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投入做新能源的汽车集团、第一个发布2025年停售燃油车、第一个即将挂牌上市的新能源车企……7月20日,《财富》最新世界五百强的排行榜数据,给予了北汽集团2018年最公正的一个评价:北汽集团以695.91亿美元营业收入,排名第124位,比上一年度提升了整整13位!
众所周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的参数,只有两个——营业收入、利润额!
这项排行榜除了用数据证明了北汽集团转型的成果,对于徐和谊和北汽人来说,更感觉像一场透雨,将此前对北汽集团转型的诟病与质疑结成的蜘蛛网彻底冲去。
除了世界五百强的进阶之外,更重要的,是徐和谊透露了两件大事:今年第三季度,北汽新能源将会挂牌上市,这将是中国新能源第一股;此外,北汽集团确立又一新目标——到2020年,北汽集团要进入世界百强行列,与现在的排名相比,要达成此项目标需要提升24位。
用行动证明自己
2018年上半年北汽集团的整体表现,徐和谊概括为:利润增幅大于产值增幅、产值增幅大于销量增幅,这就是高质量运营的实质表现。徐和谊说:“我们不再拼规模和量,而是要强化经营质量。”
从2017年北京现代的销量“断崖式下滑”开始,北汽集团的战略转型、市场表现就一直被外界所诟病,甚至有人怀疑北汽集团是否遇到了问题……7月20日,徐和谊依然用一贯缓慢的语速,先是讲了一段感受:“回想当年我考大学,骑个自行车屁颠屁颠去考试,考完试骑着自行车回家,没人搭理,现在社会变化很大,一到高考各界都在重视。这就是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变化。”
在徐和谊的表述中,“北汽集团肩负着2000万北京人民的希望和嘱托,肩负着几代北汽人的希望,我们很珍惜到今天取得的成绩,但面对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化,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地进行战略调整。”
到今天,质疑和诟病已经随着世界五百强最新排名烟消云散,但过去的这一年多时间里,这种质疑与诟病,很难想象徐和谊和北汽人承受了多少压力与委屈。
不想再背一遍鲁迅先生“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但北汽集团的这种转型,实际上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并逐渐深化。
“北汽集团必须要坚持走我们的特色之路,走我们的自主创新之路,拿我们的优势和特点去做,而不是拿缺点去做。”
话题延伸到这里,徐和谊开了个玩笑:“之前大家拿销量去对比,有些是拿传统油车在跟别人比,我就在想,你怎么不拿我们的新能源去跟人比,今年上半年,我们的新能源销量达到了5.9万多辆,销量只比第二和第三名相加略微少一点,我们就是要做自主,北汽自主就是看北汽新能源!“
“断舍离“的逻辑
"北汽有个怪现象——董事长是总经理的助理,总经理告诉我2020年我们要冲击世界百强的时候,我都被吓了一跳。”徐和谊开着玩笑,但描述的是做企业的难处。
世界五百强最新排名里,北汽集团的上半年总体运营凸显出一个格外与众不同的特点——利润增长高于收入增长,收入增长高于销量增长。
徐和谊说:“我们的销量增长是个位数,但是销售收入的增长是双位数,利润增长也是双位数。而且,北汽集团的未来发展,也将会长期保持这一发展趋势。”
达成这一趋势的方式,就是断舍离!
“像威旺,之前是做小微车的,现在的消费观念变了,我们就不再做小微车了。北京需要蓝天白云,我们就把首都圈的生产基地燃油车都停了。低端、中低端向中高端、高端转移,我们把首都一个中低端制造基地关停,然后全部转移给高端产品基地……”,徐和谊斩钉截铁地说:“到这个月底,即7月31日,我们位于首都圈的生产基地,就不再生产一台燃油车!”
徐和谊的断舍离,目的是为了让北汽集团沿着高质量发展前行,北汽集团围绕“高”、“新”、“特”全面强化核心竞争力。
“高”,体现在品质为上,北汽集团将围绕高效、强化高端制造、高端产品,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新”,体现在创新驱动,北汽集团将加快全面的新能源化步伐,推进新技术落地,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特”,体现在比较优势,北汽集团将强化以越野车为代表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打造高质量发展差异化优势。
当然,针对总经理喊出2020年进入世界五百强100强的目标,徐和谊又开了一个玩笑:“我掐指一算,到2020年也就是两年时间,两年时间要上升24位,平均每年就是12位的增长,深感压力巨大,但是又不能不支持啊!”
从2013年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排名第336位开始,北汽集团连续六年上榜,排名不断上升,六年共提升212位。但是站在现在的这个基数上,每前进一位,增长数量都超出了百亿量级。
肩上使命更远大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这句话徐和谊近两年来已是反复强调,新能源汽车关乎中国汽车产业整体的未来。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先行者,北汽集团已连续五年保持中国纯电动车销量第一,并于2017年一举夺得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冠军。
当然,这只是北汽集团全新战略发挥巨大效能的一个表现方面,徐和谊说:“我干了一辈子制造业,深知制造业的艰辛。但是没有办法,我们肩负着几代人的希望和寄托,所以必须适应新时代。”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今天,北汽集团在继续深化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北汽集团要发展新能源,我们要从制造业,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这其中,北汽集团众多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活力迸发,其作为战略新动能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2018上半年,北汽集团零部件产业平台海纳川公司持续开拓外部市场,生产经营稳定提升;服务贸易产业平台北汽鹏龙布局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项目、开展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业务,围绕北汽集团战略创新前行;金融业务板块利润总额稳定增长,对主营业务的助推作用愈发明显;出行服务平台华夏出行业务迅速铺开,北汽集团战略转型新的增长点正逐步迈向成熟。”徐和谊介绍到。
此外,“我们坚信,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合资合作就没有中国自主汽车的今天。所以,北汽集团将以更加开放之姿,拥抱新科技、拥抱全世界,才能创造企业创新前行的良好外部条件。近年来,北汽集团开放合作全面开花,创新生态圈进一步巩固并扩大。2018上半年,一系列大动作充分体现了北汽集团始终坚持开放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将各项战略实践推向前进的发展大思路。”
徐和谊介绍说,2018年3月,由北汽集团牵头建设的中国首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北汽集团联合中国先进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
为构建首都高精尖产业结构,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北汽集团携手戴姆勒投资119亿建设北京奔驰新能源豪华车生产基地。目前基地正在建设中,项目一期年产能15万辆,计划于2019年底首车下线,预计年产值500亿元,未来年产能将根据发展需求扩充至30万辆。
北汽集团与麦格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合资企业,这是国家出台汽车行业扩大对外开放政策后成立的第一个汽车合资企业。双方合作致力于打造对外开放共享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研发与制造中心,并计划首先投产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的相关车型,成为新时代汽车行业国际合作的典范。
此外,北汽集团还与滴滴出行、华晨汽车等知名企业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行业转型趋势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北汽集团的朋友圈正在高端制造、大数据应用、智慧出行等领域快速扩展。
临近聊到结尾,徐和谊突然在现场提了一个问题:“大家谁能算出我们现在是第几代汽车人?”全场哑口无言。随后,他给出了一个答案:”我们已经是第四代汽车人,中国汽车的未来,一定会进入世界前十,但不是现在!“这句话的解读,就是“同志尚需努力”!
閱讀更多 車市紅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