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金文经典著作影印丛刊解题》33

《历代金文经典著作影印丛刊解题》33

作者 京都静源 教授/文学博士

33、《韡华阁集古录跋尾》解题

《韡华阁集古录跋尾》,柯昌济撰。

一函四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编号:210/147。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登录编号:246985~246988。双鱼尾。版心下右部刻“余园丛刻”。四周单边。上下细黑口。宽14.5厘米,高26.7厘米。

上海图书馆古籍部收藏此书,索书号为:线普301581-84。

书名页题字用隶书:“韡华阁集古录跋尾”,落款用行书:“至德周进”,有“周进”私印一枚。有书牌页:“中华民国二十四年铅字本”。此书为余园丛刻第一种。卷首有柯昌泗序。所收为研究三代青铜器铭文题跋。无器形图,有尺寸说明,无释文,有考证文字。以器物种类为别,由甲到癸分为篇章。据周进序中所言,此书为“二十年前纯卿尚未弱冠,读款识时之作也”。

该序中又以为:

窃以为二百年来吉金之好尚,以山左为最着。曲阜桂未谷以小学说款识,其后有安邱王菉友、日照许印林·丁少山、莱阳周孟伯、潍县宋晋之、胶州法小山、黄县丁佛言。由是山左有吉金文字。

此书为晚清治金名著之一。

柯氏的采用传统的金石题跋类笔法著述的十五卷《韡华阁集古录跋尾》一书。此书,周进称之为“前纯卿尚未弱冠读款识时之作也”。这也难怪此书创见并不多,而且多是以记录前人的观点为主了。如,他在对《鼎》的跋文中,如是说:

字,每于最古期之金文。见之于周代金文中则甚少见。自宋以来相承释“举”字。象扛举形。或为“举”字,或为“再”字,未敢定。因篆、隶书“再”字,亦与此字形近。罗叔言先生所谓“隶书中有古文字形”,此字或即其一例也。

但是,偶尔也有不少是作者本人的考证和见解。如,他对《楚公钟》的跋文中,如是说:

字甚奇,颇不易识。杨咏春先生释“为”,吴清卿先生释“家”,孙仲容先生释“寪”。愚疑是字或为“爰”字异文。唯《史记·楚世家》楚先君无名爰者,但云“熊挚红卒,其弟弑而代立曰熊延”,延、爰,古音同部,古字或相假。

但是,也无须讳言,该书还是流于传统的铭文题跋而已,缺乏对铜器出土地点的具体说明,也没有对铜器尺寸的具体记载,更缺少系统的文字考释,很多铜器跋文仅一两句话而已。如,《叔余鼎》跋只是“西周中叶器,第二字当为古余字”而已,《戏伯鼎》跋只是“戏,国名”而已……这样的所谓跋文占据了相当数量,严重影响了该书的学术价值。这也是该书流传不广的致命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