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守南疆十一載,留得英名在人間!

戍守南疆十一载,留得英名在人间!

戍守南疆十一载,留得英名在人间!

在祖國西南邊境線上,有一名青年警官被群眾銘記,他叫廖作漢。29年前,他在執行偵查破案任務中,與犯罪分子英勇戰鬥,不幸犧牲。29年後,他捨己救人和大無畏的精神,依然深深地烙印在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今天《新聞在線》特別報道《英雄》,就讓我們一起來緬懷這位壯族人民的優秀兒子,龍州縣彬橋邊防派出所青年警察——廖作漢。

戍守南疆十一载,留得英名在人间!

每年清明節,廖作漢的墓碑前總是白菊朵朵。前來緬懷的人們冒著綿綿的細雨和料峭的春寒,把無限的思念留在風雨中……

1979年4月,21歲的廖作漢參加了民警集訓班學習。同年7月,中越邊境線上的龍州縣繞秀邊防派出所剛剛建立,急需民警。誰都知道,繞秀邊防派出所地處山頂,終年雲霧繚繞,四季陰冷潮溼,糧食需要人挑馬馱地運送,尤其是還要面對複雜的敵情,時時提防他國潛入的特務“放冷槍”、搞破壞,這裡也被稱作龍州縣最艱苦、最偏僻、最危險的一個派出所。

戍守南疆十一载,留得英名在人间!

當別人猶豫退縮的時候,年輕的廖作漢主動請纓,要求派往那裡戍守。8年時間,他像一枚鐵釘釘在山上。直到1988年,彬橋公安檢查站和繞秀邊防派出所合併為彬橋邊防派出所,廖作漢這才算是“下了山”。

廖作漢同事 黃信:

廖作漢責任心是非常強的,反正上級交給的任務沒有推諉過的。

戍守南疆十一载,留得英名在人间!

廖作漢:奮不顧身 勇救落水群眾

廖作漢曾經說過,邊防警察的職責就是守好邊境,保家衛國。1982年3月14日的傍晚,途經小連城水電站的廖作漢聽到了急促的呼救聲,原來是一名群眾不慎摔進水電站大壩的引水渠裡,被每秒10米流速的水衝向還在開機發電的三號發電機組閘門。說時遲,那時快,沒有一絲遲疑,廖作漢縱身跳下水中。

龍州縣彬橋鄉紅嶺村馱交屯隊長 黃永陽:

距離閘口太近了,也危險。周圍的群眾都沒有一個人敢跳下去救人。

戍守南疆十一载,留得英名在人间!

短短十幾秒鐘的時間,湍急的水流就把兩人推到閘口附近,眼看就要被閘門旁的大旋渦捲入水輪機了!生死關頭廖作漢清楚地知道,自己只要一鬆手向外猛遊,完全可以脫離險境,但他沒有這樣做。就在被旋渦捲到閘門柱墩旁的一瞬間,廖作漢急中生智,狠狠地往柱墩蹬了一腳,騰出水面的同時把落水群眾拉出了旋渦。此時,電站職工聞訊及時關上了閘門,兩人最終安全回到了岸上。

廖作漢同事 黃信:

想都沒有想,事後他也說過這樣,有什麼想,就是想救人了。

戍守南疆十一载,留得英名在人间!

捨己救人的廖作漢,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授予一等功獎章。面對榮譽,廖作漢認為自己只是做了一名軍人、一名警察應該做的事情。在隨後的工作中,廖作漢萌生了入黨的念頭,他在入黨志願中寫道:我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後,服從黨的安排,聽從黨的召喚,隨時準備為黨、為人民獻身。

戍守南疆十一载,留得英名在人间!

廖作漢:執行任務不幸犧牲 生命定格在32歲

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廖作漢更加積極地投身戍邊為民的工作。1990年6月6日,他與同事潘世勇前往龍州縣下凍鄉馱江村,調查一名窩藏贓物的嫌疑人,然而,意外突然發生。

廖作漢同事 潘世勇:

那時我在做筆錄,突然聽見“嘭”一下,我抬頭一看,那個嫌疑人拿一把斧頭,砍到廖作漢的頭上。

戍守南疆十一载,留得英名在人间!

歹徒回身又把斧頭砸向潘世勇,被潘世勇驚險躲過。情況危急,廖作漢使出全身的力量試圖阻擋,但完全失去理智的歹徒,再一次向他狠狠揮舞斧頭。潘世勇果斷拿出手槍,連開數槍將歹徒擊斃。但年僅32歲的廖作漢終因傷勢過重,為邊防保衛事業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廖作漢:後繼有人 傳承英雄精神

根據廖作漢犧牲時的情節和生前一貫表現,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邊防部隊追認他為革命烈士。廖作漢匆匆走了,留下了年邁的父母,年輕的妻子,還有年幼的兒子。他的妻子凌鳳荷強忍內心的傷痛,一次又一次向兒子撒謊,爸爸只是遠門了,直到兒子長大成人那一天,才告訴了他自己一直埋藏在心中的夙願。

廖作漢妻子 凌鳳荷:

我對兒子說你爸爸不在了,你去接他的班,幫他繼續完成他的任務。

戍守南疆十一载,留得英名在人间!

聽了母親的話,兒子廖巍華毅然投身邊防事業中。因此,龍州縣人民政府授予他們“光榮之家”的稱號。

龍州烈士陵園,安葬了2015名烈士。白菊朵朵寄哀思,深深情意慰英魂。在每個英烈的墓碑上,都有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和一顆鮮紅的五角星,正如英烈們為了建立新中國和保衛祖國的安寧拋頭顱,撒熱血,染紅了邊關這片熱土,鑄就了南疆堅實的防線,他們用大無畏的勇士精神激勵著一代代後人,忠誠擔當,追夢前行……

戍守南疆十一载,留得英名在人间!

深夜毆打男童的男子被行拘,毆打原因:男童未按要求做家務

太囂張!強行“入股”不成,竟然持刀追砍公司法人代表

桂林交警查獲“最牛”車牌!

《新聞聯播》聚焦廣西:“一帶一路”科技合作增進互利共贏

來源 | 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在線》

記者 | 羅廣勳 凌北峰 吳巖 周鍇

戍守南疆十一载,留得英名在人间!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戍守南疆十一载,留得英名在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