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期贏家快訊」: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紅棗期貨將在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掛牌上市。目前,紅棗期貨的各項上市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按照中國證監會的統一安排,鄭商所定於2019年4月30日(週二)上午在鄭州舉行紅棗期貨上市儀式。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下面我們就提前分析目前國內整體的紅棗市場以及產業情況:

當前,國內紅棗產業處於小散亂的格局,面臨著集中度低、市場缺乏統一的標準化的紅棗品級問題,且價格波動劇烈。近十年,由於我國紅棗種植面積迅速擴張,原本供不應求的紅棗市場逐步轉向供大於求,價格也連年走低,棗農及下游企業面臨虧損,相關市場主體避險需求強烈。在此背景下,紅棗期貨的上市恰逢其時,不僅能為市場提質增效,促進紅棗產業升級,還能為棗農提供價格參考,成為企業管理風險的利器。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價格波動明顯 避險需求強烈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棗樹種植國和唯一的棗產品出口國,世界上近98%的紅棗都分佈在中國,只有2%產自日本、韓國、伊拉克等國家,因此,紅棗可以說是我國的特色果品。

近年來,隨著國家農業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游產業對棗產品需求持續快速增長以及棗樹種植為農民帶來了良好的致富效應等,我國棗樹種植業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據瞭解,我國紅棗的傳統產地包括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和陝西五省,紅棗產量穩步增長。新疆地區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成為最近幾年快速突起的重要產區。作為後起之秀,新疆地區的紅棗種植面積與產量目前均居全國首位。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棗樹種植面積為325萬公頃,較2016年的310萬公頃增長4.84%,其中,新疆紅棗種植面積在100萬公頃左右,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2010年的時候,新疆部分地區的紅棗最高價能達到50元/公斤以上。這幾年紅棗價格連年走低,主要是因為過去超高的紅棗價格吸引了很多人前來開發荒地種植紅棗,帶來了無序發展、盲目發展的問題。加上種植技術、田間管理技術等提高,我國紅棗的單產也逐漸增加,供應量大大增加。”新疆好想你創新農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對記者表示。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紅棗產量為852.20萬噸,較2009年424.78萬噸的產量翻了一番。

通過觀察近幾年的紅棗價格走勢不難發現,紅棗的價格波幅明顯,具備週期特點。由於近幾年紅棗的大幅增產,紅棗價格自2010年達到高點後連年走低。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1998年至2015年,中國紅棗生產者價格整體呈現先上升後下降的趨勢,並分為三個階段。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1998年至2006年,紅棗生產者價格較為平穩,受居民收入水平、消費習慣及意識等影響,我國紅棗的產銷量較小,基本維持在5000—6000元/噸。2006年至2011年,紅棗生產者價格出現快速增長趨勢,從2006年的6448元/噸上漲至2011年的35251元/噸,價格接近增長了4.5倍。2011年至2015年,紅棗生產者價格呈現出較大的下跌趨勢。其中,2014年為價格最低點,紅棗生產者價格跌至11270元/噸附近,從最高點至最低點,最大跌幅為23975元/噸。

“2011年後紅棗價格暴跌的根本原因在於紅棗產量嚴重大於需求。受前期紅棗價格暴漲的影響,棗農大量種植棗樹,紅棗種植面積不斷攀升,同時2011年後新疆前期種植的棗樹逐漸進入盛果期,紅棗單產快速增加,供大於求的狀態愈演愈烈,最終導致紅棗價格暴跌。”該業內人士解釋道。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據瞭解,雖然棗樹嫁接後當年就能有產量,但是頭幾年的產量很低,所以新疆地區在發展紅棗產業的初期提倡的是高密度建園。“當年嫁接一畝地栽種的棗樹甚至高達1000多株。開始建園時紅棗價格非常高,地頭的鮮棗都能賣到10元/公斤,收益是非常可觀的。由於高額收益的吸引,新疆地區紅棗種植面積按照這種模式迅速擴大,打破了原先的供求關係。原來是供不應求,後來則發展成了供大於求。十年前的紅棗市場最高能賣到70元/公斤,而且無論質量如何都會有人收購,近幾年紅棗價格持續走低,目前部分地區已經跌破了成本價,並且出現了賣不動的問題。”阿克蘇百綠田園棉果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對記者說。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目前,新疆地區成為全國紅棗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生產基地,每年有大量的貿易商、加工企業前往新疆地區採購紅棗。由於歷史上紅棗產業曾給新疆棗農帶來巨大的財富效應,導致很多新疆非紅棗種植區跟進種植紅棗,盲目擴大紅棗種植面積,形成了現在明顯供大於求的市場格局,紅棗價格逐漸進入下跌通道。”羅賓漢老師說:同時,在品質方面,由於新疆產量增速過快,紅棗品質並沒有跟上,市場上紅棗品質參差不齊,各家收購主體各有一套收購標準,導致市面上存在多種紅棗等級標準體系,紅棗價格也混亂且不透明。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事實上,除了價格波動劇烈之外,紅棗產業還面臨著集中度低的問題,這導致了市場沒有統一的標準化的紅棗品級,整個行業處於小散亂的產業格局中。此外,紅棗產業還存在價格形成機制不透明的問題。而紅棗期貨的上市將改變這一現狀。

期貨上市將促進紅棗產業升級

記者通過走訪調研發現,由於地域差異、氣候及管理等原因,新疆各地區的紅棗在品質上存在著差異,品質高的紅棗和品質一般的紅棗價格自然相差較大。但是隨著產能的擴大和品質一般的紅棗大幅降價,品質高的紅棗價格也被拉至低位,產業人士稱這種現象為“劣棗驅逐良棗”。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紅棗產業正面臨著惡性循環。”新疆阿拉爾聚天紅果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解釋說,市場越下跌,棗農就越想提高產量,以此對沖風險,後來價格逐步跌破棗農的心理防線,棗農就開始減少投入,以便控制成本。投入跟不上,質量因此下降,如此循環,就造成了產業的不健康發展。對此,產業人士均表示,在產能控制上,紅棗急需進行供給側改革,從種植端提高紅棗生產品質,從而保證高品質紅棗的價格。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此外,市場上缺乏統一的標準化的紅棗品級同樣也是制約紅棗產業發展的因素。“我們都知道,實現標準化種植是紅棗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按誰的標準?”經營者提出了產業人士共同的疑問。

據瞭解,由於不同地區紅棗品質相差較大,流通環節中各地區都習慣用本地的分級標準,兩個不同地區出品的一級紅棗可能都不是統一的理化指標。“以前的紅棗市場只用大小區分紅棗的品質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後來有的廠家認為自己的紅棗質量更好,由此出現了特級、超特級的分類標準。”

在產業中沒有統一的分級標準,這大大制約了產業走向標準化、規範化的發展道路。紅棗期貨的上市將為市場提供品質引導,能夠有效指導棗農調整種植結構,提升紅棗質量,實現“優質優價”,推進產業的轉型升級,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以前的紅棗市場只用大小來區分紅棗的品質,導致了棗農使用膨大劑或其他手段種植,使紅棗品質下降。而用期貨的交割標準來規範和約束市場,則能夠起到倒逼種植環節規範種植、提高自身紅棗品質的作用。”經營主對記者說道,目前紅棗產業的主要矛盾是供大於求,次要矛盾是質量的逐年下降。

“紅棗價格低了,投入就跟不上,缺乏管理。品質的下降又加劇了供求矛盾,因為品質差會造成下游消費乏力的問題出現。與別的農產品不同的是,紅棗的終端消費以散客為主。以前品質好的時候每個人一年能多吃1—2斤,品質不好的時候會少吃一些,導致了消費端出現萎縮。這是個惡性循環的過程。我們期待紅棗期貨的上市能為市場解決這個問題。事實上,紅棗期貨的交割標準會略高於現在市場上的流行標準,這也將有利於紅棗產業的提質增效,實現優質優價。”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若羌縣政協主席對記者表示,紅棗期貨上市後,期貨的交割標準將會逐步影響現貨市場走向規範。“原來紅棗產業沒有形成統一的分級標準。2011年若羌縣通過工商局制定了若羌紅棗的標準,但由於若羌紅棗品質高,這一標準並沒有成為疆內的統一標準,後來我們也進行了相應的調降。我們期待期貨的上市能為市場帶來統一的分級標準。”他說。

期貨價格有望成為市場“風向標”

事實上,作為農產品,紅棗收購方式是地頭收購,即不用進入市場,在田間地頭就能完成交易。據姜華介紹,每年的收購季,全國各地的客商來到新疆地區收棗,全憑的是肉眼觀察、往年經驗及地域概念來定價。

期贏家記者走訪時瞭解到,新疆產區的收購時間一般是從每年的10月底開始,到11—12月紅棗集中上市的兩個月內集中完成。價格則是由當地收購量較大的龍頭企業初定,作為整個市場的參考價格,而後隨著市場行情變化。而企業是如何制定收購價的呢?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說,這些企業的定價是以自身的自主研判分析為主,通過預測今年的總體產量、結合企業自身的需求量以及往年的經驗而制定。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對於大型的加工企業來說,不存在地域偏遠、信息閉塞造成的價格偏差的問題,但是對於棗農來說,這種問題依然存在,貿易商通常會上門詢價收購,但是貿易商會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壓價。

事實上,紅棗價格存在有規律的季節性波動。具體來說,在一年的週期內,紅棗最高價格一般出現在1到3月。達到最高點後,紅棗價格小幅下降,直至第三個季度的水果旺季,達到全年度的谷底。隨後紅棗價格開始振盪回升,到12月隨著不同種類紅棗相繼大量上市,又進入第二個谷底,繼而開始緩慢上漲到年末及次年的1到3月,呈現出“春冬高,夏秋低”的價格趨勢。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2018年若羌地區的紅棗剛上市的時候能賣到6—9元/公斤,到現在只能賣到5—6元/公斤。對於棗農來說,如果11月沒有抓住銷售的機會,一過了年就只能賣個低價,並且時間長水分還要揮發,這樣一來損失更大,受限於自身的資源與習慣,棗農很難抓住較好的市場機遇。”王俊強說。

原料紅棗價格的連年走低,對於下游企業是否意味著更大的利潤空間?其實不然。孫現軍介紹說,紅棗終端產品的價格也是隨著市場走勢而變化的,如果原料紅棗持續低迷,終端產品的價格也會隨之下調。對於下游企業來說,抗風險能力較弱,但是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更多的是通過調整自身採購量進行避險。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業內的企業非常期待紅棗期貨的上市。對於經營者來說,期貨是一個很好的價格避險工具。對於棗農來說,期貨的盤面價格走勢將給棗農賣棗提供價格參考,讓棗農更好地把握市場機遇。此外,期貨的上市對於產業的發展有積極的影響。目前介入產業鏈的組成很簡單,只有棗農、經銷商、加工廠和終端的消費者。當期貨品種上市之後,將會有大量的產業之外的資金進入紅棗產業鏈條,這對於幫助紅棗行業的企業提高素質、擴大規模、實現產業鏈轉型升級有著遠期引導作用。”

各市場參與主體熱切盼望期貨上市

“傳統的紅棗現貨市場存在收購價格混亂、收購標準不統一、優質不優價等問題。紅棗期貨上市以後,有望形成公開、透明、合理的遠期指導價格,對現貨市場規範化發展有指導意義,並引導產業鏈上中下游形成期現結合的經營方式。”

表示,棗農及相關經營主體不僅可以利用權威期貨價格信號合理制訂生產經營計劃,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供需錯配,還可以通過參與期貨市場有效規避價格風險。此外,棗農可實時跟蹤價格和採購信息,合理安排生產經營,有效緩解紅棗現貨市場價格混亂及信息滯後問題。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對於企業來說,向記者表示,他們期待藉助紅棗期貨工具為企業帶來商業模式的轉變。“事實上,農產品價格波動大,作為收購方的下游加工企業,在紅棗的收購環節受到的影響很大。而期貨上市之後,企業可以通過提前套期保值鎖定採購成本,從而支撐企業進行大批量的收購。”王俊強說,這樣一來,企業就可以做到旺吞淡吐,即避開紅棗集中上市收購、集中加工、集中運輸的時段,減少企業的資金壓力。

“利用期貨市場可以使企業每年的收購價保持相對平穩,對於棗農來說,可以更多地把精力發在如何提升種植品質上。事實上,紅棗價格的大幅波動既傷農也傷企,只有價格走勢保持相對平緩,整個產業才能健康發展。”王俊強對記者說。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此外,紅棗期貨的上市將解決農業生產主體融資難的問題,提高生產再投入的積極性。據期貨日報記者瞭解,聚天紅已經聯合當地的銀行開展了模擬倉單質押的業務,與標準倉單質押不同的是,該項業務質押率較低。“紅棗價格持續低迷,每一環節的市場參與主體都苦不堪言,之前大多都依靠民間借貸,資金壓力很大,尤其是棗農。

因此我們就聯合了當地的銀行開展了這些業務,因為是非標產品,所以質押率較低,能達到30%—40%,由銀行提供資金,棗農把棗拉到我們的交易市場,經過質檢評估劃撥款項,這大大地緩解了棗農的資金壓力。我們相信,在紅棗期貨上市之後,未來將與標準倉單質押有很好的結合。”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坦言,在紅棗期貨上市後,公司將積極嘗試參與套期保值,對沖價格波動風險。“事實上,紅棗期貨的上市對於產業發展有多個方面積極的影響。第一,期貨具有價格發現的功能,公開透明的價格將對農戶種植、企業生產起到指導的作用。第二,目前市面上紅棗標準不統一,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不一,紅棗期貨的上市將有利於紅棗標準統一和規範化,降低交易成本。第三,紅棗期貨為紅棗產業鏈上下游提供了對沖價格波動風險的工具,有利於穩定農戶收入,鎖定企業利潤。”上述負責人說。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產業人士表示,紅棗期貨上市後,在其他農業領域廣泛開展的“保險+期貨”、“保險+期權”、訂單農業等模式,也可以豐富紅棗企業對沖風險的途徑和手段,發揮金融資本風險管理優勢,為紅棗產業保駕護航。此外,紅棗期貨的上市還將引導行業的定價模式由現在的模式逐步轉向點價模式。

關注《期贏家》微頭條,天天早間送福利!!!

期贏家

羅賓漢

紅棗期貨4月30日掛牌交易,塵埃落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