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下鄉+官降 ,能否讓車市迎來春天

去年車市首次遇冷在車市迎來了一次小流感,車市下降帶來的影響也十分廣泛,不管是主機廠還是後市場都面臨著不小的壓力。所以今年車市也迎來了兩個促進消費的好消息,一個是“汽車下鄉”政策,另一個就是增值稅下調,很多車企選擇讓利於消費者,下調車型售價。那麼這兩項政策能讓車市再回溫嗎?

汽車下鄉+官降 ,能否讓車市迎來春天

飽和的市場和透支的政策

我國人口眾多,但是對於汽車大件來說,人均下來佔比太少,所以前幾年車市迎來一個紅利時機。再加上前幾年流行的SUV熱,眾多車企集中火力發力,而且市場中也出現了各種新興品牌,各大車企百花齊放的爭奪市場,隨即市場逐漸迎來了飽和,該買的早已買的差不多,觀望的還在猶豫。

汽車下鄉+官降 ,能否讓車市迎來春天

其次還有此前推行的購置稅福利政策,更是透支了部分市場,當政策逐漸回收,車市的盛況也逐漸縮水,飽和的市場加上縮水的政策,車市難免降溫。

外熱內冷的車市環境

去年車市的一股寒流,讓年初信心滿滿的車企吃了閉門羹,大部分廠家未完成當時的小目標,非常尷尬。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幾大豪華品牌在國內市場依舊大把的撈金,“外熱內冷”這一詞可以非常好的形容車市環境。

汽車下鄉+官降 ,能否讓車市迎來春天

造成“外熱內冷”的局面簡單情況分析一下,如今國內的一線城市,受制於牌照的限制因素,雖然有部分群體將目光轉向了新能源市場,但是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更青睞於傳統車型。所以面對好不容易才擁有的牌照,很多消費者就不再“將就”,直接將預算提高,大家可以在車管所上戶的新車裡看到,豪華品牌或是中高檔車型的比例越來越高。其餘地區則更多面臨消費升級和外來品牌的價格逐漸下探,那麼消費者在市場的反饋,隨即暖了外(海外、合資品牌),冷了內(自主品牌),所以去年的寒流,部分自主品牌感受最直接。

政策效果長路漫漫

今年的汽車下鄉政策到目前為止,響應的車企以自主品牌為主,也是上部分我們講到去年最挨凍的國產品牌,而合資來說表現反應冷淡,僅有一汽大眾一家比較比較積極。不過也應了“汽車下鄉”的景,農民朋友們買車價格適中的自主品牌還是首選,但是消費者買不買賬就是另一回事了。

汽車下鄉+官降 ,能否讓車市迎來春天

下一個是今年的增值稅降低,先是豪華品牌起頭,接著合資品牌自主品牌接連跟進,豪華品牌有著幾萬的降價幅度,合資品牌和自主少了一個零,降價幅度在幾千。但是雖然表面官降,目前在實際的市場上,指導價降了優惠就少了,所以目前不管是“汽車下鄉”的政策還是增值稅降低帶來的官降,目前仍還不是推動市場的加速器。

促消費新政有望出臺

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2018年度汽車流通企業生存狀況及營商環境調查的通知。通知指出汽車市場的負增長現象帶來的汽車市場下行已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目前已多次與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溝通,未來或有望出臺推動汽車消費的政策。

汽車下鄉+官降 ,能否讓車市迎來春天

但是未來福利有多少,還需正式的政策下達,所以市場的發展,除了消費者本身有強勁的需求,還需積極的政策引導。

總結時刻

汽車行業在國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車企的洗牌加劇,市場的消費升級和相關政策的引導都是市場的晴雨表,如何應對逐漸飽和的市場並刺激消費,車企的壓力不小。未來買車的門檻只會越來越低,政策也會更友好,但是車市回暖的仍然需花大功夫,新的排放標準實施後會引來一個小高潮,逐漸又會迴歸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