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如果袁绍听取田丰的建议不发动官渡之战而是养精蓄锐,能拖垮曹操吗?

幸運2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可以,事实证明田丰的建议是非常正确的。

当时全国最强有力的军阀,其实就是袁绍和袁术兄弟。

他们借助袁家四世三公的强大力量,起点非常高。

当时汉朝有十三个州,袁绍控制了北方4个州的主要领土。其中核心冀州就有60万人口,加上其余3州(受黄巾荼毒人口较少),总人口肯定是超过百万的。

也就是说,袁绍拥兵超过10万之众。其中冀州作为大本营,受到的黄巾摧残较少,经济实力比较强。

而袁术的地盘也不小,一度是全国仅次于袁绍的大军阀,占领扬州、豫州、司隶和荆州一部。其中,袁术地盘的核心是南阳、汝南,南阳是东汉第一大郡,汝南是第二大郡,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人口也多,受黄巾波及少。

所以,所有人都说袁术兵精粮足,鼎盛时机也有10万以上兵力。

更夸张的是,袁术粮食最多。他为了笼络吕布一同作战,开口就是给十万斛粮草,够吕布用一二年的。这在当时是超级大的手笔了。

可以说,如果袁绍和袁术兄弟联手,天下就是袁家的。

可惜,兄弟两人不断内讧,最终袁术被打垮。

即便如此,袁绍相对曹操也有相当的优势。

官渡之战前,曹操实力也不弱,占据兖州、豫州、徐州三个州加上南阳,淮南和司隶东部各郡。

可惜,核心的兖州、豫州、徐州、司隶东部各郡都是黄巾起义的重灾区,有常年军阀混战,人口锐减七八成。而南阳,淮南经过袁术的胡乱经营、横征暴敛,曹操接手时也一塌糊涂了,赤地千里。

当时曹操地盘人口应该也有七八十万,可以出兵六七万人,还算不错了。

但是,曹操的地盘以战火导致经济上几乎破产,勉强依靠屯田才能维持基本生存,不能提供持续大战的粮食。曹操只要一出兵,无论打袁术、打吕布还是打张绣都有严重的军粮问题。

就经济上来说,袁绍可以进行持久战,打几年也没问题,曹操则不行。

更重要的是,曹操地盘的战略地位太差。

袁绍占据了北方,击破公孙瓒以后就没有敌人。剩下的只有辽东公孙渊,兵微将寡,割据一方,没什么威胁。而乌桓、鲜卑的少数民族骑兵,当时实力不强,各自为战,也不难对付,对袁绍没有大的危险。

也就是说,袁绍基本可以将全部主力用于南方和曹操作战。

但曹操就不同。他的地盘周边都是敌人,南面是实力强大的刘表和孙策,还有战斗力不弱的张绣,东面又是吕布、刘备,西面还有马腾韩遂集团以及张鲁。

曹操最少也要分兵一半,才能对付这些敌人,不然很可能被他们趁火打劫。

那么,曹操实际可以用来对付袁绍的兵力,大概是4万,而袁绍则可以出兵10万。

更关键的是,袁绍有持久战的条件,完全可以向田丰说的那样不断派兵南下骚扰,袭击,消耗曹操的兵力和粮草,破坏曹操地盘的经济。

如果曹操分兵去攻击其他诸侯,袁绍就可以借机主动主力南下猛攻,就像匈奴人掠夺汉朝一样对付曹操。

这样拖上几年,曹操实力也就消耗很大了。

诚然,曹操的军队战斗力强,但好汉敌不过人多。其实即便是官渡之战,曹操4万多对袁绍10万,也差点打败了。

如果听从田丰的建议,将曹操兵力逐步消耗,只剩下二三万能用,军粮又严重不足,哪里是袁绍的对手。袁绍军队就算战斗力不强,三四倍兵力优势在冷兵器时代还是可以压倒性获胜的。

但是,袁绍却是一个军事战略目光短浅的人,认为曹操实力不如他,只要一击就垮,擅自跑去决战。

其实,曹操虽然只有4万多人可以对付袁绍,但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在双方兵力不是非常悬殊下(当然如果兵力相差好几倍就不用打了),曹操发挥战斗力的优势,还是有至少五成机会打赢的。

其实,就算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逃回北方搜罗残部和留守部队,也有五六万人马,地盘经济又好,还是可以和曹操继续争夺天下的。

遗憾的是,袁绍又死了,留下几个草包儿子互相内讧,被曹操轻松搞定了。


萨沙


首先你得弄清楚田丰的建议到底是什么?

袁绍是在公元199年的6月,开始集结十万精兵,准备南下,曹操听到消息后,就开始沿黄河布防,双方处于准备及对峙阶段。

在公元200元的年初,刘备在徐州袭杀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背叛曹操,曹操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亲率大军回征徐州。消息传来,田丰给袁绍提出第一个建议:建议袁绍乘曹操去征徐州,发兵攻击曹操的后方许昌。



袁绍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给出的理由是儿子生病了,当然以袁绍的能力,儿子生病只是一个借口,袁绍能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征服北方四州,拥兵数十万,成为天下最大的诸候,绝对不是平庸之人。

袁绍为什么不乘曹操南征徐州攻击许昌呢?

这不是个很好的机会吗?许昌是什么地方 ,是曹操的大本营兼汉献帝的临时都城,在袁绍看来,派兵去攻击曹操的重镇,没有太多的机会,曹操一定会严加防备,因此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那田丰的建议是否有道理呢?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田丰的第二个建议。田丰的第二个建议是关于袁绍与曹操对抗的战略建议,是对袁绍提出打败曹操的总体战略方针。



田丰建议:不要急着发动官渡之战,应该坚守为主,袭扰为辅,内部重农业并积极备战,外部联络曹操的敌人共同对抗,派出精锐奇兵以声东击西的方法,攻击曹操,使曹操疲于自救,不出三年,必击败曹操。

从田丰的建议可以看出,田丰与袁绍的争议是战略之争,袁绍主张速战速决,田丰主张坚守为主、袭扰为辅。

既然袁绍想速战速决,因此袁绍觉得乘曹操南下徐州平叛之机去袭击许昌没有意义,反正要决战也能击败曹操,当然这只是袁绍的想法。

田丰的建议是否可行?能拖垮曹操吗?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田丰的建议完全正确。



从战略上看,曹操处于四战之地,南边的孙策、孙权,西边的马腾、韩遂,东南方的刘表、张绣,周边敌人众多,曹操必须不停的征战,是没法安心发展经济的,而袁绍不同,袁绍已平定北方,征服乌丸,只有南边曹操一个敌人,相对来说,发展环境优于曹操,而且袁绍占据北方四州,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用不了三年,袁绍的实力将会增强数倍,速战速决只对实力较弱的对手有益,对于实力强的对手,拖也能把你拖垮。

田丰的建议并不是坚守不动,而是以奇兵出击,袭扰曹操的,曹操本来就不能安心发展,而一再袭扰,曹操的实力只会越来越弱。

举个例子:比如曹操要和刘表开战,田丰就会说,马上派兵去打曹操的都城,曹操要是不救都城,就有危险,救了都城,刘表又打不了,这样总有牵制,曹操就很难消灭其它势力,一等到曹操要和其它诸候开战,田丰就会说去攻击曹操的后方,你曹操如何防守,田丰的这个建议简直是十拿九稳,如果曹操受不了,来攻击袁绍,那么袁绍就能以逸待劳,总使自已处于优势。

田丰的建议,又避免了拿袁绍的短处去和曹操的长处相比,田丰明白,曹操善用兵,兵虽少,但谋略强,总处于不败之地,这样就主观上避免了袁绍的失败。

包括袁绍的谋士沮授,也是建议以逸待劳,采取持久战。

田丰的建议完全正确,只可惜袁绍不听啊,要不然统一天下的,就是他袁本初啊!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这个问题其实在三国中,跟田丰不对付的许攸已经帮忙回答这个问题了。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田丰的建议:主张养精蓄锐,积攒国力。

这个建议在我个人看来是图霸。

这个建议对就对在天下诸侯纷争,有强大的国力做基础,再加上天下九州袁绍一人虎踞冀,幽,青,并四个州,地大物博天下无人可出其右,兵将之盛更是无人可及,如果坐拥河北而以强大国力虎视中原也未尝不可,遥想春秋时期无人统一天下,却有春秋五霸,也足以看出来,有时候称霸天下比一统天下要好的多,吃香的多。

但是,缺点就在于不能给曹操施加压力从而让曹操有足够的时间来扩充强大自己。

其次,我们再对比许攸的建议:主张力战速战,把第一强敌予以最快的铲除。

这个建议对就对在能马上铲除掉心腹大患而且抢回汉帝,在政治上也能帮助袁绍势力取得一定的进步和优势,而且养虎为患,太放纵曹操发展的话在日后必然会威胁到自己。

但是缺点就是纸上谈兵含量太大,曹操说的对:兵不在多,在精!将不在勇,在谋!曹操虽然相对于袁绍而言兵少将寡,但是曹操连年四处用兵,兵将经验想必远非袁绍部下能比,一旦袁绍与曹操相持不下,那么必然会极大的削弱袁绍阵营的实力,在古代攻城拔寨可没那么容易,一旦打不赢曹操或者以极大的代价战胜曹操,那么袁绍离被灭也不远了,但是许攸在官渡之战时期献计袁绍要偷袭许昌是条上计,可惜袁绍没能采用。

我个人的观点就是袁绍无论如何都是战胜不了曹操的,更谈不上会拖垮曹操。

1、实力方面。袁绍在官渡之战之前,实力和地盘远远超过曹操,曹操和袁绍迟早会有一战,战机选择更重要。在曹操不如自己的时候铲除他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一味等待,只会让曹操不断壮大,这样后面越来越难消灭他,况且,曹操手中有汉献帝,目前这个皇帝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等曹操利用完了,再抢过来也没有太多的意义了;

2、个人能力方面。袁绍和曹操的能力方面,无需多说,从最初的18路诸侯攻打董卓,却对董卓一点办法没有,一个华雄就把他这个盟主弄的焦头烂额,再到他完全有机会得到汉献帝,由于他的短见,让曹操捷足先登,抢占先机。由此可见,袁绍并不是一个明主。

3、团队稳定性。众所周知,袁绍的三个儿子一直在相互争夺权利,袁绍的内部是各自拉山头的,时间一长必然会生变的,这一点正是曹操希望看到的。对比之下,曹操这一点做的比较好,所有的权利牢牢的抓在自己手里,自己的儿子和手下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

综上所述,袁绍不仅拖不垮曹操,而且完全没有机会能够战胜曹操。


左岸黄昏工作室


众所周知,官渡之战可以说是决定曹操袁绍谁是河北之主的决战了,官渡之战之前曹操已经击败了他眼前所有的对手,比如张绣袁术吕布陶谦,刘备是跑的太快了,刘表孙策马腾刘璋张鲁都离他比较远。

袁绍也解决了自己跟前的眼中钉,比如公孙瓒。此时整个北方有竞争力的就剩下他俩的,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所以现如今曹袁两家都要尽快解决河北问题。

官渡之战就这么打起来了。 号称河北第一谋士的田丰,曾经数次劝谏袁绍,猥琐发育不要浪,官渡之战不要打,要养精蓄锐,缓一缓再说,袁绍没听进去不说,还听信了许攸的谗言,把田丰关到小黑屋里。

袁绍这么做当然很过分,咱们先不讨论袁绍这件事做的对不对,咱们先说,田丰的建议到底科不科学,如果真的不发动官渡之战,能把曹操拖垮吗?

当然是:不!可!能! 分析下当时的局势,袁绍要是拖垮别的主公诸侯会有些许的可能,对于曹操来讲,拖垮是不可能拖垮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拖垮的。

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对谁家来讲都是必须要发动的,袁绍拖不起,曹操更拖不起。


下面就讲一下袁绍采取田丰的建议也不能赢的原因,分以下几点。

拖是给曹操留下喘息的机会。如果袁绍选择养精蓄锐的话,大家想想曹操能闲的吗?肯定也要跟着养精蓄锐啊,本身不拖还有大的胜算打赢曹操,曹操那个时候灭掉吕布没多久,部队兵源还没有得到完全及时的休整和补充,辎重粮草,战时经济也没有得到足够的恢复。

而袁绍此时已兵精不精不好说,粮食一定是充足的了,经济发育也是良好的,袁家自己其实已经没有多大养精蓄锐的空间了,所以说养精蓄锐就是在前期大顺风的条件下,非要拖到甚至浪到后期的表现,纯粹是给曹军足够时间去发育,然后袁绍更难去消灭曹操。

养精蓄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袁绍极其愚蠢的战略决策而导致的不可逆转的致命局势。 袁绍其实是比曹操更有能力,也更有机会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当时袁绍比曹操兵力多的多不说,距离也远远比曹操跟汉献帝的距离近。


当时天子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尚方宝剑,谁得到了天子,谁就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制衡其他诸侯,壮大自己的力量,做什么都能够名正言顺。自己的实力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可是蠢到萌萌哒的袁绍,就觉得天子是个累赘,把他接来还得伺候他,天天给他低三下四,觉得很亏的样子。

当袁绍这么跟许攸把想法一说,许攸差点没气的当场去世。果然,曹操接了天子之后,各种以天子匡扶汉室的名义,拉着吕布打袁术,带着刘备灭吕布,袁绍本来那个时候能秒了曹操的,现在好了,想灭他一万次都没有合理的理由,等到有理由把他灭掉的时候,曹操的实力因为有了天子,再经过一系列骚操作,以指数型增长了,袁绍一口吃不掉了。


想灭掉曹操却不能灭,越不能灭曹操实力就越强,实力越强就更是灭不掉。袁绍因为没有迎天子就陷入了这么个死循环。这不是说田丰的养精蓄锐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会让这个死局死得更彻底。

如果说以上的原因是问题的表象,那么接下来就要说一下,采取田丰养精蓄锐的建议,也赢不了曹操的根本原因。 一个青铜水平的袁绍,只要自己坑得到位,无论什么神仙队友都没办法,根本就赢不了王者水平的曹操。

所以这就不是听不听田丰建议的问题了。 记得官渡之战前夕,曹操面对看起来跟boss一样的袁绍,其实也有一丝犹豫了,毕竟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大逆风局,虽然说对手操作不咋地,不过赢得概率看起来不大。


这个时候郭嘉给了曹操吃了一个强力定心丸,给曹操一个十胜十败之论——

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 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 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 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 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 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 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

说穿了,这是郭奉孝从袁绍的情绪,智商,情商,心胸,诚信度,识人,驭人,统兵,预判能力等种种方面分析,都不如曹操。

用我的话来分析,也是如此,袁绍从年轻到老就没干过几个长脑子的事儿。 袁绍小的时候就没有曹操爱动脑子,他俩和许攸从小他们仨就一起调皮捣蛋,每回捅了娄子,都是曹操许攸想办法平事儿,袁绍就是麻爪的份儿。

年轻的时候瞎指挥何进,把西凉的野狼董卓招进朝堂来摆平十常侍,从此董卓祸乱朝纲,天下大乱。后来组织十八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最后十八路诸侯还没等讨伐呢,自己就先掐起来了,袁绍平不了不说,还纵容袁术搞事情,最后十八路诸侯愣是没打进虎牢关就解散了,董卓那个时候估计大牙都要笑掉了。



等他儿子们稍微长大点,也不管他们能力行不行,就封地和军队兵权什么的给的贼到位,这里为袁绍死后,他们掐起来埋下了伏笔。之前本来有个端掉曹操的机会——偷袭许昌,奈何袁绍小儿子病得厉害,袁绍心态崩了,说啥都不抓住这个机会,就是不出兵。

官渡败下来的时候,袁绍就干脆抱着六分投的态度,本来还是能打的,没想到袁绍经过这一战直接就被气死了。 就这样的主,就算听取了田丰的这个养精蓄锐的建议,指不定下回就给袁军来一次神坑的操作。要想打赢曹操,听取建议怕是用处不大了,要是把主公换一换,还能可以搏一搏


策神历史


不管是从三国历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情节来看,田丰的建议是否被采纳都不是胜负的关键。

要知道官渡之战中曹操也并没有全灭袁绍主力,实际上袁绍军的伤亡不大,只是损失了许多粮草而已,就像诸葛亮的北伐,人还在只是吃的没了,士气受到了一点打击。粮草没了怎办?不主动进攻就是了,就不会有运粮的损耗,这样没有胜也不会有败。袁氏不是败在缺兵缺粮,或者兵将不精。

那关键是什么?个人认为袁氏还是败在袁绍的废长立幼上,废长立幼以至于兄弟反目,袁氏四州,幽、冀、并、青分别被袁熙、袁尚、高干、袁谭瓜分。曹操谋士郭嘉有言(没记错的话是他说的不太确定):四人在面对外敌时会同心合力,若无外敌则会窝里反斗。正如此言,曹操不动声色坐山观虎斗,而袁谭为对抗兄弟而勾结曹操,引狼入室,最后四兄弟被逐个击破。

所以可以假设:

1.袁绍长寿,采纳田丰建议,那么兵力更多粮草更足,即使再来一次乌巢奇袭,袁军也有能再补给起来,容错率高。

2.袁绍长寿,不采纳建议,那么即使有官渡之败,也能继续统合四州臣民,鹿死谁手仍未知

3.袁绍短寿,不管采不采纳建议,都会废长立幼,则彼必败。

4.袁绍短寿,立长子袁谭,以此人的能力多半还是要败给曹操。


0liver小牛


韩愈有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袁绍争霸中原败于曹操,似乎袁绍谋士团降了一个档次,我观之,若袁绍听从田丰之言,打败曹操,必然!

田丰之于袁绍相当荀彧于曹操,诸葛亮于刘备,张昭于孙权。袁绍帐下第一文臣,第一谋士。三国志中,袁绍戏份不多,田丰更少,但田丰水平非常之高,主要表现:

一、献计消灭公孙瓒,袁绍用之。河北最大对手公孙瓒身死,袁绍成为当时最强诸侯。

二、献计迎奉天子,袁绍未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曹操占据政治正统制高点。

三、献计趁曹操攻打徐州刘备,派兵攻打许昌,袁绍未用。袁绍因小儿发病未曾出兵,气的田丰破口大骂。

四、献计以车轮持久战对付曹操,袁绍也未用!关键就在此,如果袁绍用之,定能打败曹操!

田丰眼光异常精准毒辣,能够发现曹操势力最大的短板,后勤粮草!中原连年战乱,从黄巾起义,董卓作乱,诸侯攻伐,曹操打袁术,打吕布,打张绣,打刘备,战乱未停,粮草短缺。乱世异常艰苦,生存就是奢求。三国志记载董卓军队食人肉,曹军程昱也为军队用人肉做军粮。曹操打袁术粮草将尽,不得已杀粮官平军怒。官渡之战最关键时期也是粮草告罄,几乎山穷水尽。曹操有诗《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写尽中原惨状!曹操以军令许昌屯田,就是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必须设置的措施。

田丰对曹操势力看的很透,曹军虽少,但经过惨烈战争生存下来,嗜血好杀,曹操又善于用兵,不建议袁绍把所有军队孤注一掷。应当把军队分成数批,袁军数量众多,后勤充足,骑兵广大,应当使用车轮战,对曹操势力轮番出击,曹军救援东边,我们就攻打西边,曹军救援西边,我们就攻打东边,使曹军疲于奔命,不得修整。大军即出,生灵涂炭!杀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扰敌,破坏曹军基地,消灭后勤粮草,如此,不出三年!曹军必败无疑!曹军势力弱小,我们就和他打消耗战!

其实田丰这个战法真的无解,曹军没有应付的措施,当年孙武伐楚,就使用这个战法消耗楚国。但是袁绍未用。袁绍为人,外宽内忌、色厉胆薄、嫉贤妒能、好谋无决!在官渡之战与其说曹操用兵如神,不如说袁绍用兵无能,步步皆错。即使白起韩信复生又有何用?不听!不用!




桃园情约


袁绍听取田丰的意见养精蓄锐,而不发动官渡之战,我认为是拖不垮曹操。

先来分析下袁绍方的实力:冀青幽并四州,人口数百万,带甲数十万,冀州富饶,幽州并州紧靠塞外,战马数不胜数,文臣武将一大堆。

再来分析下曹操方的实力,兖豫二州遭受黄巾之乱,徐州天下粮仓但经过曹吕一战也损失严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内部汉室老臣争权夺利,文武虽不如袁绍多,但一个个都是人才。

乍一看,袁绍实力至少胜出曹操数倍,按照田丰的建议养精蓄锐,总有一天会拖垮曹操的。但仔细一分析,袁绍的实力就如水中花镜中月,不堪一击。曹操方面潜在实力很强。

君主方面——

袁绍此人好谋无断,耳朵根子软,可能会听从田丰的建议一时,但不会坚持下去,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听别人的改变了主意,袁绍此人又是世家出身,肯定信任世家中人;曹操雄才大略,唯才是举,善于听从手下的意见。

人才方面——

袁绍手下派系林立,文臣方面辛评、郭图保大公子袁谭;审配、逄纪保三公子袁尚;田丰、许攸、沮授中立。而且每个谋臣都有自己的缺点:田丰刚而犯上,一旦他得罪了袁绍,他的计策立刻会被否定;许攸贪而不知,太过贪财,做事不够明智;审配专而无谋,过于专横,大战期间竟将许攸的家属拿下,一般人可干不出来,唯有一点忠心可赞;逢纪果而无用;至于郭图,我还真没见过他出过什么好主意。

武将方面虽然很多,但可用的真不多。颜良、文丑武力很强,但都是莽夫(荀彧: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沮授: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张合、高览相对来说还行,但张合是韩馥降将,应该不受袁绍信任,否则就不会被逼反了。至于韩猛、蒋义渠这些都是二流将领,作用不是很大。

反观曹操这边,世家寒门之才都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智谋高绝,不会相互扯后腿。武将方面,夏侯兄弟武力可堪一用,曹仁防御无双,张辽、徐晃都是大将之才,对比下来曹操人才方面完爆袁绍。

兵力方面——

袁绍方面虽然占据四州之地,但除了冀州,并州青州幽州经过黄巾之乱、公孙瓒袁绍争斗还能剩下多少人?号称数十万,但真正有战力能有多少?而曹操这边用枣祗的屯田策招来流民,又把青州黄巾的老弱去除,选其精锐组成青州兵,兵少但精,将少但优,何其不胜?

再加上曹操方面有皇帝存在,大义握在他的手里,他打别人那是征讨不臣,别人打他那是谋反作乱,用处不大,但效果好啊!

综上所述,袁绍即使用了田丰的计谋也不会打败曹操,只不过会降低失败的速度而已。


炽炎之十月


我们先看看田丰大概说了些什么。

在官渡之战前,田丰建议袁绍不要出兵,因为曹操这个人善于用兵,阴险狡诈,跟他现在硬碰硬并不能占据多少优势。所以应当养精蓄锐,发动人力和物力优势,和曹操打持久战,然后不断派小股精锐对曹操发动奇袭,让他疲惫不堪,最后在曹操最虚弱的时候,高举清君侧的大旗,一举消灭曹操,统一河南。

那田丰的这套理论有没有道理呢?

首先在官渡之战前夕,曹操刚刚在徐州击败刘备,彻底占据了中原地区的河南部分(这里的河南河北指的是黄河南北),此外还具有关中,控制着徐州、兖州、司隶、半个雍州和豫州。而袁绍控制着青州、冀州、并州和幽州。虽然看起来袁绍控制的州郡少,但是整个河北战事较少,所以人口众多,兵力也较充沛,随时可以调动的大军有20万人。而曹操只有七万人可以调动,但同时又要提防在汝南的刘备和荆州的刘表以及江东孙策,如此一来,也只有不到五万人可以奔赴前线。

此外,曹操所控制的河南和关中地区,因为连年的战争,人口已经直线下滑,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所以说别看曹操地盘大,拼资源还真拼不过袁绍。

在就是人才,别看曹操的手下家喻户晓,但是论质量袁绍有着更多同等级的,只是因为袁绍是个失败者,所以很多手下也是被埋没在了历史长河中。其实曹操的手下也是有很多人原来是袁绍的手下,武将如张郃,文臣如崔琰、辛畔等等。

所以如果真的按照田丰的策略,曹操还真是难以招架,毕竟袁绍各方面都占优势,就是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也是追求速胜,因为资源真心靠不起。后来就连曹操自己也说:“假使袁绍用田丰之计,胜败尚未可知也。”


火器工坊


沮授建议袁绍要迎汉献帝以令诸侯,可是袁绍觉得汉献帝没用,还很麻烦,所以就拒绝了,可是当曹操迎汉献帝后,开始发号施令,袁绍还要听曹操与汉献帝的,袁绍就感到更烦了,他很后悔自己没迎汉献帝了。

他就跟曹操提出,说许都那个地势比较低,又比较潮湿,不适合做为都城,不如迁到鄄城吧,那个地方好,粮食也充足。曹操当然知道袁绍打的什么主意,因为鄄城离袁绍的地盘近呀,等曹操真的一迁都,那么袁绍就要过来抢汉献帝。

这时候田丰跟袁绍说:既然迁都的这个计谋,曹操发觉了,那么我们应该赶紧发兵攻打许都,把汉献帝给抢过来了,那么汉献帝就是我们的了。可是袁绍,又很犹豫,最后还是没听田丰的话。

袁绍用田丰的计谋,打败了公孙瓒,占据了北方四州。

建安五年的时候,刘备从曹操那边逃走,杀死了徐州刺史,占领了徐州,曹操发兵征刘备。田丰对袁绍说:曹操现在去打刘备,后方肯定空虚,这是我们的好机会呀!可是袁绍又犹豫了,他跟田丰说:田丰呀,你的主意不错,可是我的小儿子生病了呀,我分不出心来去打许都呀。

田丰出来说:袁绍这个人呀,竟然会因为一个孩子丧失了这个绝好的机会!而袁绍听了田丰的这句话,就更加的疏远田丰了。

曹操也知道这个事情比较急,所以猛攻刘备,很快刘备就输了,转过来投奔袁绍,袁绍这时候才下定决心要打曹操。田丰认为前面的机会已经丧失,就劝袁绍说:曹操是个善战之人,而我们又有四州之利,曹操是四战之地。

只要我们对其袭扰,那么曹操但会疲疲惫不堪,到时候打曹操就很稳了。必赢的局,我们何必去打这一场仗呢?可是袁绍不听田丰的,田丰的就在寻边极力劝阻,袁绍认为田丰这个是战前影响军心,就将田丰给关了起来。

显然,田丰的策略是十分对的,而且是必胜的策略,官渡之战,为什么优势的袁军会打败,是因为袁军表面强大,但其实矛盾重重。而曹操所在的地方,是四战之地,东面有孙策,南面有刘备、刘表,西面有马腾、韩遂。

曹操手上还在汉献帝,他们都在打汉献帝的主意,所以要对付这些人的进攻,而袁绍只要加以袭扰,等到曹操势穷的时候,袁绍再发兵,那么必能一战而胜。

田丰的能力,堪比曹魏的荀攸、郭嘉,蜀汉的庞统、法正,东吴的鲁肃,可是袁绍不能用,田丰之计谋,十分的高明,可是袁绍却不采纳,所以官渡之战,袁绍打败,就很正常了。


历史简单说


在官渡之战发生前期,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曾经劝阻过袁绍,不要发动官渡之战,先养精蓄锐,然后再寻找时机去和曹操决战。这个建议袁绍并没有理会,反而把田丰抓进了监狱里面。官渡之战,袁绍果然被曹操击败,田丰也被迫自杀了。这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如果袁绍不和曹操打官渡之战,那么袁绍能够拖垮曹操吗?

我们都知道,官渡之战之前袁绍一共占据了北方的四个州,其中北方最大的冀州也被袁绍控制,冀州是当时人口最多的一个州,袁绍在赶走韩馥之后占领了冀州,之后又先后占领了并州和青州的一部分。在和公孙瓒的战斗中,袁绍占领了公孙瓒之前统领幽州地盘。这样袁绍一共占领了不到四个州的地盘,幽州的四个郡被公孙度占领,青州的绝大部分是曹操地盘。

再来看曹操

,曹操的起步要比袁绍晚一些,但是曹操的实力发展非常迅速,曹操最初占领了兖州,后来攻占了徐州,之后占领了豫州和司隶,这样曹操也占领了四个州而且还有大半个青州,曹操还灭掉了袁术,占领了一部分扬州地盘,张绣投降之后,曹操更是占领了一部分荆州地盘。当时雍州和凉州的军阀马腾和韩遂也都听从曹操的指挥,在曹操和袁绍之战中派遣了军队助战,这样看曹操实力实际上强过袁绍

袁绍已经不是第一次不听取谋士的意见了,在曹操南下进攻刘备的时候,袁绍手下的谋士就曾经劝说袁绍去进攻曹操,但是袁绍拒绝了。袁绍拒绝的理由也非常的让人瞠目结舌,袁绍说:我的儿子生病了,我现在没有心情打仗。<strong>

如果袁绍在曹操和刘备争夺徐州的时候进攻曹操,那么曹操肯定是打不过袁绍的但是官渡之战前期,曹操在实力上其实已经超过了袁绍,只是在参战的军队上不如袁绍。可能是曹操太了解自己的老朋友了,知道袁绍手下都是一帮酒囊饭袋,袁绍本人也是一个庸才,所以派了7万大军就敢来挑衅袁绍。

曹操在政治上也有优势,曹操代表着天子一方,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袁氏家族虽然有四世三公的基础,但在匡扶汉室的大环境下还是理亏的。曹操手下大将众多,许褚、张辽、于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而袁绍手下的将领就差劲多了,张郃打不过曹操就直接投降了,文丑颜良又轻轻松松就被斩掉了。

当时的天下,除了曹操和袁绍之外,其他的势力都比较弱,曹操的势力范围刚好像一道门,封住了袁绍继续拓张的道路,袁绍如果想要出来就必须要打败曹操,否则不可能有发展空间。曹操在短短几年就发展的和袁绍一样强大,现在袁绍不和他打,以后的曹操可能会更加强大,所以袁绍不得不打

综上所述,如果袁绍养精蓄锐,那么曹操也会养精蓄锐,曹操本身地盘不比袁绍少,个人能力远超过袁绍,并且手下有这么一帮能征善战的能臣干将,拖下去袁绍肯定也是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