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01

最早的澄馬公路,1939年通車,1941年和1975年兩次改擴建,使用到1994年澄馬二級公路建成。

澄馬公路屬省道公路,起於澄江縣城,經提古入呈貢縣馬金鋪達昆洛公路,全程22.33公里,是澄江去往昆明和玉溪的主要通道。

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02

老澄馬路西龍潭段 (攝於1989年)

據澄江縣誌、澄江縣交通志記載:

澄馬公路始建於1932年,1939年完成土路通車,歷時7年。1941年首次改擴建,1975年再次改擴建時鋪設柏油路面,路面寬8米,技術等級為國標四級次高柏油路。澄江所需要的97%的工業品原料、90%的日用百貨、100%的農用物資由此路運入, 澄江生產的95%的農村產品和工業品由此路運出,是澄江行車密度最高,運載量最大的公路,是澄江經濟的主動脈。

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03

1992年12月30日,縣委政府組織全縣3.4萬幹部群眾義務開挖澄馬二級公路路基。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和商品經濟的不斷髮展,曾經為澄江經濟建設立下汗馬功勞的老澄馬公路,因為年代久遠、技術等級差,加之彎急坡陡路窄、行車速度慢,越來越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1992年12月30日,改道新建的澄馬二級公路破土動工;1994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歷時兩年半。

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04

1994年5月20日,澄馬二級公路建成通車 。

改道新建的澄馬二級公路的起止點依舊是澄江縣城至呈貢縣馬金鋪,全程23公里,路基寬13米,路面寬12米,技術等級為高等級二級公路。

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05

這是澄馬二級公路提古段。2006年9月20日,一輛開往昆明的客車行駛在澄馬二級公路上。

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06

澄馬二級公路縣城至高西段。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改道新建是由縣級地方政府主動要求並自籌資金改建省道,是澄江公路史上的首創,成為全省地方政府修建高等級公路的典範。

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07

老澄馬路和澄馬二級公路之所以能長期保持暢通無阻,養護工人功不可沒。這是負責澄江縣城至提古路段養護的蘿蔔村道班舊址,2018年3月移交澄江公路分局。

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08

在蘿蔔村道班裡,有一個兩代人畢生都奮鬥在養護老澄馬路和澄馬二級公路的家庭,他們就是張坤、張國清父子。圖為張國清

2013年11月,澄馬公路迎來第三次春天——呈澄高速公路開工建設。

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09

2013年,澄呈高速開工建設。

呈澄高速起於呈貢縣馬金鋪鄉小營村,終點連接澄江縣龍街互通,全長15.316公里,全線按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20千米每小時, 2015年11月5日主線貫通,2016年2月2日主線通車收費。

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10

2016年11月1日,澄呈高速正式通車。

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11

澄呈高速麒麟特大橋施工。

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12

李橋中,名字似乎生來就和路橋有緣,他曾參與澄馬二級公路和呈澄高速的建設。

呈澄高速是連接昆明市呈貢新區和玉溪市澄江縣的重要通道,是雲南省高速路網中昆明——建水高速公路的一段,對完善全省公路網結構、加強新昆明與玉溪三湖城市群聯繫、構建崑玉一體化、加強昆明長水機場對三湖區域重要旅遊資源輻射,以及促進雲南省旅遊“二次創業”具有重要意義,將為實現滇中城市群同城化發展奠定基礎。

澄江大通道澄馬公路80年的時間軸

13

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120公路的澄呈高速。

來源:在玉溪、玉溪日報通訊員:金雲龍 澄江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