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之最】广西最早的书局——桂垣书局

广西最早的书局

清光绪桂垣书局,乃广西巡抚马丕瑶所创办。

【广西之最】广西最早的书局——桂垣书局

马丕瑶坐像

马丕瑶,字玉山,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出生于河南安阳,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进士,后在山西、贵州做官,历任知县、知州、知府和按察使。光绪十三年(1887年)八月调任广西布政使,翌年八月擢为广西巡抚,至光绪十八年(1892年)因丁忧去职,回老家安阳县。马丕瑶在广西做官凡五年。

此期间,他励精图治,在整饬政治、清厘税收、发展农桑生产、传播文化、治理社会等方面,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原来民生凋敝的广西,各业略有转机,社会较为稳定,士民颇受其益。其中,他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省城桂林创办桂垣书局,纳储群籍、刊印图书、广布流传,就是为广西培养人才,振兴文化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马丕瑶莅桂之初,即看到“粤西素称瘠苦”,“非教养兼施不能挽回敝习,盖不译以诗书之气,则犷悍不驯”。急需“饬各州县设立义学,颁给弟子规童蒙养正诸书”,还提倡士子研经读史,“务使渐续涵濡,默消悍戾;可以清源化俗,育德兴贤”。然而,其时广西经过“兵燹后,人士流离,藏书悉毁,旧刊片板无存”。士子无书可读,“每届考试,不过零星书板,或舛错模糊,或洋板缩本,难资诵读;且多系时艺讲章,无以为稽古培才之助”。因此,他任巡抚不久,即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上奏《府厅州县拟设书局机坊折》:“拟在省城开一书局,刊六经读本,续刊有关实学诸书。”还在折中请朝廷旨饬当时典籍丰富、文化发达的江南、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四川各省书局“将局刊经史各本,及陈宏谋《五种遗规》等籍”刷寄广西,然后“以一部存省局,以择刊式样”。

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一月初二,清廷正式批准马丕瑶的奏折。翌年,马丕瑶即择址于省城桂林秀峰书院西斋,创办桂垣书局(又称桂林书局),是为广西最早的官办书局。

按马丕瑶的设想,桂垣书局既是一个刻印经史子集和实学诸书,向广西各府、厅、州发售书籍的处所,又是一个广储群籍,供士民借阅、研读经书、图籍的地方。它的结构布局为五间三进,第一进即称之桂垣书局;第二进设敞厅为阅读之所,称之读书堂;第三进度藏书籍于楼上,称之藏书楼。楼后紧接叠彩山,环境非常幽静。

马丕瑶派司道及书院山长主持书局,管征调存发兼刊行善本。地方官赵蔼臣、黄兆怀二观察及秀峰书院山长曹驯曾先后掌其事,张璞完太守、黎彤蕴直牧及寓桂名士谢光绮则先后佐理之。

桂垣书局开设后,订立了《存发书籍章程十二条》,并立即做两件事,第一是向江南、浙江、广东、湖北、湖南等省书局征集群籍;第二是选择一批经史子集善本,有计划地分类分批缮刻利印。承担刻刷的有书局募请的刻工,但主要的还是位于当时桂林学院大街上的有名的刻书坊——蒋存远堂。由于书局的资金并不充盈,每月由道库领回的银子二十八两,仅够支付管理人员的薪水和书役的伙食,向江浙、湖广等省征集的群籍,却是“书价无款可筹,请即由各省报销”,就连各省赠送的书籍,也是“由请饷委员就便领回”或“请觅使搭解来桂”,从而省下一笔邮资。刻书之款,则是边刊边筹。刻书资金的短缺,既影响刻书的进度,又限制了刻书的品种,原打算续刻的有关“实学诸书”,后来只刻出两三种。

光绪十六年(1890年)桂垣书局陆续收到两江督臣、江苏抚臣、浙江抚臣、广东督抚、湖北抚臣、湖南抚臣咨送书籍凡三百八十三种。也是这一年,“至省局刊刻《六经》、《四书》 读本,及《考经》、《小学集解》均以工竣”。从此,经史巨帙,名物象数专门撰述,在桂垣书局藏书楼里灿然美备,蔚为大观。至光绪末年已“藏经类一百二十九部,史类三百七十四部,子类二百八十五部,集类三百二十三部,丛书二十三部,为书一万六千七百五十四册”。

为了让省城桂林以外的士民能就近阅读,避免跋涉关山往来之苦,马丕瑶还将各省刷寄之群籍,除留一部置于桂垣书局外,其余则分发浔州、柳州、梧州、南宁、太平、泗城、百色、郁林、归顺等府、厅、州,并谆饬以上藏书各属,选择“书院及公所地方,修建书楼,上藏书籍,下为士子看书之所”。一时间“各属士子看书者,更番迭进,颇不乏人,实有鼓舞奋兴之象”。对桂垣书局刊刻工竣的经史子集等书籍,马丕瑶亦嘱“印发各属,分售散布,俾读书者咸获善本”,从而让“士民极为欢欣”。

光绪十八年(1892年)马丕瑶因继母病逝,离桂奔丧,至服除也没有再回广西。但他开创的事业,得到了后继各任巡抚的继承。

【广西之最】广西最早的书局——桂垣书局

↑ 此为近年于民间见清初牟允中《庸行编》八卷,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桂垣书局刻本。

《庸行编》八卷天头阔大,刻印俱佳。书名题页“光绪丙申重刊,善化向万鑅署检”。向万鑅曾任广西太平思顺道、桂平梧盐法道各职,知民风,重教化,王拯《龙璧山房文集》的五卷本也是因他而出版。《庸行编》是以康熙刻本为底本重刻,行格、文字一依旧本,得原刻本的风貌。

光绪三十年(1904年),桂垣书局“以剞劂乏砦,久难支柱”之时,广西巡抚柯逢时来到书局,遍观书楼藏书后,“谓当推广,不宜裁汰”,特拨银二万两给桂垣书局生息刻书,使之得以继续开办下去。

今据历史文献及广西各大图书馆馆藏书目统计,桂垣书局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刊出《诗经》四册、《书经》六卷、《周易》四卷、《礼记》十卷、《广西存书目录》一卷及《孝经》、《小学集解》、《图民录》其中《图民录》一书,被马丕瑶视为“敷陈治理,深切著明,为居官宝鉴”的典籍,曾给“任地方者人手一篇”。

【广西之最】广西最早的书局——桂垣书局

此为桂垣书局的《诗经》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刻本

该刻本为当时所刊五经之一,上有牌记“光绪庚寅孟夏刊于桂垣书局”。刻本宋字大书,大约是以浙江官书局提供的底本重刻的。

光绪十七年(1891年)则刊出《蚕桑实济》四卷、《圣祖仁皇帝廷训格言》一册、《澹香斋咏史诗》一册、《尚书因文》八卷、光绪《迁江县志》十卷,及补刊嘉庆《广西通志》等。

光绪十八年(1892年)刊出《在官法戒录》四卷。

光绪二十年(1894年)刊出《桂海文澜集》四卷。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刊出《檀弓解》一卷、《桂海文澜二集》六卷、《灵芝益寿草》一册。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刊出《续富国策》四卷、《近思录》十四卷。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刊出《劝学篇》二卷。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刊出《阳明先生集要三编》十六卷等,约有30种左右。

这些书籍有的距今已百年,有的也时近百年,经过漫长历史长河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尚有21种。

马丕瑶开办桂垣书局,是他治桂卓有成效的政绩之一。但他和他的一些继任者,毕竟还是一批比较守旧的封建官僚,他们刻印的书籍不仅多是正统的儒学典籍,没有一本“新学”的书,就是对机器印刷的书籍也存有偏见,认为“洋板缩本,难资诵读”,迟迟未引进机器印刷设备和技术。一直到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广西巡抚张鸣歧在桂林老提塘街陈文恭公祠开办机器印刷局——广西官书局后,官办的桂垣书局的雕版印书业才被取而代之,成为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