很好的幫助。

馬自達是決心要幹掉ESP系統了

GVC與ESP的區別?

由於GVC可以儘量的保證車輛不發生側滑,所以很多人會將這套系統誤認為ESP系統,至少我第一次接觸的時候是這麼認為的。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為什麼馬自達依然會在搭載GVC系統的車輛上依然搭載了ESP系統?其實簡單的說,GVC與ESP的主要區別就在於ESP系統是在檢測到車輛發生側滑後開始工作的,而GVC系統是在檢測到方向盤發生轉向時就開始工作。所以,可以理解為GVC是為了避免ESP介入工作提前對車輛行駛狀態進行的修正。如果GVC系統無法保證車身姿態,那就需要ESP系統介入。在目前的系統完備情況下,特別是告訴急轉彎的情況下,GVC是無法進行車身姿態全部修正的。因此,我們發馬自達搭載GVC系統的車輛依然搭載了ESP系統。而對於GVC PLUS系統來說,雖然增加了對於前側外輪的輕微制動,但目的也是為了保證在方面盤迴正以後能夠很好的實現車輛的直行。所以說,ESP希望改變的是車的狀態,而GVC希望改變的人的姿態。

總的來說,馬自達的GVC系統是不依賴駕駛員的操作和車身硬件的功能,而是通過對發動機的精準控制,實現自主的感知和干預,這是一種“未雨綢繆”的方法,如果GVC系統能夠實現車輛姿態的完美修正,那麼ESP就是一種多餘。從這個意義上講,馬自達似乎有要徹底取消ESP的意願。對於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我們很難體會到GVC的工作,這就是馬自達所說的以人為本、人馬合一的理想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