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用電需求放緩“六穩”政策逐步發力

開年用電需求放緩“六穩”政策逐步發力

近期,國家能源局發佈數據顯示,1~2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10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8.8個百分點,比上年全年降低4個百分點。

“用電量增速回落,一是受上年同期高基數因素影響,上年同期全國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和春節假期延後因素抬高了今年前兩個月用電量增長的基數;二是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增速同比回落1.9個百分點,1、2月製造業PMI均低於50%的榮枯線,前兩個月工業和製造業用電量增速分別降至1.0%和0.8%。”中電聯行業發展與環境資源部副主任葉春日前在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用電結構調整持續深化

用電需求總體放緩背後,用電結構與產業結構調整同步升級。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1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9%;第二產業用電量70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第三產業用電量19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5%;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89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1%。

“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0.7個百分點,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18.3%,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40.2個百分點,是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葉春強調。

從數據看,1~2月,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0%,增速同比下降10.2個百分點。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用電量均同比增長1.7%,製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0.8%。

製造業中,四大高載能行業合計用電量同比增長2.1%,增速高於製造業平均水平,其中,黑色行業用電量增長2.7%;建材行業增長2.4%;化工行業增長2.4%;有色行業增長1.3%。葉春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家和地方“穩投資”等措施逐步發力。

用電量中反映出的政策成效已得到印證。“隨著‘六穩’政策措施的加快推進,企業預期明顯改善。2月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6.2%,比1月明顯上升3.7個百分點,升至4個月以來的高點。”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指出。

三產和居民用電成主要增長動力

1~2月,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39.9%和40.2%,兩者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達到80.1%,顯示出用電增長動力明顯向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轉移。

仔細分析第三產業用電量,其中大部分行業均實現較快增長。1~2月,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長17.8%,繼續延續近年來的快速增長勢頭,其中互聯網數據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速超過40%;批發和零售業用電量增長12.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用電量增長10.5%。

第三產業用電量的增長與現代服務業的較快發展保持一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3%,增速與上年12月份持平;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同比分別增長26.5%和7.9%,增速分別快於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19.2和0.6個百分點。2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53.5%,繼續保持在榮枯線以上,延續良好發展態勢。

葉春預測,3月份,隨著大部分企業受春節因素以及供暖期錯峰生產影響的消退,並在上年同期低基數(2018年3月份增長3.6%,為全年月度最低增速)等因素影響下,用電量增速將有所回升,預計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8%左右。(中電傳媒見習記者 張溥)

名詞解釋:“六穩”政策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