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雪:检察官“第一书记”

“检察官书记是福星,工作点子多、点子新,走访问需暖人心,普法进村促和谐,调研扶贫谋发展,我们都是追梦人……”这不是歌词,也不是打油诗,而是金普新区中长街道和平村村民对该村“第一书记”刘冬雪的点赞。

和平村坐落于国家级森林保护区大黑山的西麓,在大连市市控饮用水水源北大河水库一级、二级保护区内,三面环山,总人口1300余人,贫困户12户,主要种植大樱桃,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果园为主。山多地少,条件艰苦,特别是生活饮用水和果树灌溉问题、土地纠纷问题更是长期困扰和平村发展的难题,“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是村民们曾经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这一切,却因“第一书记”的到来,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勤走访深调研,因地制宜谋发展

2018年5月9日,在大连市金州区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刘冬雪被组织选派到和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那时起,她就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并下定决心要为和平村群众尽心尽力办实事,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

刘冬雪:检察官“第一书记”

“我一定要踏遍这里的山山水水,访遍村里的百姓群众。”

她随身携带着民情日记,以脚步丈量民情,深入田间地头,察民情、办实事、解民忧,经过两个多月的走访调研,了解村情民意后,刘冬雪意识到这个“第一书记”不好当!但凭着一股子韧劲,她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拉近了与村民间的距离,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针对和平村的现状,她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议后,确定了以“强支部、聚民心、重民生、改村貌”为目标的发展思路,并制定了和平村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

抓班子带队伍,党建引领作用显

刘冬雪:检察官“第一书记”

作为村“第一书记”,刘冬雪十分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去年“七一”前夕,刘冬雪为全村党员上了一堂《弘扬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的党课。为了让那些住家较远和上了年纪腿脚不好的老党员也能够来村委会听课,刘冬雪亲自开车到党员家中将他们接到村里,组织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重温了入党誓词,这次党课是全村党员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

刘冬雪:检察官“第一书记”

刘冬雪深知加强与村两委协调配合,注重调动和发挥村干部和党员的积极性,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是“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在刘冬雪的努力下,和平村将基层组织建设规章制度、村干部工作制度等悬挂到村委会,定期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开展学习;规范“三会一课”制度,把每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定为支部委员集中学习日,通过和平村党员微信平台等方式,不断改进党员学习内容和形式,党员精气神得到了明显提升。

刘冬雪:检察官“第一书记”

同时,刘冬雪注重将基层组织建设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结合起来,成立了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制定了《和平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和平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等,鼓励群众积极检举,揭发涉黑涉恶和涉乱等违法犯罪行为,邀请中长街道的相关领导给党员们上了一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辅导课,广大党员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付真情办实事,百姓冷暖最上心

“第一书记”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扶乡村的发展,带领村级组织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民事村办等工作。

驻村后,通过实地考察和了解情况,刘冬雪发现村民生活饮用水和果树灌溉问题刻不容缓,村民意见很大,这件群众的“心头病”,刘冬雪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为此,刘冬雪深入走访和调研,撰写了一份关于和平村村民生活饮用水的调查报告,并积极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同时又将调查报告递交给街道,获得肯定后,被提交到金普新区人大会上,被大会采纳。2019年,和平村自来水改造工程有望得到解决。

刘冬雪:检察官“第一书记”

李阿姨在村里有一处民房,由于年纪大了,身体有病,为了防止以后子女因为财产发生矛盾纠纷,来到村委会,找第一书记帮忙解决。在认真听取李阿姨的家庭情况后,刘冬雪建议李阿姨到公证处做一份公证遗嘱。李阿姨采纳建议后,刘冬雪又积极帮助阿姨联系了公证处的公证员,问清办理公证的相关材料,并陪着李阿姨和其老伴到医院开具了精神状况证明。事后,李阿姨和老伴高兴地说,“我们的一块心病终于除去了,多亏了刘书记。”

刘冬雪:检察官“第一书记”

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正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把党的关怀送到百姓心头,才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驻村以后,刘冬雪已经为40余名村民解答关于抚养、继承、土地承包、农村占道侵权、故意伤害等各类法律咨询,并参与村委会土地确权诉讼、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等多项涉及村民和村委会工作中,为其中的法律政策解读提供帮助,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追梦人

刘冬雪:检察官“第一书记”

“脚上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

刘冬雪常说,自己就是和平村的一员,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要多为群众办几件实在事,在扶贫的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正是带着这样责任和感情,刘冬雪把心融进了群众的心里,把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才赢得了和平村村民的集体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