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唐第一名將,卻因諂媚小人誣陷鬱鬱而終,死後再無盛唐

他是中唐第一名將,卻因諂媚小人誣陷鬱鬱而終,死後再無盛唐

748年的一個早晨,李林甫給李隆基呈上一碗蓮子羹,說:皇上,董延光敗了耶。

李隆基:嗯,那是王忠嗣消極怠工。

李林甫笑道:老王還是很愛兵如子的。

李隆基鎖緊眉頭: 哼,他眼裡只有士卒,沒有我。

李林甫諂笑:王忠嗣和太子關係很好耶!

李隆基大怒:喲呵。他還想幹涉我朝的政治生態,讓紀委查,查他的政治路線!

經御史臺、中書省與門下省共同審問。三司會審後,王忠嗣被判死刑。

王忠嗣是誰?讓李林甫這樣忌憚!

他是中唐第一名將,卻因諂媚小人誣陷鬱鬱而終,死後再無盛唐

01

王忠嗣,原名王訓,生於705年。九歲時父親戰死,被唐玄宗收為義子,賜名忠嗣。讓他陪忠王李亨練武習文,並親傳他兵法,勉勵他當霍去病。

有皇帝當老師,又有未來太子當同學,這就是開掛的人生了。

王忠嗣卻想征戰沙場,上凌煙閣是他的少年夢。

723年,吐蕃又來犯邊,王忠嗣再三請求,唐玄宗終於同意他跟隨河西節度使蕭嵩出戰。戰旗烈烈,少年縱馬提槊,英姿勃勃。

惡戰很快就來了。吐蕃贊普在玉川檢閱軍隊,槍如林,馬如雲,鋒芒爍耀。王忠嗣卻決定斬首行動,他率三百騎,卷旗策馬,如獵豹般潛近獵物,趁夜色發動突然襲擊,倉皇中吐蕃贊普落荒而逃,此戰斬首上千級,俘虜四千餘人,繳獲牛羊上萬頭。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年王忠嗣十八歲。

唐玄宗高興地一拍大腿,“小王三百騎,膽比天還大!”

738年,唐玄宗兵分三路進擊吐蕃。王忠嗣跟隨右路在鹽泉城與吐蕃三萬人馬激戰。唐軍首戰失利,士氣低落。王忠嗣為鼓舞士氣,親率敢死隊,冒著密集的箭雨,手舞長槊,衝入敵陣,他的悍勇大大激勵了唐軍,終於大敗吐蕃。

明明可以刷臉吃飯,他卻用軍功來說話。

多次卓著的戰功,又有好的導師,很快王忠嗣升至河東節度使、朔方節度使。

他是中唐第一名將,卻因諂媚小人誣陷鬱鬱而終,死後再無盛唐

02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北方契丹、突厥部勢力日趨強大。五次北伐失敗,唐玄宗想到了王忠嗣。

742年,王忠嗣率十萬騎兵出雁門對陣奚族和契丹聯軍20萬,雙方激戰桑乾河。唐軍三戰三捷,奚族和契丹聯軍全軍覆沒,奚、契三十六部向唐軍投降。

同年,王忠嗣說服拔悉密、回紇、葛邏祿三部會同朔方軍向烏蘇突厥發起進攻,烏蘇可汗兵敗逃遁。烏蘇突厥除戰死外大部被俘。

744年,王忠嗣率朔方軍再次北進,一路勢如破竹,全殲突厥主力,突厥汗國退出歷史舞臺。

北方是疥癩,西部才是大患。

西部的吐蕃不但自己搶劫,還組織團伙作案。吐蕃對吐谷渾和大食說,唐朝就是一頭羊,不搶白不搶。你看,大唐怕我怕得不要不要的,把公主都嫁過來了。

破窗效應的惡化就是後面還有一雙雙推波助瀾的手。

要斬斷這一雙雙伸過來的手,王忠嗣是最好的刀。

746年,王忠嗣兼任朔方、河東、河西、隴右四節度使,這是大唐歷史上僅有的。

吐蕃騎兵強大,他就在邊界地區千金買馬,抬高馬價,使各地胡人紛紛把馬賣給唐朝。結果吐蕃戰馬逐漸減少,而唐朝的騎兵部隊卻逐漸強大。

兵強馬壯,雷霆一擊。

746年,青海湖會戰,大破吐蕃北線主力。積石會戰,全殲吐蕃殘部,俘獲了八千名吐谷渾軍。此戰,收復河隴平原,吐蕃死傷數萬,兩王子陣亡,在青海、甘肅處的堡壘幾乎全部被摧毀,吐谷渾降唐。隨後,王忠嗣又大破吐蕃、大食聯軍,大食再不敢出兵犯唐。

吐蕃退守石堡城,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其對河西地帶的威脅已基本解除。

西北望,黃沙漫卷蒼茫。回首東南,山河萬里雄壯。

他是中唐第一名將,卻因諂媚小人誣陷鬱鬱而終,死後再無盛唐

03

王忠嗣功名日盛,李林甫開始擔心自己的相位,再加上王忠嗣多次上言安祿山意圖謀反,讓與安祿山勾結的李林甫更加忌恨他,以至每天都在尋察他的過失。

機會很快就來了,這個機會就是石堡城。

石堡城,兵家必爭之地,險峻異常,易守難攻。它的東面,是富庶的河隴平原。吐蕃以石堡城為屏障,時不時出兵打劫富庶的河隴平原。唐朝若得石堡城,就可據險而守,遏制吐蕃人的入侵。

石堡城就是大唐和吐蕃角力的牛角尖,戰略地位突出。

第一名將看問題就是有不一樣的角度,王忠嗣看穿本質,我不是無險可守嗎?修舊建新,將西北的城堡被連成鐵板一塊。讓吐蕃再兵出石堡城,就踢在鐵板上。而石堡城的戰略位置,不重要了。

但對唐玄宗而言,石堡城是政績工程,拿下石堡城可宣揚大唐的文治武功。這是面子。

王忠嗣認為代價太大,沒有必要。唐玄宗很不高興,但又沒有辦法,只好說:那行吧,讓別人來攻,你就負責配合一下。要別人早讓他砍了。

董延光想拍唐玄宗馬屁,主動申請攻打石堡城。玄宗讓王忠嗣分兵相助,王忠嗣不得已而出兵,但因有異議,故相助不力。

時任部將的李光弼對話王忠嗣。

李光弼:“將軍珍惜士卒的生命,但破壞了皇上的計劃,會有人進讒言的。”

王忠嗣:“拿幾萬士兵的生命去爭奪一座沒有意義的城,我做不到。就算皇上把我貶為普通士兵,我也不能拿數萬人的性命換自己的官職。”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王忠嗣是真正不為功名,愛惜士兵的名將。但他擋了董延光升官發財夢。

唐軍強攻未果,董延光怨憤不已,將責任推到王忠嗣身上,說他“沮撓軍計”。

李林甫的機會來了。

他是中唐第一名將,卻因諂媚小人誣陷鬱鬱而終,死後再無盛唐

04

公道自在人心,在哥舒翰等為王忠嗣極力申冤下,玄宗最終免除了王忠嗣的死罪。貶為漢陽太守。

749年,王忠嗣病逝,終年四十五歲。

同年哥舒翰奉命率軍攻打石堡城,最終以死傷數萬人的代價佔領石堡城,唐之精銳毀於一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皇帝眼裡,百姓士卒就如螻蟻。一個考慮螻蟻而不管皇帝意志的人,就是皇帝的敵人。

這樣的王朝,它必然衰落。

六年後,安史之亂爆發,從此再無盛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