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位時,歷任直隸總督都是誰

清朝總督中,直隸總督是地位最高的封疆大吏。它掌管現在天津、河北大部分、山東小部分地區,所管轄包括糧餉、河道、軍務等軍政事項。雍正時期,直隸總督曾經歷過許多重大調整。當時總督一般可以兼任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右都御史,並沿為常制。

這兩個職位都是從一品官階,一個執掌軍隊,一個監察文武官員。獲得這兩個職位後,直隸總督可以更好掌握軍政大權,地位更為重要。

雍正在位時,歷任直隸總督都是誰

雍正時期又是清朝制度一個重大轉型的階段。在此以前,清朝的主要精力放在平定內患,制度上以沿襲明朝制度為主。雍正繼位後,清朝根據自身的情況,對過去制度作出較大變化,並在乾隆時形成定製,被基本沿襲保留。

晚清時,清朝制度雖然經歷了很多重大變化,但大體框架沒有過多的變化。如雍正年間成立的軍機處,便一直被保留下來。

雍正在位時,歷任直隸總督都是誰

所以通過雍正時期,直隸總督的人事變遷,我們可以更好了解雍正時期的制度變化,乃至整個清朝制度的脈絡。雍正時期,李維鈞、蔡珽、李紱、宜兆熊、何世璂、楊鯤、唐執玉、劉於義、王暮、李衛、顧琮這十二人曾先後擔任過直隸總督的位置。

這12位直隸總督中,八旗出身的僅有3人,其中蔡珽、宜兆熊是漢軍八旗出身,顧 琮是滿洲鑲黃旗出身。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順治、康熙時期,一直都提倡滿漢官員平等,可是在用人上,地方督撫的重要位置上,仍是八旗出生的官員居多,且其中相當一部分,屬於滿洲八旗出身。

雍正在位時,歷任直隸總督都是誰

這個變化,至少可以說明,當時在用人上,滿漢官員的任用上,相較過去,稍微平等些。而且,也可以看出,當時中樞對地方督撫,已經在皇帝的掌控範圍內。只要人選得當,有足夠能力,皇帝就不擔心總督會起兵造反。這個背後,清朝對總督的種種限制。除了有都察院的監督,清朝還允許巡撫上折,彈劾總督。

雍正年間,清朝又繼承完善康熙朝的密摺制度,允許四品以上官員,直接向皇帝上奏摺。皇帝便可以藉由密摺,瞭解地方情況。皇帝經常會在奏摺中,向官員瞭解其他官員的情況,藉此對官員進行任命。

雍正在位時,歷任直隸總督都是誰

而且,清朝的時候,總督的任期並不固定,一般都不會太長。雍正時期的直隸總督中,任期最長的就是唐執玉,一共署理了兩零三年月的直隸總督職位。其餘直隸總督中,任期也大多在一年和一個月之間。李衛曾兩次署理直隸總督的位置,但加起來也只有九個月的任期。

這種設立辦法,其實符合總督最初設立的預想。任務完成後,隨即裁撤。只不過雍正時期,則是保留職位,調任官員。

雍正在位時,歷任直隸總督都是誰

這種做法的好處在於,較短的任期,不至於讓直隸總督在地方上發展出太多屬於自己的勢力,形成跟朝廷對抗的局面。但是壞處也很明顯,過短的任期,無法保證總督可以充分了解地方情況。一些剛剛推行的政策,也容易因為總督的離任而無法推行。當然,不管好壞,後來清朝在任命地方重要職位時,也常常會採用這個辦法。

不過,更大一個變化在於,直隸總督的資質。中國有上千年的科舉傳統,官場用人,也以科舉為正途,視為光榮。

雍正在位時,歷任直隸總督都是誰

通過對雍正時期12位直隸總督的分析可以看出,雖然科舉出身仍在大部分,但也有通過其他渠道獲得官職,受到重用的人。比如說靠買官獲得官職的人。典型代表就是李衛。他的江蘇富戶,康熙朝時捐得七品小官,受雍正提拔,屢出政績,得以提拔。也有靠父輩蔭封的官職。楊鯤便是其中之一。

這種多重選官方式,則一直是雍正所力推的。因為雍正認為,科舉只能選出文采好的,沒有辦法測出品行和能力。可以擴大招選提拔範圍,對那些真正有能力、品行好的官員,委以重任。

雍正在位時,歷任直隸總督都是誰

當然,科舉仍是選拔官員的主流。而且,當時不只漢人靠科舉,八旗中也有不少人參加科舉。如蔡珽,他不僅參加過科舉,還是進士出身。因為科舉出身的官員,還是可以享受許多特殊待遇,只是在參加考試時,難度極高。

畢竟科舉出身的士大夫在朝堂上佔據主流,雍正再強勢,也無法拋棄科舉出身的官員不用。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清朝廢除科舉時,難度極高的原因。而且,科舉雖然無法測出人才的品行和行政能力,但對於官員仍有一個考核標準。對於底層的平民而言,仍有一個上升的途徑。這便是中國歷史更為深遠一種文化脈絡。

這也是呂思勉先生在《中國通史》裡說的:“其實政治只是表面上的事情。政治的活動,全靠社會做根底。社會,實在政治的背後,做了無數更廣大更根本的事情。不明白社會,是斷不能明白政治的。所以現在講歷史的人,都不但著重於政治,而要著重於文化。”

雍正在位時,歷任直隸總督都是誰

雍正在位時,歷任直隸總督都是誰

雍正在位時,歷任直隸總督都是誰

原價:258

腦洞外星人粉絲專享價:50

點擊下面鏈接,瞭解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