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于我而言,小鹏汽车是一个充满了矛盾感的新势力造车品牌,它似乎将自身的优劣势都直接亮在台面上。全面智能化的品牌定位就是是小鹏最大的优势所在,准确且直接地插进了以年轻人为主导的新能源市场。劣势则是代工与造车平台的选择,在制造工艺和空间表现上都面临着诸多挑战。

而接下来我与眼前的这台量产版小鹏G3试驾车,也会有很多“故事”发生。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此前,在SOP阶段,嘿电便已经进行过试驾体验,本周拿到的小鹏G3属于已经可以交付用户的最终量产版。所以接下来的内容里,嘿电不仅带大家体验小鹏G3的行驶质感,同时也看量产版有哪些升级,更主要的还是看看小鹏G3究竟有多智能。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作为国内三大造车新势力之一,小鹏汽车用传统车企单一车型的研发周期走完了从品牌创立到量产交付,这点很符合一个互联网造车的时间线。在经历了造车初期的厉兵秣马、厚积薄发后,小鹏G3在2018年的双十二正式上市。作为一台紧凑级纯电动SUV,小鹏G3在上市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市场定位——我的第一台智能汽车。

关于智能的问题,我们呆会再聊,再次见面,颜值还是要放在第一步的。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值得庆幸的是,小鹏作为造车新势力,却并未走“天马行空”的调性,更多是基于传统设计理念上附带着跨界风格,所以小鹏G3一眼看过去就灵性十足,一看就知道这家伙压根就没选“大叔范”。无论哪个角度这车都是个活泼好动的少年。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怎么说呢,第一眼看小鹏G3的心里活动居然是:“这货到底是SUV,还是大两厢轿车呢?”不过这个问题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鹏G3有足够的吸引力,开到哪里都能收获到大批行人的注目礼。所以颜值的问题,不用担心了。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360°车顶相机可以是目前小鹏G3上亮眼但却有些“积累”的配置。这台360°车顶相机搭载高清1080P摄像头,可进行360°旋转。目前能完成的就只有通过车内中控大屏或手机App可随时启动车顶相机进行录像或者摄影并分享到手机。期待着未来能拓展出其他功能吧。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坐进车内,无论是中控上15.6英寸的中控屏幕,还是全景式前风挡玻璃,甚至于方向盘后面的怀杆到处都“洋溢”着特斯拉的气息。至于是借鉴还是借鉴,这个由您各位自去评说,反正我在上学的时候是没少找学霸要过作业。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内饰整体做工和选材还是值得好评的,该软的地方都是软。中控所能触及到的区域采用了搪塑和3D海绵制作工艺,做工优良。横向采用单缝线工艺,增加视觉宽度,顶配还加入了麂皮车顶,提升了整车的豪华感。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全景式前风挡玻璃的确学到了特斯拉的精髓,但在Model X上就备受吐槽的隔热性差也同样被小鹏G3学了个透彻。面对即将到来夏季,紫外线大家到时不用担心,但是大家可能要开足“空调”了。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同样还是因为全景式前风挡,导致车顶整体强度无法支撑再加另一个天窗,加之小鹏G3的后排地台较高且坐垫偏短,坐在后排的常客确实略显压抑了。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在初步认识了小鹏G3之后,外观内饰的颜值和做工都能轻松得到一个高分,但是最高突破20万的售价,365km不算长的续航,加之这还是小鹏的第一台车,刚开始对它的期望值并不算高。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不过,在小鹏G3陪伴的几天里,我发现似乎是我对它的看法有些偏颇了。所以接下来跟大家聊聊这台小鹏G3的动态表现如何呢。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无论开没开过,电动车最吸引人的绝对是干净利落的动力输出。小鹏G3使用的是来自精进电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45千瓦,最大扭矩300牛·米,百公里加速在8.2秒。账面数据已经超越了现在的2.0T内燃机,加之车重控制较好,大家对于动力完全不用担心。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运动模式下,小鹏G3的加速踏板变得极其敏感,脚上的每一寸动作都能直接转化为推背感。而且小鹏G3作为SUV车型,本身坐姿相对较高,主观上的加速感会更强。不过运动模式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机灵”的动力输出在日常走走停停的市区,驾驶的舒适性会受到一定影响。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而标准模式和经济模式之间的差别,便是加速踏板响应、电机输出功率限制的区别,虽然会有细微差异,但时市区开起来其他层面的差异并不明显。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考虑到续航里程,还是经济模式最适合日常驾驶。经济模式下的小鹏G3就显的佛系的多,加速踏板初段会留下一点虚位,动力响应也会显得相对比较稳定。加速踏板的调教十分线性,可控性更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很跟脚”。而“跟脚”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晕车。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G3的动能回收也分别三档可调,最强档下完全松开“电门”还是会表现都很强的拖拽感。好在介入的力度并不突兀,会有一小段缓冲期。另外,拖拽感的大小是可以通过加速踏板的开度进行线性的控制。动能回收会在时速低于15km/h之后退出工作,所以路面90%以上的情况都能通过一个加速踏板来控制。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此前试驾试装车的时候,曾反馈过刹车力度不够线性,这个问题在今天试驾的量产版上已经得到解决。制动力释放会随着踏板的加深线性释放,同时在动能回收和刹车介入的衔接上,小鹏G3也做得比较出色,不会出现突然间刹车力增大的情况。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 G3 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的悬挂组合,行驶质感着实让人有些震惊,尤其是滤震能力,并不逊色于同价位的燃油车。面对路面绝大部份颠簸,小鹏G3都能化解的十分轻松,饱满的厚重感也让整车开起来更加高级。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G3的这套智能辅助驾驶的硬件组成包括 3 个毫米波雷达(前 1 后 2),12 个超声波雷达、5 个摄像头(前后左右各四个再加上前挡风玻璃上的一个)。要先说明一下,虽然本次试驾的小鹏G3已经是最终量产版,但是转向辅助、自动变道还未开放使用,所以依旧要等未来升级之后才能全面体验小鹏G3的智能化,还得再等等。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G3的自适应巡航是支持0-150km/h全速域开启的,这套系统不仅可以做到自动跟停,在刹停之后还能做到主动跟随前车再起步且不受时间限制,跟车的距离也比较符合中国国情。整体ACC在执行加速和刹车的介入感并不突兀,属于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如果ACC在高速或者环路上使用,体验还是不错的。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不过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下:一个是对于中途插队车辆的识别并不及时,需要人为介入刹车,避免危险的发生。另一个则跟车距离较远且不可调(试驾车辆),城市低速道路中,跟车距离大概在一个半车身位;在高速道路上则会延伸到两个车身位以上的距离。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当然,嘿电在这里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为了安全起见,无论是在城区拥堵路段行驶,还是高速环路,这套系统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让驾驶更轻松,所以驾驶员是不可以完全依赖系统。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G3目前仅支持车道偏离预警,在系统识别车辆偏离车道的时候,不仅会有声音的提示,还会通过安全带预收紧来提醒驾驶员注意。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G3可以实现垂直车位和侧方车位的自动泊车功能,实际使用过程中对空余车位的识别度很高,自动泊车的整体流程也十分流畅,这对新手司机来说可谓是相当实用的配置了。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在中控屏幕左下方有一个小鹏实验室的选项,里面可以选择模拟发动机声浪作为低速行驶的行人提醒,在时速30km/h以下自动开启。别小看这个功能,在禁止鸣笛的区域实用性真的很高。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小鹏G3内饰基本上已经取消实体按键,全车90%以上的功能都可以通过中控15.6英寸的大屏幕来控制。但是实际上,这款大屏幕除了在停车刷抖音的时候有点用以外,其余时间其实也不太能用到。你可以直接说:“你好,小p!”,剩下的统统交给这个小P就好了。关键是这个小P的语音识别度还真挺高。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从一台新能源车的维度看小鹏G3,它在15万价位的确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小鹏G3给自己的slogan是“我的第一台智能汽车”,汽车的部分是满足了,智能方面呢?虽然现阶段还有许多功能尚未开放,但我们可以相信,随着接下来的OTA升级,未来的小鹏G3在智能方面也会越来越完善的。

小鹏的“矛”与“盾”,嘿电试驾小鹏G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