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最好的教育是教人“自我教育”?

為什麼說最好的教育是教人“自我教育”?


“教育”的哲學本質是“影響”

在教育領域,教育的定義就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但是,從哲學層面來理解,凡是能夠對人的認知產生影響的過程,都具有“教育”作用,這個範圍極其之大,也可以說“教育”的本質就是一種“影響”。

一個人從出生進入家庭,再慢慢進入教育系統,接著步入社會謀求發展,所見所聞皆深深影響一個人的認知體系的建立。

馬克·吐溫說過:“桃子從前本是一種苦味的扁桃,而捲心菜也只是受過大學教育的黃芽罷了。”可以說,那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人的發展的“教育”是塑造一個人的雕刻家,而且每個人必經其手才能誕生。

可雕刻手法有優劣之分,教育也分好壞。

如果一個人成長過程缺乏良好的教育,就算這個人天賦異稟,也難以成人,更別說成材了。

比如:

很早以前就有“狼孩”的奇聞,不被人類親自撫養的幼童無法習得人類的生活習性,因為幼童是被豺狼養大的;

而在動物界,這類趣事更是層出不窮,譬如養在雞圈裡的鷹漸漸學會啄五穀、捉小蟲,仰望空中飛鷹而忽略了自己的本能,因為小鷹是被母雞帶大的;

網上曾熱傳過一篇幼童被爺爺奶奶帶大的有趣圖文,圖中的孩子無論穿衣打扮還是說話做事,都像極了“長輩”,令人忍俊不禁。

所以,教育的本質是影響,而優質的教育就是施加優質的影響。

為什麼說最好的教育是教人“自我教育”?

所謂“優質教育”,在古代是學做人,在當代是學知識

清代理學名臣陳宏謀說過:“天下有真教術,斯有真人也。”他強調了“教術”也就是“教法”的重要性,沒有合理的教育方式就不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可什麼樣的“教術”才是好的呢?

中國古代一直以儒家經典四書五經作為經典教材,而這些典籍以智慧格言、詩詞歌賦為主,旨在教育學子明理知恥,做一個可以“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有智慧的、有價值的人。

用現在的話來說,儒家式教育是為了樹立三觀,教學生如何做人。而科舉考試更是以一篇談古論今的文章來判斷一個人的智識,側重於考察一個人的思維格局。

直到清末,西式教學以培養技術人才的“速成”優勢打敗了科舉制度,在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下,清政府為了改變落後的經濟狀況,從教育領域著手,於1902年頒佈《壬寅學制》,至此我國的科舉制度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囊括眾多學科的課程教學。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課程教學不斷髮展成熟,我們國家已經能夠培養世界一流的科學家。而古代以哲學理論為基礎的教學內容,現在只見於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思想政治”課,且所佔比例與受重視程度都較低。

西式教學是順應了工業革命進程的。因為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的發展都有賴於大量的技術勞力,而這些技術主要由人提供,所以對社會而言,技術人才本質上相當於“機器”,至於“機器”具備何種哲學思想根本不重要,而越來越快的工作節奏更要求這些“技術人才”要更加“訓練有素”。

但是人畢竟是有七情六慾的,再訓練有素的人也不可能像機器一樣時刻高速運轉,所以,“智能時代”已悄然來臨。

信息時代發展到今天,人類逐漸開發出一系列“智能”設備,來取代人類,譬如碧桂園剛剛投資的“建築機器人”來替代建築工人建房子,其效率遠遠高於人類;AI主播的誕生也預示著很多的相關工作將被高科技取代。人類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被“智能”和“無人”代替,馬雲曾預言,未來所有的程序化工作都將不復存在。

所以,這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必定會給未來的教育帶來巨大挑戰——當社會不再需要大量技術性的勞力時,以培養技術人才為目的的當代教育會不會陷入迷茫?

再大膽設想一下,我們會不會“回到過去”呢?

為什麼說最好的教育是教人“自我教育”?

過去正確不代表未來正確

沒有任何體制可以永恆不變,隨著時代的發展都要進行調整。當代教育已經捉襟見肘,需要改進了。

比如,當我們聽說某高材生因為壓力過大而尋了短見,我們自然而然地會向社會、向教育體制發問:一個具有高智商的人,為何沒有高情商?在人生成長過程中,這樣的高材生到底缺失了哪一塊?我們的社會和教育哪裡沒有做好?

其實,只要家庭、社會、學校有任何一方面做得足夠充分,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悲劇的誕生自然有個體極端因素存在,但外界是巨大的誘因。如果我們的社會能夠好到連“極端”個體都可以挽救的程度,那麼將是一個多麼文明而發達的社會。

教育體系內出現的任何負面問題都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受教育者的問題折射了家庭、社會的潛在問題,由於受教育者的承受能力較差,所以往往在行為舉止上會暴露出社會問題的端倪。我們需要見微知著,通過“教育問題”探尋“社會問題”,從而指引“教育方向”。

學生群體極端個案讓我們看到:

一、教育體系培養的人才,滯後於時代發展對人才的真正需求。這導致一些辛苦求學而又不夠關注時代發展的學子陷入了迷茫。

二、當前的教育模式過於關注科技知識的灌入,重“教”而輕“育”;重“智商”而輕“情商”。

悲劇的發生往往是多方欠缺因素的疊加,首先家庭教育不足,其次學校教育不好,最後社會影響無力。這才導致極端個體既沒有受到家庭的良好疏導,也沒有接收來自學校的健康教育,同時也沒有社會給予的正面支持。

我們很納悶,即使在千年前,在那戰火紛飛的荊棘年代,都能奮起一幫仁人志士割據四方、稱霸稱王,少數學生怎麼就沒有絲毫求生意志呢?難道社會物質足夠發達之後,導致少數人精神貧瘠了嗎?

隨著“精神壓力”、“猝死”等概念甚囂塵上,我們逐漸發現,“物質極度發達”對人類而言是有“代價”的,那就是——有可能產生精神上的空洞。

為什麼說最好的教育是教人“自我教育”?

最好的教育,是教人“自我教育”,以抵禦“精神空洞”

為什麼當今社會物質已經極大富餘,但物價和消費卻居高不下呢?

人們已經酒足飯飽,為什麼還要拼命工作要掙更多的錢買更多、更昂貴的物品呢?

因為現在是“物慾”社會,是靠“消費”支撐的經濟社會,人們消費的是虛榮、競爭,也可以說是虛榮經濟、競爭經濟。人們已不滿足於每日粗茶淡飯,人們要的是錦衣玉食和自我超越。所以,慾望高了,代價也隨之增大。

人們去花大價錢去買的東西,不再是“需要”的,而是“想要”的。

消費時代創造了虛榮經濟,虛榮經濟會腐蝕那些意志薄弱的個體。為了避免心智不成熟的個體受到侵害,“教育”可謂責任重大。

由於教育對人而言是分階段的,不是一個連貫的過程,任何一個教育者都不能陪伴一個受教育者一輩子,所以一個人在一生中,要受到來自多方的、多階段的、多形式的教育。

但是,能陪伴一個人一生、充當終生教育者角色的並非他人,而是每個人自己。

所以,未來的“教育”不能再寄希望於某個階段打造一個完美的人,因為任何一個“階段”都只是“片段”,即使用全方位的教學思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也未必能滿足學生終生所需,那不如對學生“賦能”——賦予“自我學習”的能力——從學生接受教育開始,就不斷傳授自我學習的本領。

那麼回顧一下我國古代教育,以四書五經為基礎的三觀教育正是在賦予一個人處理整個人生問題的“學習智慧”。

比如:

一、“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向“書本”學。

二、“吾日三省吾身”,向“自己”學。

三、“三人行必有我師”,向“老師(他人)”學。

四、“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向“過去(歷史)”學。

五、“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向“外界(社會)”學。

儘管儒學體系有一些觀念與新時代不符,但是我國古代的教育理念是有其新時代意義的,它能夠為物慾社會迷茫的心靈提供明確的指引,可以讓人真正領會“修身”、“修心”的意義,在紛紛擾擾的時代,做一個意志堅定、不被物慾迷惑的有信仰的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際上是一個浩瀚的哲學理論寶庫,我們幾千年前的祖先就是藉此安身立命的,當一個人具備了獨立的思維體系、健全的人生觀,再去鑽研各種科學知識,就不會出現“中途迷失”的悲劇了。

因為,生而為人,無論做什麼,前提都是“做人”,古代哲學教育正是教人“怎麼做人”。古代科技不發達,只有先學會“做人”才能功成名就、光宗耀祖,而後來工業文明推動技術爆發,人類用了幾百年專攻技術卻忘記了“做人”的藝術,可是在未來,當“智能”取代了“職能”,我們有大量時間、精力、物質後,我們要開始面對“自我”的問題了,這時候,該如何“做人”又回到了我們生活的中心。

而教育先行,可以在那個偉大時代到來之前,做好足夠準備,培養更“會做人”的新新人類,為時代的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