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Hub Global Online 第五期跨鏈——對話COSMOS 內容實錄

巴比特加速器技術公開課是一款全球化的線上區塊鏈技術欄目(Geekhub Global Online),包含深度對話及課程。我們會定期邀請世界各地的資深技術大咖在線解構區塊鏈技術,旨在為Geekhub技術社區輸送前沿高質量的區塊鏈技術內容;同時社區成員也可以參與直播互動,共同探討區塊鏈的技術發展與未來

3月14日,COSMOS主網上線之後,巴比特加速器特別專訪COSMOS創始人Jea,探討了COSMOS網絡的安全問題、鏈間獨立性和其他的技術細節。詳情請看原文。 4月4日,COSMOS/Tendermint核心開發者Sunny Aggarwal和COSMOS/Tendermint 戰略市場負責人Chjango Unchained來到GeekHub Global Online第五期 “跨鏈”為你講解《Many Chains, mang tokens, one ecosystem》

2009年1月到今天,比特幣網絡已經成功運行超過10年的時間,而這十年的時間裡出現了數以千計的各類鏈。其中既有以萊特幣等為代表的作為支付貨幣的第一代區塊鏈,也有以以太坊、EOS為代表的有具有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功能的第二代區塊鏈,還有以XMR和ZEC為代表的注重隱私保護的一系列區塊鏈。這些不同的鏈專注於不同的領域,如同茫茫大海上的一座座孤島,彼此少有鏈接。而跨鏈技術就如同鏈接孤島的跨海大橋,承載著溝通的重任,也擔當著構建新生態的希望,尤其是在眾多鏈、許多token的今天,人們對跨鏈技術給予了特別的想象。在本期課程中,Sunny和Chjango將從Tendermint 共識算法開始為大家講述COSMOS跨鏈技術。

GeekHub Global Online 第五期跨链——对话COSMOS 内容实录Tendermint是BPOS+BFT的共識引擎框架。通過編寫該框架的應用,可以方便快捷地實現基於Tendermint共識引擎的區塊鏈。它 是簡化和優化的PBFT算法,它可以靈活同步網絡;同時它可以在不超過1/3的錯誤節點的情況下即可保證區塊的一致性,而在網絡發生分叉的時候,Tendermint 不允許分叉,在這種情況下,Tendermint理論上可能卡住,任何新的交易也就都無法寫入。 而在BPOS(綁定權益的證明)中,綁定的token會抵押在網絡中,決定驗證人的投票權重;從而可以避免POW帶來的巨大的資源消耗。在這個公共的許可系統,COSMOS採用了slashing機制,也會有一定的解綁期,從而防止作惡。

任何人都可以將token委託給驗證人參與網絡共識,同時可以獲得出塊獎勵,同時也要與驗證人共擔風險。如果驗證人被slash了,他們也會因為連帶責任有一定的損失,所以委託給靠譜的驗證人非常重要。COSMOS網絡會自動分發獎勵,同時也會通過立即轉委託或驗證人承諾來解決連帶責任的問題。

COSMOS採用的共識機制能夠實現跨鏈操作,並且每個鏈都是獨立的,擁有”自主管轄權”,可擴展,高效的狀態機,非常容易開發,可以實現“一鍵發鏈”,並且可以持續發展。

  • Tendermint BFT上的實現 - Tendermint Core
GeekHub Global Online 第五期跨链——对话COSMOS 内容实录用Go語言編寫,符合所有P2P及共識邏輯,可以處理在100個見證節點時5秒出塊的工作量。這是第一次產品級的BFT落地引擎。Tendermint Core帶來了垂直擴容即單一鏈上的TPS提升,比如幫助在EVM上運營的Tendermint區塊鏈把其TPS提高至一兩百。

除了垂直擴容還不夠,水平擴容也很重要,這部分內容在介紹IBC部分會細講。水平擴容指多個互相獨立的專有鏈通過網絡高效地互動。

Tendermint Core很酷的地方,在於允許用任何語言編寫你的Stake Machine權益引擎,允許基於BFT之上的任何權益引擎。

有一些的權益引擎已經轉移至Tendermint Core, 包括EVM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Ethermint項目和類似比特幣的Chain.com VM,我們也叫Chainmint。

目前已經有您能想到的各種編程語言的應用運行在Tendermint Core上了。

還有一件創新的是允許任何驗證裝置,你可以來決定你驗證人究竟是採用Proof of Authority, Proof of Stake 甚至 Proof of Work。

允許你擁有自己的驗證者集合,給你的應用帶來一定的主權屬性,你可以用這個建造私有鏈或者公鏈,你可以讓這些驗證者基於你的區塊鏈社區。

所以Tendermint Core幫助從主權屬性,可定製化,任何語言可以寫,也帶來了擴容。

COSMOS SDK採用GO語言,允許開發者在COSMOS網絡上採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設計自己的區塊鏈。Cosmos-SDK提供模塊化的結構,為開發者提供現成的開發框架。也就是說開發者可以選擇基礎區塊鏈應用程序,添加治理或權益委託等模塊。同時,COSMOS SDK具備良好的拓展性,你可以在此基礎上創建屬於自己的模塊,無需建立應用層就可以開發出自己需要的區塊鏈。

現在,IRISnet、LINO、KAVA等已經基於COSMOS SDK進行了開發。

IBC協議可類比為TCP/IP協議,而這個協議是專門針對COSMOS網絡設計的,用於HUB與zone之間消息傳遞。

IBC協議最大創新就是能實現水平擴展能力。

現在整個行業中,我們不能夠提供一條比中心化機構效率更高且用戶體驗更好的鏈。現存的鏈都面臨著TPS不夠高、交易處理速度不夠快的情況,為了提升整個區塊鏈生態的效率。

需要把現存的各個鏈鏈接起來,讓他們能夠即時交流和處理信息。這就需要IBC協議。

目前通過IBC協議可以進行數據傳輸、代幣交易和資產傳遞等工作。

COSMOS Hub

GeekHub Global Online 第五期跨链——对话COSMOS 内容实录Hub 可以看做是COSMOS網絡上最重要的中心機構,首先,Hub鏈接不同的Zone,而不同的Zone相連必須通過其相應的Hub.Hub是COSMOS網絡中信息、數據傳遞交易的中樞。其次,COSMOS的出現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區塊鏈的擴展性問題,為實現無限擴展,首先就需要越來越多的Hub相連。而如果所在Hub上的交易數量太多而導致交易速度下降、只需再建立一個Hub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大大提高交易速度。最後,COSMOS Hub可以被看做為cosmos網絡中的安全中心,通過Hub可以有效避免雙花等作惡事件的發生,所以代幣可以安全、迅速地在各個分區之間轉移流通。

社區問答:

1、COSMOS 網絡和 Polkadot 網絡分別是實現區塊鏈網絡的兩個頂級項目,相比Polkadot ,你覺得COSMOS 有哪些特出的優勢?

COSMOS Vs. Polkadot

Polkadot 在 COSMOS 之後設計,一開始就借鑑了 COSMOS/Tendermint 的一些好的精神,所以在設計上更全面。比如 COSMOS 的設計專注通證跨鏈轉移, Polkadot 的跨鏈也能支持數據跨鏈使用。不過圍繞數據和複雜計算跨鏈,IRISnet 給出了設計,這也是對 COSMOS 生態的一個補充。

Polkadot 和 COSMOS 最重要的一個不同點,就是 independent security Vs. shared security。Polkadot 採用的是 shared security, 基於 Polkadot 發行的鏈,它的安全和治理其實是跟 Polkadot 的主鏈也就是它的 Relay chain (有點相當於 Cosmos 的 Hub 的地位)息息相關。這些鏈的安全性共識驗證需要 Polkadot 的 Relay Chain 來提供的。而 Cosmos 是支持 independent security,其樞紐和其他的一些應用鏈(zone),它們都是相互獨立的區塊鏈,每一個鏈都有自己獨立的共識機制,只在需要發生跨鏈交互的時候才會真正有交互。

2、在tendermint部分看到了有 Vote的結構體定義,這個是指對驗證人出塊提議的投票?還是指對驗證人的委託質押?

“投票”的定義可適用於三種情況:

投票權:與驗證器關聯的原子數量。

投票:通常指治理投票,以決定對協議的更改。

在BFT協商一致輪中進行投票:指協商一致節點(驗證器)使協商一致消息(預投票、預提交)在一個塊被提交之前達到協商一致。

在治理投票中,委託方和驗證方可以投票,但通常情況下,默認情況下驗證方會投票,委託方繼承它們被委託給的驗證方的投票。然而,委派者可以在任何時候推翻投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