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飢餓營銷到底對還是錯?現在買個無線充電寶也要搶還搶不到,你怎麼看?

You十三哥


說錯也行,說不錯也沒問題!在不同人群得到的結果肯定是不同的。

企業:企業就是以盈利為目標的,飢餓營銷的本質其實還是為了將自己的成本降到最低,避免自己大量壓貨導致資金佔用,最終讓自己的利潤最大化。而小米走的性價比路線,手機硬件這塊本身利潤不高,為了配合這種路線,就必然要極度的控制成本,否則就可能導致虧損,最終公司玩完。因此,從小米的角度出發,這種方式肯定是正確的,為了用戶的性價比需求,為了公司能持續下去,不得不這麼操作。

用戶:當然,在部分用戶眼裡,飢餓營銷是有問題的!你看,怎麼老讓我搶啊,還總是搶不到,而黃牛這裡倒是能加價買到。這類人應該是從來沒想過高性價比這個事情,他們又想要低價,又想要高性能的,然後還能隨時買到的,那有這種好事哦。這世上從來就沒什麼魚和熊掌兼得的事情,所以,想要高性價比,搶是正常的。想要不搶,那就加價買黃牛機器,或者線下門店買機器,而這加價的行為其實只是讓機器回到了本身的價值而已。

只要小米還在玩性價比路線,這種模式就不可避免的還將持續下去!有錢的主出門左轉買其他品牌,華為、OV都是選擇,想要性價比的就留下,接著陪小米玩搶購。

來之安之,沒什麼好抱怨的!



羅氏蟲社



好像小米自誕生以來,就一直被戴上了“飢餓營銷”的帽子,手機要搶、電視要搶,現在連充電寶都要搶,就沒有能夠順利買到東西的時候。從最初的F碼,到現在的支付預定金。小米就這麼喜歡“耍猴”嗎?其中的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

實體經濟下的資金壓力

為什麼現代人喜歡做互聯網產品?為什麼做實體經濟的公司經常面臨崩盤?其實核心就是重模式下的資金壓力。我們且不說小米這樣的大廠,我們就單拿一個衣服店鋪來舉簡單例子:一個店鋪固定成本就是鋪子租金、人力成本、水電費,這些大家都明白,除此之外還有壓貨的成本,倉儲的成本、售後的成本,每一環節都是一份錢,一旦資金流斷裂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對於從事實體經濟的公司,在資金方面一直是相對比較小心的,即便是銀行的錢,也不敢輕易全部壓在某一個項目上吧。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即便是互聯網公司,大家也都想著做平臺而不是自營,一旦涉及自營就肯定會有壓貨壓資金的情況出現,沒有雄厚的財團支持是很難做到的,比如現在京東面臨的困境一樣,銷售額觸頂,但是邊際成本降不下來,只能調整員工待遇或者裁員減輕固定資金壓力。

被多品類牽制的小米

小米雖然總說自己是互聯網公司,但是核心業務還是以出售硬件產品為主。那麼我們只能將小米認定為披著互聯網外衣的硬件製造商。所以正是因為這樣,小米同樣有著來自資金方面的壓力。尤其是自從米家產品線誕生以來,多品類的產品線就足夠給到小米相當大的資金壓力。

資金壓力從何而來?我們先說一個基礎概念:SPU和SKU,SPU指的是一個產品系列,比如小米9系列、小米9SE系列;而SKU指的是單款商品,比如小米9 藍色 6+128G版本,也就是說一個SPU裡面可以包含數十個SKU。

比如iPhone Xr系列,6個顏色+2個存儲版本,一共就需要備12個SKU的貨。而小米發展至今算上小米和米家所有產品有多少個SKU?超過700個!也就是說如果確保同時發售的情況下,小米要同時為700款商品壓資金,這種風險可想而知。

蘋果、華為手機的SKU不過在50個左右,加上資金鍊雄厚自然不怕生產囤貨。但是小米僅僅手機一個業務就有接近100個SKU的貨款需要壓,你說不做預售行麼?只有做預售,預估好接下來的產量訂貨,並且限時限量搶購,確保每生產一批就能穩穩賣掉一批,這樣才能夠把風險降到最低。

不認同所謂的陰謀論

稍微瞭解數碼行業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數碼產品的成本會隨著產量的上升和時間的推移而下降。基本上賣出10W+臺設備就可以收回成本。

所以曾經網上有人分析說,小米搞搶購活動一方面就是製造稀缺感顧客拉昇產品價格,沒有幾臺小米手機是真正以1999元的售價賣出去的;一方面也是等著零件和產量的爬坡,往後拖四個月成本降下來了再開足馬力生產,確保能夠賺錢。

我個人是不太認同這個觀點的,因為在如今手機這樣的紅海市場,電子產品的關注度只有3個月,之後肯定就會被友商的新機器給打下去。所以如果小米真像那樣做早就錯過黃金銷售時間,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小米集團了。大家可以參考當時錘子科技T1時期的慘烈景象。


所以我個人覺得,小米所謂的“飢餓營銷”,其實是本身的定位和市場情況導致的。當然最終影響的還是普通消費者,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宋東珂


這個飢餓營銷,不是小米的專利,各大知名產品,新品發佈的時候,從他的產量到貨物運送到,銷售產地,都有一個時間的過程。

產品為什麼要有一個發佈會?為什麼要有一陣子貨物缺貨期?

一般來說,發佈會都會早於量產期,這個期間,企業可以通過數據分析,產品銷售的預期,而後開始在工廠下產能訂單。

第二個,有些產品在新聞發佈會後,零部件供應不足,導致產品無法按時量產。

第三個,可以產生一個,免費產品廣告順延時間,留足時間給各大媒體平臺,評測拆解,釣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有一個話題,這麼說的,人家天天在辦公室研究從你兜裡把錢掏出來。買的沒有賣的精明。做銷售的,都在研究人們的心裡,他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快速有效,賣出去。

小米1出來的時候,他從來都沒有缺貨過,渠道里加價拿貨,的有的是貨

誰沉不住氣,就加錢購買唄。這只是一個銷售方法。


鼎盛達人


小米的這種營銷手段也是迫於無奈,作為銷售方,他們要考慮的事情也是多方面的,不能簡單的認為這邊生產那邊賣,就這麼輕鬆愉快的把錢賺了。

拋去一款產品的研發費用,生產費用也是一大筆錢,沒有一家公司是拿出大筆資金讓工廠全馬力生產,這直接就會吧公司拖垮,萬一一款產品銷售預期不好,回款時間太慢,公司就得停止運轉。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迴流資金的辦法,先生產一批進行銷售,回款之後再進行生產,這樣就可以把風險降低。

小米現在也在開展線下銷售,也得考慮線下的銷量,不能把一款產品全部放在找上,線下加盟商、代理商就不用賣了,一次兩次線下就直接被小米做黃了。

產能不足也是其中一個原因,手機零部件很多,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影響產量,這也是廠商最怕遇到的事情。

總之這種營銷方式的形成是多重原因造成的,就是蘋果新機發布的時候也不是付款就發貨的,情況大致相同。





塗科技


其實小米的飢餓營銷是把大部分的利潤讓給分銷商。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普通用戶能簡簡單單搶到手機,那麼全國這麼多城市的分銷商怎麼賺錢呢?尤其是在小米主打性價比,價格這麼低的情況下!如果搶過幾次小米產品的人就會知道,同一時間那些所謂的黃牛其實有很多的貨源,只不過價格高個幾百塊。這些黃牛其實就是小米公司的上帝,眾多的分銷商。其實小米全指望著這些分銷商在拿貨,然後最終會流到消費者手中,其實也是無所謂。

這種模式,為什麼能長久的存在,其實就是小米和分銷商達成的一種默契。誰都不想打破這種平衡,這種舒服的狀態。還有一點你會發現,小米手機降價非常快,所以分銷商都會抓緊在手機發布的前期抓緊賺錢,後來降價了,有可能利潤就沒有了。


伊布拉希楊維奇


哈哈哈 感同身受 我朋友很早就看中了小米9 提前把無線充電買好了,結果手機搶了好久都沒搶到 後來黑鯊2出來了 又搶了好久 他提前給我打電話 讓我幫搶 他搶黑鯊 我搶米9 搶了好幾次 結果都很感人 (表面笑嘻嘻,內心媽賣批)萬惡的飢渴營銷 最後買的低配黑鯊2 不用搶的那種 無限充電不知道處理沒處理 要不我給你倆搭個線??



晴屮天


從企業角度,能賺錢就好。

做生意的,不會有太多的良心。

這幾年可以看到小米是成功的。

一般來說,不求最新的設備,

等過段時間夠再買,也就是現貨的時候。

這樣就不用搶了。

以前小編多花幾百買黃牛的,交了智商稅

現在不會了,能存錢的時候就不浪費。

過日子嘛。

不能說要過的如何拮据,

但節儉肯定要做到的。


小胖子瘦下來了


不存在飢餓營銷,一些供應量不足的情況,有幾種可能:一是設計時,先考慮產品的優秀體驗和使用,生產製造過程沒有推進,導致用戶感覺好,想買,需求量大時生產跟不上(例如早期的MIX陶瓷機身良品率問題之類),還有一種可能設計計劃銷售量跟購買熱情不掛鉤,且小米不希望生產大量庫存,導致短時間內缺貨


夜來風雨


趙明躺在家裡的床上,哈哈大笑:我的榮耀v20降價了,讓你小米好好耍猴去吧。


清風明月1672765


孩子才分對錯 成年人只考慮利弊 喜歡就買 不喜歡就不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