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第一又怎樣,第一學歷太低就是不要你

考第一又怎樣,第一學歷太低就是不要你

1

“今年 9 月,有著專升本學歷的張斌馳參加了建湖農商銀行的招聘考試。自覺筆試、面試和考察成績都很不錯的他,卻沒有等來銀行是否錄用的通知。他委託親屬去打聽,得到的答覆是“第一學歷太低”,至少需要全日制本科。招聘啟事對第一學歷並沒有特殊要求,如果真的是學歷不符,為什麼還能參加筆試、面試和進入考察程序?張斌馳感到很不解。”

這樣的新聞想必各位已經很熟悉了,甚至周邊的朋友也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參加招聘考試成績考出了第一,但就是沒法得到錄用,問其原因就話是因為學歷不符,而最後的結果也是當成了某些人的陪襯,想要的不能得到鬱悶的很。

如今的社會學歷重要嗎?是挺重要的,但是沒有學歷難倒就不能參加招聘考試嗎?答案就是絕對不能,因為你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哪怕你很有能力也不行。

如今大學生遍地都是,別說本科生了,就連研究生也是一抓一大把,然而這些高學歷的人才就真的都物盡所用了嗎,都做到了人生巔峰了不成。事無絕對,即使擁有研究生的學歷,如是不是重點大學不是985、211之類的院校照樣會遭到用工企業的歧視,更別說那些不知名不知姓的九流院校。

與其說是上了大學,還不好說只是多上了幾年學而已,反正找工作時一提學歷就是一輪歧視,不管你如今能力是否能夠達到用工企業的要求,只要第一關學歷夠不著你就已經輸了。

微博上這幾日還有局座張召忠質問考研指導老師張雪峰的視頻,為什麼要不斷的鼓勵大家去考研,難道考研才是唯一的出路?

張雪峰的說了這樣的話:“當今的社會萬人同爭一個崗位,首先學歷就是一個敲門磚,只有擁有這把鑰匙你才能進入競技場同他人角逐,如果連鑰匙都沒有連參賽資格都沒有,還想什麼往後的競技。本科畢業,出去找工作你爭不過一個擁有研究生學歷的,學歷在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你的學習能力,這是不可否認的,也許你現在的工作能力會很強,但是企業並沒有太多的功夫去探究你到底有強,在招聘面試時就以通常大概率的選擇來判斷你否是他們所想要的人才。”

“如果相同的能力相爭一個崗位,企業肯定優先考慮是擁有更多高學歷的人員,這是普遍存在的觀點。假如企業為了省成本的話,可能會選擇同能力低學歷的人員來做這件事情,但如果成本相同,誰不願意挑選一個高價值的來為自己的企業創造價值呢。”

“即使是研究生,也要看是什麼學校的研究生。如果是名校的研究生,那麼價值會更高,如果是普通一般院校的研究生就會略低一等。”張雪峰拿他老家的一所普通院校和帝都的一名校做了一番比較,說在招聘季你可以到那些名校看看是什麼樣的企業在招聘,再到他老家的那所普通院校看看是什麼樣的企業在招聘。名校都是世界500強的企業在招聘,而普通院校都是些不知名的小企業去招聘,擁有高學歷擁有名校高學歷的學生會有更多的機會進入名企進入世界500強工作,從而獲得更高的報酬和福利。而那些普通院校的想要進入名企進入500強企業,機會太渺茫了。這就是為什麼大家能考名校就考名校,能上研究生就上研究生,因為平臺不一樣,最後大家得到的機會也會不一樣,人生也就不一樣了。

2

難倒除了上學取得高學歷就是唯一成功的途徑嗎?不一定的,也有極個別的連大學都沒上的人也照樣取得了成功,但是那概率太小太小了。張雪峰拿天佑做了舉例說明,一個天佑出現了,事業有成,難道說網絡上那麼多如同天佑的草根都能擁有如今天佑取得成績不成。天佑的成功不是大概率可以產出的,但是上了學擁有了高學歷後將來取得成功的機率就會變大,就會變得相對容易一些。

期間馬丁說其實不一定非得有高學歷的名校畢業的才能找到好工作,像他的公司裡就沒有那些名校高學歷的員工不照樣找到好工作。張雪峰迴懟一句:“所以你的企業不是世界500強”

沒錯,只要有工作能力的人都會找到合適的工作,但是不一定能夠找到高報酬高福利的好工作。正如大家一直趨之若鶩的都想要往名企往世界500強的企業鑽,就是因為這些企業能夠提供更多加完善的福利待遇,能夠為他們提供更高的回報值。

同行業甚至同工種的企業,小企業和大企業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趨勢。哪怕你擁有十足的工作能力,如果不是特別的突出,那麼你絕對是無法贏得擁有高學歷同水平的競爭者。

在大企業或是一些國字號企業學歷要求是第一要素,他們會以此來定薪資水平,每低一個級別的學歷薪資就會低一個水平,而且學歷也會影響到以後的晉職加薪。這本是一件好事,讓大家都重視起教育把學歷當成一件重要的事情來對待,好好學習掌握知識,才能實現更高的自我價值。而不是說,你沒有高學歷,人家苦讀十年還不如你的收入,除非你已經是行業的專家,成為這個行業的頂尖人物,你才能擁有如此殊榮,否則你的苦難之路只會比那些擁有好學歷的人要艱難的多。

3

因為第一學歷不是全日制本科,是後考的專升本就受到招聘方的歧視,如此說來那些自考成考的和網絡教育豈不是更加得不到企業的認可了。

雖說都是高等教育,但是如今的教育環境很多都已經變了味,不以教育為目的,而以謀財為手段。管你學與不學,只要交夠了錢,就可以給你頒發一紙文憑,哪你是什麼自考成考還是網絡教育,管你企業認可不認可,只要你學員認可就行了。因為學員的認可,學校才能收到學費,才能有錢賺。

很多以前沒好好學習的人,工作後發現會有很多的侷限性,很多想要從事的工作卻因為學歷的限制無法進入企業無法取得相應的工作崗位。哪怕你的能力可以勝任,就是因為你缺少了那一紙文憑你就被淘汰出局了。

不甘心的人總會想法子來提升自己,沒有學歷的就通過一些途徑來學習取得一些學歷再提高一下自己。大都是自考成考或是網絡,這些入學門檻相對低一些,能夠更好更快的取得學歷。但是學歷的含金量卻是低的不能再低,甚至有的人也都極不認同這類學歷,更別說企事業單位的歧視。

拿出這樣的學歷,更多的是滿足了自我的一種虛榮心,畢竟企業已經對全日制的專科都視若不見,何況這些非全日制的文憑。

文憑最終就是一張紙,擁有了這張紙才能讓眾人看到你曾經的能力,看到了你曾經的能力還怕你如今沒什麼能力嗎。何況除了學歷外還有相應的考試,如果學歷夠高但是能力不夠高也是免談的。就像之前那個學歷造假的高管一樣,雖然以假學歷謀了企業高管的職務,卻因為沒有和學歷相匹配的能力而讓人產生懷疑從而被告上法庭。

低學歷也可以取得驕人的成績,但是低學歷的成功者往往付出的是高學歷成功者數倍的辛苦,因為沒有拿得出手的學歷,就只能是拿出比高學歷者更高的能力出來,把對方PK下去,否則兩人實力持平也就沒有可比性了,低學歷的還是要輸給高學歷者。

相反如果低學者的能力大大高出於高學歷者的水平,那麼絕對會是你贏,畢竟工作拼的還是業務能力而不是學校的學歷。

學歷是個敲門磚,擁有才能不一般。

如果只是平凡客,十倍努力往上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