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快遞公司:成立十多年卻3次被賣身,還欠下3000萬外債!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就拿網絡購物來說,想買什麼東西,隨時隨地都可以從手機上下單,快遞就會把網購的東西送到家。快遞行業伴隨著電商的發展,自身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共計配送完成505億件包裹,而快遞行業業務收入也超過601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百分之二十多。湧現出了圓通、中通、申通、韻達、順豐、京東、百世匯通等多家快遞巨頭公司。

老牌快遞公司:成立十多年卻3次被賣身,還欠下3000萬外債!

快遞資料圖

最近,有一家成立十多年的老牌快遞公司,五年之內卻連續3次被迫賣身;不僅被賣身,還欠下了數千萬債務。

就在一個多月前,北京如風達快遞發佈一則“異常公告”,稱公司部分業務暫停,引發與客戶及供應商的軒然大波。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如風達大約有3000萬元左右的款項未支付給合作商,另外還欠全國各地數千名員工數月的工資費用。

據瞭解,如風達也被業內稱為“凡客遺孤”。凡客,中國較早的自營電商平臺之一,由陳年2007年成立於北京。憑藉極具性價比的服裝服飾,凡客曾創下了連續三年成長率29576%的行業記錄。伴隨著中國早期的電商平臺代表之一凡客的興盛,如風達快遞也迅速的發展起來。2008年,凡客全資自建了一家快遞公司,成立初期,只接凡客的單。兩年後,全面開展市場化快遞業務,員工接近萬人。因為如風達實際上相當於凡客自己的物流,後來凡客業績的一路下滑,直接導致如風達的失勢。

老牌快遞公司:成立十多年卻3次被賣身,還欠下3000萬外債!

快遞資料圖

2014年,隨著凡客誠品登上“不合格產品榜”陷入困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如風達第一次被出售,委身於天地華宇。作為傳統公路快運企業的天地華宇,缺少互聯網的基因,也就是不擅長最後一公里的配送。本想著如風達能和天地華宇業務互補,可惜雙方的資源難以整合,委身於天地華宇的如風達並未能脫胎換骨。後來,就連天地華宇也被收購:2018年8月上汽安吉物流全資收購天地華宇。如風達相當於第二次被賣身。

公開信息表明,2019年1月,如風達的股東變更為通用物流電子商務(深圳)有限公司。如風達第三次被賣身。2019年3月,如風達突然宣佈,公司部分快遞業務暫停。這不僅讓客戶很受傷,也讓員工、合作商很受傷。

有電商業內人士分析,如今的中小快遞企業面臨快遞巨頭的激烈競爭,生存難度進一步加大。如今的快遞行業,80%的快遞業務被圓通、中通、申通、韻達、順豐、京東快遞巨頭們所掌控。再加上背後阿里、京東等資本的介入,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快遞巨頭擁有更多優質的行業資源,比如人才、技術、訂單,因此向用戶提供了更具體驗的快遞服務。

老牌快遞公司:成立十多年卻3次被賣身,還欠下3000萬外債!

雷軍資料圖

頻繁賣身的如風達最早依賴集團大客戶訂單,而喪失了發展C端個人客戶的最佳時機。等到全面開放個人業務的時候,又缺少自身產業鏈的完整匹配。雷軍作為凡客創始人陳年的老朋友,給予如風達帶來了配送小米手機的業務訂單。但是,如風達的物流配送卻遭到部分米粉們的嚴重吐槽,以至於在小米商城論壇中,關於“如風達”的投訴幾乎引爆論壇。再加上,如風達頻繁更換管理層,帶來管理上的諸多麻煩。

現在的如風達欠債3000萬!3次被轉賣,這個成立11年的老牌快遞公司悲催了!未來如風達的何去何從更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互聯網電商的發展,帶動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與電商緊密相關的快遞物流行業。但是每個行業都少不了激烈的競爭,要在激烈競爭的快遞行業中生存、發展下來,還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風達也曾經輝煌過,但是不能永遠一成不變,只有適應行業的發展,才能走得更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