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相親有多尷尬!

01

相親,談的不是情與愛

前兩天,看了一個與“相親”相關的作家交流會。

其中一位作家鄧安慶分享了自己與曾經隔壁班唸書女孩之間失敗的相親經歷。

他說:我非常反感相親,當那個女孩從上往下打量我的時候,我覺得自己身高都矮了一米。

我心有慼慼焉。

是的,我也反感相親。

中國式相親有多尷尬!

可是深入思考一番,我覺得我反感的不是相親本身,而是相親過程中別人的審視和相親的功利性。

說實話,相親和工作一樣,是一箇中性詞語,應該不存在好與壞之分。

只是在相親過程中,自己就像攜帶了一面鏡子,隨時能放大自己身上的缺點,讓別人鄙視也讓自己很尷尬!

更讓人難受的是不管你說什麼,從相親對象上下打量的目光和審視的眼神中,你感覺自己像是被一把已經上膛了槍的抵著胸口,隨時準備朝你的心上開一槍。

同時,相親是充滿功利性的。

女方評估對方的經濟條件來決定是否要男方深入交流下去,男方評估對方的相貌身材,談吐來決定是否要與女方風花雪月。

兩方的博弈像極了一樁愛情買賣。

中國式相親有多尷尬!

這讓想起了國內相親節目及現實生活中的相親角,不管是男選女,還是女選男。

相親雙方或是帶上各自親爹親媽親自上場,話題從相親對象的年齡、顏值、身高、性格、學歷,到家境、房子、車子、收入、婚後生幾個小孩……

你感覺什麼都聊了,就是沒有情與愛。

私以為,好的相親,應當是建立在“男女雙方都具有獨立的人格,且明白自己想找一個什麼樣的人共度一生”的基礎上。

是一個舒服的過程,不過很可惜,現在的相親隊伍裡,除了眼前的苟且,從沒有詩和遠方。

談的不是情與愛,是一場金錢的交易。

02

相親,像是父母們的狂歡

曾看過《中國式相親:巨嬰和TA的爸媽們》,它告訴我們,中國式父母之愛是非常可怕的。

不是給你做一個巨嬰的榜樣,就是擺出願意永遠奶著你的姿態,你無法也不能反駁他們,因為一切都是“為你好”。

在他們意識裡,“你永遠是‘我‘的孩子啊。”

所以,對於相親,父母們總是想過度的參與其中,相親,不是兩個年輕人心與心的貼近,更像是父母之間的狂歡。

中國式相親有多尷尬!

很多父母眼裡,代兒女相親是人生的使命,有家長就說過:“給孩子相親就像上班一樣。”

可以想象,父母在相親中扮演什麼角色。

大家都知道“相親角”這個地方,遠的不說上海黃浦區的人民廣場,廣州的天河公園.....近的如北京的中山公園、朝陽公園相親角。

一眼望去,親一色老年人,都在幫孩子物色對象。

他們人手一張自己孩子徵婚簡介,但上面沒有照片。

你上前詢問,他們都會說自己孩子“膚白貌美氣質佳”“帥氣踏實身體棒”......

對相親對象的外表沒過多要求,但必須門當戶對,有京籍的瞧不上外地的,二環的覺得五環外丟臉,甚至看不上屬羊的。

他們心裡都有自己的一個標杆,喜歡從自己的視角去欽點孩子的相親對象,很少顧忌孩子是否中意。

中國式相親有多尷尬!

印小天被“騙”婚就是被父母所左右的,女方編的學歷、職業到家境,都符合了他父母給的標準。

在他們眼裡這是一個完美的媳婦,可最後人財兩空。

這些過分參與和干涉孩子相親的父母們,從不看婚姻裡軟性條件,如價值觀,愛好,情感表達等等

如今看來,很多父母參與的相親不像是給孩子找對象,倒像是一場買賣。

03

相親,像是一場利益的博弈

這句話大家應該都熟:中國的房價都是丈母孃推上去的。

明碼標價已經成為現在相親市場的共識。

很多人在相親之前就把相親對象限定在一個方框裡,他們有一套自己的鄙視鏈。

什麼必須是985大學畢業,女方的職業必須是教師、醫生護士、或是公務員工作穩定,因為男方是歸國留學。

還有什麼要是結婚,女方要出一臺車的嫁妝費,因為男方有一套全款的房,年薪不低於30W+......

這時,你會發現婚姻變成一場金錢的博弈,男女雙方各有心思。

中國式相親有多尷尬!

曾看過一檔《相親才會贏》的節目,其中有一位23歲大二女生,立志要嫁給年薪5000萬的富二代,被網友瘋狂吐槽認不清現狀,對自己過分的自信。

但這正好反映了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的婚戀觀以金錢為導向,不經意間,愛情被資本化了

很多人抱著不勞而獲的心裡,當自己不具備物質條件時,總希望能從另一半身上獲得。

他們渴望通過物質的富足,帶給自己內心的滿足。

可是他們沒有想過,這種建立在金錢上的感情,是真的感情嗎?能幸福嗎?

中國式相親有多尷尬!

雖說,婚姻的最初起源,是為家族締結經濟盟約關係,但如今都9012年了,婚姻也該演變成一份神聖的有關愛的契約,而不是明碼標價的金錢關係。

要知道,用金錢去衡量愛情,就算能買到棲身之所,卻買不到相愛的心房。

就像時評家哈洛德·柯依瑟爾說:“所謂的真愛則是欣賞對方的優雅氣質和人格價值,他愛的是對方的靈魂“。

04

愛之於我,是靈與肉交融

杜拉斯說:“愛之於我,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慾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

相親也許可以得到愛情,但擁有愛情的人絕不會去相親。

看著那些在相親角對子女吆五喝六,指手劃腳,對相親對象刨根問底的父母們,他們是否認識到自己在過度干涉孩子的情感,是否忘記了自己曾也年輕過,愛情是怎麼發生的。

中國式相親有多尷尬!

還有那些以金錢導向當為婚姻觀的年輕人,他們是否知道,如果兩個人沒有足夠時間去了解對方,且兩個人的價值觀不成熟,三觀也不和。

勉強結合在一起,最後也會一拍兩散。

這讓我想起了知乎熱議話題: 那些30歲還沒結婚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在留言中,我們看到大部分30歲的人已成熟,他們開始把自己的生活變得精緻,喜歡在空閒的時間看看書。

他們也學會了如何和自己和平相處,和自己焦躁的內心和解。

中國式相親有多尷尬!

他們在對待愛情上寧缺毋濫,等待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而不是拿自己愛情和婚姻去做交易。

所以,修煉自己,充實自己才是我們該走的路。

就像Netflix出品的真人秀《四處約會》想要表達的那樣:回到喜歡本身、愉悅地好好約一次會,是件如此美好的事。

所以,春天來了,出去浪起來。

我是三月,專欄作家

在這兒,跟你分享好物、藝術和生活之美

業餘觀察繁華世象

如果你對生活冷感,請到三月小姐處掛號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