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货币政策的“日本化”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野村证券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在货币政策方面,欧洲官员不应担心追随日本央行的脚步。

此前不久,欧洲央行宣布,由于担心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将推迟“正常化”政策的计划。

相反,欧洲央行表示,它的目标是向银行提供更多流动性,并将计划中的加息推迟到2020年。

此举引发了一些市场参与者的担忧,欧洲央行可能会效仿日本央行的举措。

野村证券的理查德·古(Richard Koo)上周五在意大利安布罗塞蒂研讨会上对CNBC表示,欧洲决策者“非常担心‘日本化’”。

理查德·古表示,他们担心欧洲经济将出现“非常缓慢的增长、通缩以及(将)变得越来越糟的情况”,随后他补充称,“我们这些日本人的处境其实并没有那么糟。”

*什么是日本化?*

“日本化”指的是,一个经济体可以忍受一段持续的低增长、低通胀的时期。因此,利率往往保持在低位。

自从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欧元区和日本的利率都没有上升过。

与此同时,美联储同期已加息9次。

理查德·古表示,欧洲决策者可以从日本所谓的“失去的十年”中吸取教训。大约30年前,东京的资产泡沫破裂。

1991年至2001年是指以接近零利率为特征的经济停滞时期。

理查德·古表示,日本全国商业地产价格下跌87%,严重破坏了日本企业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

“然而,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未低于泡沫的峰值……失业率也从未超过5.5%。”

“所以,如果这就是日本化,也不是一件坏事。”他补充说。

自从日本的资产泡沫破裂以来,该国的债务与GDP的比率已经膨胀到238%,远远高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

据报导,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师上个月底警告称,欧元区的低增长和低通胀环境,以及仍然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开始与日本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