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相亲有多尴尬!

01

相亲,谈的不是情与爱

前两天,看了一个与“相亲”相关的作家交流会。

其中一位作家邓安庆分享了自己与曾经隔壁班念书女孩之间失败的相亲经历。

他说:我非常反感相亲,当那个女孩从上往下打量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身高都矮了一米。

我心有戚戚焉。

是的,我也反感相亲。

中国式相亲有多尴尬!

可是深入思考一番,我觉得我反感的不是相亲本身,而是相亲过程中别人的审视和相亲的功利性。

说实话,相亲和工作一样,是一个中性词语,应该不存在好与坏之分。

只是在相亲过程中,自己就像携带了一面镜子,随时能放大自己身上的缺点,让别人鄙视也让自己很尴尬!

更让人难受的是不管你说什么,从相亲对象上下打量的目光和审视的眼神中,你感觉自己像是被一把已经上膛了枪的抵着胸口,随时准备朝你的心上开一枪。

同时,相亲是充满功利性的。

女方评估对方的经济条件来决定是否要男方深入交流下去,男方评估对方的相貌身材,谈吐来决定是否要与女方风花雪月。

两方的博弈像极了一桩爱情买卖。

中国式相亲有多尴尬!

这让想起了国内相亲节目及现实生活中的相亲角,不管是男选女,还是女选男。

相亲双方或是带上各自亲爹亲妈亲自上场,话题从相亲对象的年龄、颜值、身高、性格、学历,到家境、房子、车子、收入、婚后生几个小孩……

你感觉什么都聊了,就是没有情与爱。

私以为,好的相亲,应当是建立在“男女双方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且明白自己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的基础上。

是一个舒服的过程,不过很可惜,现在的相亲队伍里,除了眼前的苟且,从没有诗和远方。

谈的不是情与爱,是一场金钱的交易。

02

相亲,像是父母们的狂欢

曾看过《中国式相亲:巨婴和TA的爸妈们》,它告诉我们,中国式父母之爱是非常可怕的。

不是给你做一个巨婴的榜样,就是摆出愿意永远奶着你的姿态,你无法也不能反驳他们,因为一切都是“为你好”。

在他们意识里,“你永远是‘我‘的孩子啊。”

所以,对于相亲,父母们总是想过度的参与其中,相亲,不是两个年轻人心与心的贴近,更像是父母之间的狂欢。

中国式相亲有多尴尬!

很多父母眼里,代儿女相亲是人生的使命,有家长就说过:“给孩子相亲就像上班一样。”

可以想象,父母在相亲中扮演什么角色。

大家都知道“相亲角”这个地方,远的不说上海黄浦区的人民广场,广州的天河公园.....近的如北京的中山公园、朝阳公园相亲角。

一眼望去,亲一色老年人,都在帮孩子物色对象。

他们人手一张自己孩子征婚简介,但上面没有照片。

你上前询问,他们都会说自己孩子“肤白貌美气质佳”“帅气踏实身体棒”......

对相亲对象的外表没过多要求,但必须门当户对,有京籍的瞧不上外地的,二环的觉得五环外丢脸,甚至看不上属羊的。

他们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标杆,喜欢从自己的视角去钦点孩子的相亲对象,很少顾忌孩子是否中意。

中国式相亲有多尴尬!

印小天被“骗”婚就是被父母所左右的,女方编的学历、职业到家境,都符合了他父母给的标准。

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个完美的媳妇,可最后人财两空。

这些过分参与和干涉孩子相亲的父母们,从不看婚姻里软性条件,如价值观,爱好,情感表达等等

如今看来,很多父母参与的相亲不像是给孩子找对象,倒像是一场买卖。

03

相亲,像是一场利益的博弈

这句话大家应该都熟:中国的房价都是丈母娘推上去的。

明码标价已经成为现在相亲市场的共识。

很多人在相亲之前就把相亲对象限定在一个方框里,他们有一套自己的鄙视链。

什么必须是985大学毕业,女方的职业必须是教师、医生护士、或是公务员工作稳定,因为男方是归国留学。

还有什么要是结婚,女方要出一台车的嫁妆费,因为男方有一套全款的房,年薪不低于30W+......

这时,你会发现婚姻变成一场金钱的博弈,男女双方各有心思。

中国式相亲有多尴尬!

曾看过一档《相亲才会赢》的节目,其中有一位23岁大二女生,立志要嫁给年薪5000万的富二代,被网友疯狂吐槽认不清现状,对自己过分的自信。

但这正好反映了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的婚恋观以金钱为导向,不经意间,爱情被资本化了

很多人抱着不劳而获的心里,当自己不具备物质条件时,总希望能从另一半身上获得。

他们渴望通过物质的富足,带给自己内心的满足。

可是他们没有想过,这种建立在金钱上的感情,是真的感情吗?能幸福吗?

中国式相亲有多尴尬!

虽说,婚姻的最初起源,是为家族缔结经济盟约关系,但如今都9012年了,婚姻也该演变成一份神圣的有关爱的契约,而不是明码标价的金钱关系。

要知道,用金钱去衡量爱情,就算能买到栖身之所,却买不到相爱的心房。

就像时评家哈洛德·柯依瑟尔说:“所谓的真爱则是欣赏对方的优雅气质和人格价值,他爱的是对方的灵魂“。

04

爱之于我,是灵与肉交融

杜拉斯说:“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相亲也许可以得到爱情,但拥有爱情的人绝不会去相亲。

看着那些在相亲角对子女吆五喝六,指手划脚,对相亲对象刨根问底的父母们,他们是否认识到自己在过度干涉孩子的情感,是否忘记了自己曾也年轻过,爱情是怎么发生的。

中国式相亲有多尴尬!

还有那些以金钱导向当为婚姻观的年轻人,他们是否知道,如果两个人没有足够时间去了解对方,且两个人的价值观不成熟,三观也不和。

勉强结合在一起,最后也会一拍两散。

这让我想起了知乎热议话题: 那些30岁还没结婚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在留言中,我们看到大部分30岁的人已成熟,他们开始把自己的生活变得精致,喜欢在空闲的时间看看书。

他们也学会了如何和自己和平相处,和自己焦躁的内心和解。

中国式相亲有多尴尬!

他们在对待爱情上宁缺毋滥,等待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而不是拿自己爱情和婚姻去做交易。

所以,修炼自己,充实自己才是我们该走的路。

就像Netflix出品的真人秀《四处约会》想要表达的那样:回到喜欢本身、愉悦地好好约一次会,是件如此美好的事。

所以,春天来了,出去浪起来。

我是三月,专栏作家

在这儿,跟你分享好物、艺术和生活之美

业余观察繁华世象

如果你对生活冷感,请到三月小姐处挂号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