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的婚姻成了父母面子的牺牲品

只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男性一直是权力的代表,在男权至上的社会中,男性传宗接代的使命也就表现出至关重要。而婚姻对于男性而不过是一个是成年的仪式或是作为一个传宗接代的任务,其主要的作用则是为了家族的繁衍。

在思想开放的今天,中国仍在许多地方保有这一思想。而这种思想也就衍生出了中国式相亲、中国式逼婚。在外人看来会觉得在这个年纪不结婚,不出嫁,不是心理有问题,就是生理有问题,很要强的父母会觉得很丢人,面子问题就油然而生,也就间接的导致青年一代地逢年过节时不敢轻易的回家,或是回到家中就想早早的结束这一切而提前回到工作地点。而如果是与父母住在一起则就必须饱受父母各种花式相亲、逼婚的种种手法。

而这些手法却是很多青年一代很讨厌的,其实追根究底还是思想观念在作怪。在一个家族观念很强的社会中,一个成年在到达25时就已经要开始接受逼婚模式了,而在城市中在到达30岁而没有成家的成年人已经是父母可以忍受的极限了,因为他们会束缚,更有甚者不想结婚,只想一个人独自生活到老。而这也是与老一辈的生活与婚姻观念想违悖的地方。现代人结个婚多难啊!并不是他们不想结婚,而是时间和成长收获还没有到达他们心里的那个预期,从而就想多了,反正原因有很多种,婚还是要结的,但不能盲目,也不能把起点定的太高,因为完美的爱情,那是童话般的奢侈品,不是所有人都能遇见,自己觉得好就行

多少人的婚姻成了父母面子的牺牲品

也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冲突下,很多人选择了妥协,早早的结了婚、生了小孩,的确,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些人的确是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但是大多在这种模式下走进婚姻殿堂的人最终的结局都是不尽人意的。因为在责任的承担中,很多人还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父母只是一味地想要抱孙子、看着儿女成家,这样他们的责任也就完结得差不多了,而这种责任却是一种很不负责的方法。我相信在二十岁的结婚的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依靠父母的接济生活,而中国式婚姻的必备条件——房产也是由父母出资。但是父母愿意这样,因为这代表着他的儿女要成家了,成年了,他也就可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了。

可是对于新婚的夫妻而言,许多人是还没有分清楚婚姻的责任的,婚姻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生活在一起,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而这其中有许多理不清的问题,但是这些在父母的眼中都是小事。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有能力摆平这一切。而在传统观念较重的家庭中更甚,他们甚至认为不结婚就没有传宗接代的可能,并受到旁人耻笑的可能,这些都是影响父母们努力逼婚的动力。父母的面子,但绝不能放在儿女婚姻大事上的绝对控制上面,不能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去牺牲儿女的婚姻幸福,蛮不讲理的隔阻,比绑架还要残酷!

多少人的婚姻成了父母面子的牺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