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預言,一千多年後準確應驗,真是巧合嗎?

何桂賢


“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

這句所謂十二字預言帶有濃濃的晚清民國風,假如諸葛亮真人看到自己的這句預言,多半會氣得畫個圈圈詛咒這個代言者。你這文采真是太讓人著急了,造假也應該用心一點好不好?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不論古今中外,始終都存在一群特殊的人,他們的思想遠遠超過當時的時代,能夠跳出當時社會情況的窠臼預見未來,後世驗證後,發現他們當年的預測有的很靠譜,說明人家大師永遠是大師,就是這麼超前。

當然很多人對他們都是持懷疑態度。在歐洲文藝復興這個思想空前解放的時期,有一個占星師卡爾達若,預言自己在某一天一定會去世,當時他已經非常有名了,但是悲劇發生了,到了那天,自己的身體卻沒有一點毛病,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預期,為了讓別人看到自己的預言是準確的,他無奈選擇了自殺來證明自己。

嗯,這樣動真格的預言家,看起來似乎不太靠譜。

回過頭再看中國古代的預言家,顯得就比較從容了。


在中國最早的預言家,當屬姜子牙。他當年被周文王拉著走了八百步。他就放膽預言——周朝存活了八百年。聽到這話,文王哭了,恨不得當時對姜子牙再說,親,俺還可以再走兩步。

而後人看到這裡,必須也得哭了,這劇透的也太厲害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增添故事情節的,我們聽聽也就可以,不必認真。

不過,在中國古代還真有一個大牌預言家,他的預言在千年之後竟然一一實現。後世的劉伯溫還想耍小聰明來盜他的墓,藉此來證明自己比他要聰明多一些。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知道這個人是誰了,正是諸葛亮。


據說當時劉伯溫聽聞他神機妙算,自認為自己一定會比他更勝一籌,於是就來到他的墓中,想要來看看這位自詡神機妙算的天人的墳墓到底和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帶有一種想要和他比一比誰更厲害的心理。

剛開始進入諸葛亮的陵墓,劉伯溫就看到了一塊石碑,上面寫到“吾到無人到”,看到這裡劉伯溫就開始撫掌大笑。

牛皮吹破了吧,這個神算子也有失算的一天吧,我這不也到了嘛!於是一腳就把這個石碑給踢倒了,石碑一倒,背面的字露出來了,劉伯溫愣住了,意識到自己永遠也達不到諸葛亮那個地步,咣噹一下跪倒在地,懇求諸葛亮原諒。

原來那個石碑背面寫著“只有伯溫到”五個字,諸葛亮的這個石碑預言成真,千百年來沒有人能夠打擾到這個陵墓,但是呢,劉伯溫這個小傢伙一定會來騷擾。

十二字箴言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此際有一個姓宋的官員來翻新了武侯祠。

在重建的過程之中,大家在一個地方發現了一塊石碑(又是石碑,石碑好啊,可以造假,現代科技也沒法測出年代)。而這塊石碑上所刻的是一個猜字遊戲(諸葛亮得有多無聊,當年要是把這勁頭用於北伐,恐怕早就革命勝利了,也不至於病死五丈原不是?)

這十二個字是“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

“水月主”,水是三點水,而月和主加在一起是“青”,加上三點水組成一個“清”字。

“庚不大”,這個不就是康字嗎?

“蓋十八”,寶蓋頭下面加一個十、一個八,就是“宋”字,正是自作主張要來給他修祠的那個官員的姓氏。

“龍復臥”,正是因為前面的“清”朝“康”熙年間的這位小“宋”,才能使得我臥龍先生重新安眠吶!

千年之前諸葛亮就已經預言了這個事情?在清朝康熙年間會有一個姓宋的人來給重建這個地方?不說當時封建社會,就在今天我們聽到肯定還會感覺這個預言太神奇了吧!


到底是真是假?

說諸葛亮足智多謀,那倒不假,但最大的可能性,肯定還是後人造假,為什麼造假時段集中發生在晚清民初?鼎革之變、風雷激盪的此際,最需要大預言家的思想指引,去證明搞事情的理論正確性,民間思想家需要再創造的過程,並把它們牢牢貼到古代大預言家的身上。古往今來,概莫如此,啥時候諸葛亮袁天罡劉伯溫們集體出山,那一定不是個好年代。


歷來現實


提及諸葛亮可謂婦孺皆知,奇門遁甲、天文地理,無一不精。他一生中有不少預言,都一一成為現實。那麼巧合上又遇巧合,那還會是巧合嗎?


巧合之一——劉伯溫跪拜諸葛亮之墓

劉伯溫也以其神機妙算聞名於世,元末明初更是流傳:“三國鼎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劉伯溫自然覺得自己更勝一籌,所以在諸葛亮死後便去盜墓。

劉伯溫等人路遇一石碑,寫道:“吾到無人到。”劉伯溫更是覺得諸葛亮能力有限,命人將石碑毀壞,內心無比暢快。

這下,劉伯溫更是步伐沉穩,天下捨我其誰。可是走了不久又遇一石碑,劉伯溫雙腿打顫,直接跪倒在地,嘴裡唸唸有詞,魔怔一般。那石碑赫然寫道:“只有伯溫到。”

原來諸葛亮早就預料到多年以後會有劉伯溫來盜墓。如此神機妙算,劉伯溫當然會嚇倒在地,嘴裡反覆罵自己大逆不道,汙了仙人墓地。其實劉伯溫也是以其神機妙算聞名於世,可是對比諸葛亮可見一斑。

巧合之二——諸葛亮千年預言成真

清朝康熙年間,武侯祠年久失修,殘破不堪。人們重建武侯祠,發現一塊僅有十二字的石碑,沒有長篇大論,可是帶來的震撼卻是一點不少。



石碑上有:“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並且還有一個“亮”字,大概是諸葛亮想和後人玩一個猜字遊戲吧。

“水月主”,很顯然,“水”是偏旁,“月主”為“青”,這三個字加在一起就是“清”字;而“庚不大”就是“康”字;“蓋十八”,“蓋”為偏旁,即為“宋”字。

“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即為“清康宋”。而“龍復臥”顧名思義就是武侯祠要重新修葺了。也就是說,諸葛亮在千年前預言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個姓宋的人將會主持修葺武侯祠。

而千年後,朝代更迭,歷史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掀過了一頁又一頁的篇章。在清朝康熙年間, 負責修繕武侯祠的官員名叫宋可發,此人正是姓宋。

十二字預言成真,即便今天我們也無法用科學去解釋。人們驚歎於諸葛亮預言的準確性,卻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這只是巧合。

關於諸葛亮碑文可不僅僅只有一件巧合,他千年前就知道劉伯溫將會到墓中撒野,又知道清朝康熙年間將會修葺。還能說這些只是巧合嗎?

其實我國古代關於占筮成就顯著。《易經•繫辭•下》載:

“古者包羲氏(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諸葛亮學富五車,自然通曉玄學之術。而十二字預言成真,只能說明其掌握玄學筮法的精華,絕非巧合。


史之策


有詩讚曰:“一統江山劉伯溫,三分天下諸葛亮”。意思是說劉伯溫輔佐朱元璋開創了大明朝,諸葛亮輔佐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言外之意劉伯溫和諸葛亮平起平坐,都是歷史上的牛人。

但是劉伯溫表示不服,在諸葛亮死後一千多年後,他到定軍山武侯祠要見識一下諸葛亮的法力,看看他是不是真的能掐會算,是否能預測到他的到來。

劉伯溫來到了武侯祠,發現祠堂門旁石碑上刻著一行字:“吾到無人到”。劉伯溫很生氣,心想這不是我也到了,怎麼他沒預測到?諸葛山人就會吹牛,劉伯溫命手下把石碑砸了。




等進入到地宮,在地宮門旁又有一塊石碑,劉伯溫湊近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只有伯溫到”。

劉伯溫大驚失色,這分明是諸葛亮早就預測到我要來才寫下了“吾到無人到,只有伯溫到”十個字。劉伯溫瞬間佩服得五體投地。

劉伯溫走到諸葛亮棺槨前,發現旁邊有盞長明燈,火苗跳動著,藉著光亮,劉伯溫發現棺槨下壓著一張紙條,只見上面寫著:“小劉小劉,趕緊添油”。

劉伯溫看罷嚇得撒腿就跑,邊跑邊喊手下快跑。

劉伯溫跑出地宮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心想,諸葛亮果然神機妙算,連我在長明燈油將耗盡的時候到來都算出來了。過了幾天後,劉伯溫命士兵下到地宮為長明燈添油。你說這事神奇不神奇?



故事還沒完,這還不算神奇,劉伯溫之後,清朝的一個叫宋可發的遇到的事更神奇。

宋可發(1610—?),字艾石,山東膠州人,順治六年進士,任福建將樂縣知縣,順治十二年任彰德府知府,後升福建巡海道,康熙八年轉四川按察使、康熙十一年升廣東布政使司布政使等職。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死後,定軍山上的武侯祠是他的衣冠冢,定軍山曾經是他戰鬥過的地方。

其實四川成都還有一座武侯祠。原來蜀國後主劉禪和百姓十分懷念丞相,為了方便紀念,在成都郊外重建了一座武侯祠。

轉眼千年過去了,清康熙年間,宋可發任四川按察使期間,他看到武侯祠年久失修破敗不堪,決定重修武侯祠。




宋可發從小很崇拜諸葛亮,他不用清朝一分錢,決定用自己多年的積蓄修建,藉以表達對諸葛亮的崇敬。

重修武侯祠的事如期進行,就在施工過程中,民工在地下挖出了一塊石碑,經過辨認,上面刻著12個字:“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

當時人們面面相覷,不知道這12個字是啥意思?於是請來了一位博學多才的老者。

老者看罷沉吟半晌,突然捻鬚哈哈大笑,指著宋可發說:這12個字分明指的你修武侯祠的事,諸葛丞相果然神算也。

宋可發還是不明白,於是說道:“還望老先生指點一二”。




老者低頭看了一眼石碑,用手一指石碑下面的一個不容易發現的地方,只見刻著一個很小的“亮”字。

老者說:“這就對了,這是諸葛亮臨死前讓人埋下的石碑,他早就預測到了你修武侯祠這件事了”。

老者望了一眼還不明白的宋可發,解釋道:“水月主”代表“清”,月在主下合為青,加水為“清”。“庚不大”即小,就是 “康”。“蓋十八”就是寶蓋下加木,就是“宋”字。

“清康宋”的意思就是:大清康熙時期姓宋的官員。而最後一句“龍復臥”,意指武侯祠又被重新修建,連起來意思是:大清康熙年間,一位姓宋的官員把武侯祠重新修建一新。



宋可發聽罷驚歎不已,連連稱道:“諸葛亮真乃神人也!”

這事記載於清康熙年間一本《萬玉山房雜記》書中:

觀察使宋可發,字艾石,修之,得石一方,中橫列三言四句,有云: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

結語:大家千萬不要當真,這不過是後人附會的故事,諸葛亮怎麼能預測千年呢?權當茶餘飯後的談資吧。


秉燭讀春秋


清朝康熙年間,四川一位宋姓官員將諸葛亮的武侯祠隆重修繕了一翻,人們在武侯祠裡發現了一塊石碑,上有十二字的預言,並且署名“亮”。十二字的內容為“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有好事者一翻推敲,發現“水月主”是“清”字,“庚不大”是“康”字,“蓋十八”是“宋”字。人們認為十二字的內容連貫起來就是:清朝康熙年間,會有一位宋姓官員修繕武侯祠,“龍復臥”顧名思義就是武侯祠要重新修葺了。筆者認為這純屬巧合,諸葛亮一生殫精竭慮的為蜀漢盡忠,那有時間與心情留下這樣一個石碑來證明他能預測後事。

後人懷念諸葛亮一生忠貞,感念他治蜀不易,佩服他能力超群,於是製作出了這樣一個石碑,以此來印證諸葛亮是神人。陳勝、吳廣起義之時,將寫有“陳勝王”的布帛放在魚肚子裡,以此來裹挾眾人跟他倆一起造反。梁山好漢一百零八位,宋江早就把石碑做好了,然後埋進地裡,又假裝不經意之間挖出了石碑,以此來表明108位英雄聚義是上天所授,為替天行道打下神秘色彩。人們為了神化諸葛亮,還編輯了一個故事,就是劉伯溫盜墓事件,也被兩塊石碑給嚇住了。

相傳劉伯溫輔助朱元璋取得天下後,自認為自己玄學通天,能預測後事,讓令小孩子去傳唱“三國鼎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為了測試諸葛亮的預測能力,劉伯溫打算親自去盜諸葛亮的墓,走到路上遇一石碑,上書“吾到無人到”;劉伯溫哈哈大笑,一腳將石碑踢翻,徑自到諸葛亮的墓去。行不多遠,又見一石碑,上書“只有伯溫到”,劉伯溫見碑驚恐,原來諸葛亮早就料到劉伯溫會來盜墓,於是留下了兩塊石碑敲打劉伯溫。之後劉伯溫去諸葛亮墓前跪到謝罪,從此再不言能力超過諸葛亮。

諸葛亮從劉備死後,就以統一天下為目標,他一生都在的北伐中,他的全副身心與智謀都放在伐魏統漢上面。最終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為了不讓後人騷擾他的陵寢,諸葛亮讓三人抬著他的棺材向南走,繩斷即葬。成都的武侯祠只是諸葛亮的衣冠冢,並非諸葛亮的葬身之地,時至今天,人們還是沒有找到諸葛亮的陵墓,那麼劉伯溫盜墓一說就不攻自破。同樣的清朝康熙年間宋可發修繕武侯祠只是出於公事公辦,因為地方官員有保護名勝古蹟,名人陵寢的責任。好事者於是造出了十二字石碑之事附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一如宋江將108位好漢的名字職務刻到石碑上再埋入地下一樣。


大秦鐵鷹劍士


歷史上最聰明的人是誰?這個問題如果你找任何一箇中國人來要答案,那答案肯定是驚人的一致。除了諸葛亮,還有誰呢?他就是智慧的化身嘛!

傳說中的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所以他和袁天罡、李淳風、劉伯溫這四個人在文學作品裡都是以老道的形象出現的,他們已經不是人了。連老奸巨猾的司馬懿都上過當。



諸葛亮死後,司馬懿想得到他的遺著,親自帶人挖開諸葛墓,果然找到了一本《孔明神算》。司馬懿大喜,迫不及待的打開一睹為快。沒想到書頁是粘在一起的,很難掀開。司馬懿便用手指沾著唾沫,一頁一頁掀開看,沒想到裡面的字一個也看不懂。

等他翻到最後一頁,上面只寫著八個字“死諸葛治死活仲達”,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書頁上有毒!此時後悔已來不及了,司馬懿中毒不治,毒發而死。



您看看,諸葛亮有多神奇!諸葛亮死前算定,後世有個叫劉伯溫會打自己的主意,於是在墓中埋下兩塊石碑,上面提前刻好了幾個字。

果然到了明朝,劉伯溫來了。挖開墳墓後,先看到一塊石碑,上書五個大字“吾到無人到”。劉伯溫不以為意,繼續挖掘,不久又看到一塊石碑,面還是五個字“只有伯溫到”,這下劉伯溫傻眼了。他不得不佩服,斷了盜墓的念頭,將武侯墓好好修繕一番,再也不敢打歪主意了。

到了清康熙年間,成都武侯祠因為年久失修,突然坍塌了一面牆壁。在蜀人眼裡,諸葛亮就是神。所以當地官府立馬派人前去查看。只見倒塌的牆壁下,露出一塊石碑,上面有十二個大字: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



當時誰也看不懂什麼意思。成都知府宋可發就請來高人解讀,這才知道這十二個字是一付啞謎,水月主指的是一個“清”字,庚不大是個“康”字,蓋十八是個宋字,連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大清康熙年間,有個叫宋可發的要給我好的修一下祠堂,讓我這個臥龍能重新安眠。下面還有一個落款,是一個“亮”字。



宋知府被驚呆了,他口中喃喃只有兩個字:佩服佩服。於是用心將武候祠修繕一新,讓這條臥龍能安詳入眠,保佑蜀中子民。

中國關於預言的記載有很多,這方面的著作也不少,最著名的有袁天罡、李淳風的推背圖》、孔明的《諸葛馬前課》、劉伯溫的《燒餅歌》,這些著作預測之準,今天的科學都無法解釋。



他們的名字也可謂家喻戶曉。所以諸葛亮是有能力預測身後之事的。當然,更容易被廣大群眾接受的解釋是,這是善良的成都人民為了讓官府能撥款,給他們心中的神祗重修祠堂,而耍的一個善意的小把戲,是老百姓借用諸葛亮的英名,戲弄愚蠢的官老爺而已。


歷史漫談君


相信諸位對多智近妖的臥龍先生諸葛亮都不陌生,文治武功,奇門遁甲,無出其右。這樣的人物,做的事說的話,都有他的意圖的,在他的身上沒有巧合。

預言一朝成真

清朝年間,有一個諸葛先生的鐵桿粉絲宋可,看見諸葛先生的武侯祠破破爛爛的,實在有損諸葛威名,所以上書朝廷由他主持翻修武侯祠。

人們在修繕武侯祠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塊十二字石碑,碑上署名為“亮”,而這短短的十二字是一個字謎:“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

這字謎難不倒我們大天朝的人才,先人很快就解出來,可結果卻讓人大大驚訝,諸葛先生千年前留下字謎預言:

水月主=清;水為偏旁,月在下主在上為青,組合起來則為清。

庚不大=康;庚為半包,不大為小,組合起來則為康。

蓋十八=宋;蓋為寶蓋,十八為木,組合起來則為宋。

三句話連起來則是“清康宋”,最後一句的“龍復臥”代表的正是臥龍復臥,即武侯祠重修,正對應了清朝康熙年間宋可主持重修武侯祠。

這樣一語中的是巧合?很多信奉唯物主義的同學對其嗤之以鼻,但如果說這次預言的應驗是巧合,那發生在諸葛先生身上的巧合未免太多了。

預言再次成真

明朝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年代,民間更是流傳一句“三國鼎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把劉伯溫的聰明才智置於諸葛先生之上。

劉伯溫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就打算去盜武侯墓。在盜墓途中路遇一塊石碑,上頭刻著“吾到無人到”,劉伯溫見此,對諸葛亮更是不屑,便下令將石碑毀掉再走。

可走著走著又遇到了另外一塊石碑,上頭赫然刻著“只有伯溫到”,劉伯溫雙股打顫,跪倒在地,後打道回府,奉諸葛亮為神人也。

劉伯溫也是一時人物,如若非真的被諸葛先生所威懾到,又怎願意犧牲自己的名聲為諸葛先生作勢呢?所以這肯定是確有其事。

預言三回成真

諸葛先生之才,一步一步都算準了。諸葛亮死前吩咐屬下,將他的屍身築成一尊等人高的雕像,人們只是以為他為的是留名青史,以供後人瞻仰。

但正是這尊雕像,將意圖進犯蜀國的司馬懿嚇退。至今民間還廣為流傳一句俗話,“死諸葛嚇退活仲達”。

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一些事沒法用科學解釋,或者是人類的知識範疇尚未觸及的部分,但我們不用一開始就用巧合作為唯一的答案。

或許這個世界總有一些人是受到上頭眷顧的,諸葛亮便是其一。諸葛先生的一生像是頂著主角光環,神機妙算,料事如神,"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和劉備共譜君臣英雄曲。

玄學奇妙,天文地理中會隱含著一定的命數,而諸葛先生大才,又是這方面的專家,一言預測千年事,也並非不可能。

諸葛在,蜀國不亡。


小小嬴政


諸葛亮的12字預言,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飛揚先為大家簡單介紹此事,再對此事的真實性做一些推斷。故事如下:

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個叫宋可的人來到成都做官,他自小對諸葛亮的事蹟多有耳聞,心中對諸葛亮也十分崇拜,於是便去到武侯祠參觀,但是當時的武侯祠由於年久失修,已經有些破敗,於是宋可並決定對武侯祠進行一番修繕。



就在工人在施工的時候,突然發現武侯祠正中央有一塊大石板,這塊石板四四方方的、非常規整,看起來絕對應該是一塊石碑,但是直接看上去又沒有一個字。於是工人斷定此時石板朝上的面應該是背面,便幾人合力將石板翻轉了過來。這一翻轉可不得了了,只見石板上清清楚楚的刻著十二個大字:

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

此外還有一個較小的“亮”字寫在末尾。

眾人都認為這必定是諸葛亮留下的十二字預言,於是馬上上報。然而,包括宋可在內的眾人,左思右想都無法參透這十二字,宋可多方打聽,請來了一位當地年過百歲的高人。



高人走近石碑,細細地看了這石碑上的十二個字,捋著鬍子,留下了一句話:“三天三夜後,我再來此地,為你們解答。”說完,高人就徑直離開了。

三天三夜後,眾人都早早得聚集在武侯祠的這塊神奇的大石碑旁,只見高人從遠處踱步而來,步履輕盈,猶如飄然而至,宋可上前迎接,高人看了一眼眾人,便說道:

“所謂‘水月主’者,就是左邊三點水,右邊下面一個‘月’字,上面一個‘主’字,左右合起來是‘清’字。

不大就為小了,‘庚不大’就是庚字再加個小字,合起來就是個‘康’字。

‘蓋十八’,蓋就是寶蓋頭,而‘十八’是個‘木’字,合起來就是‘宋’字。

而‘龍復臥’就是指臥龍諸葛又重新興盛的意思。

12字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個姓宋的人,會重新修繕武侯祠,使得武侯祠煥然一新。由此可見,今日之事武侯諸葛先生,早已知曉了。”



眾人聽罷,皆大為驚歎,尤其是宋可,反反覆覆地念叨著:“清康熙年間,有宋姓之人,重修武侯祠,令之煥然一新。武侯諸葛真神人也,真神人也!”眾人一起走上前,為武侯上香祭拜。

不久之後,武侯祠果真被細心修繕,煥然一新。



從三國時期到清康熙時期,已經過了一千多年,然而千年之後的事,諸葛亮早已算出,這件事倘若為真實,足以令人驚訝歎服。

但是在飛揚看來,此事真實度不高,首先記錄此事的《萬玉山房雜記》只是一本雜記,再者此事也過於離奇。

飛揚推斷,此事真相很可能是:成都的老百姓早已有修繕武候祠之心,但可惜財力不足,這次朝廷官員宋可出面修繕武侯祠,正圓了當地百姓的心願。但是,有人擔心貪官汙吏會從中漁利,導致施工不良,難以達到好的效果。於是,便事前造了這樣一塊大石碑,刻上一段帶有寓言性的字,讓眾人以為是諸葛亮的真跡,以此來襯托諸葛先生的絕世英明,讓朝廷官員也大受震動,在修繕武侯祠的事上不敢怠慢。

我是飛揚,一個愛讀歷史的理工男,願把我的所讀所見說給你聽,關注我,讓我們共成長。


歷史飛揚


清朝的康熙年間,成都的武候祠因為年久失修,殘破不堪,有部分建築已經倒塌,當地的官員四川按察使,一個名字叫宋可發的官員,因此很是重視,就派人修理武候祠。

工匠們在修理的時候,從地下挖出了一塊石碑,石碑上還刻著有字,於是工匠們把石碑清理乾淨,發現上面刻了12個字,這12個字就是:



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

馬上就有人上報給四川按察使宋可發,這個宋可發也弄不懂什麼意思,於是就四處請高人來破解,後來終於找到了一個賞識淵博的老者,才破解出這12個字的意思。



水是三點水的“ 氵” ,月上面加個主,就是青,水月主合在一起就是:”清“。

不大就是小了,庚不大就是庚字再加個小字,庚不大合起來就是個“康”字。

蓋十八就是一個寶蓋頭“宀”再加十八,蓋十八合在一起就是個“宋”字。

那龍復臥是什麼意思呢?諸葛亮不是號臥龍嘛,龍復臥的意思就是龍又重新臥好,意思就是煥然一新。



”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這十二字合在一起就得出了三個字和一個結局,”清“、“康”、“宋”、龍復臥,最終破解的謎底就是:

在清朝的康熙年間,有一位姓宋的人,重新修建了武候祠,讓武候祠煥然一新。



怎麼樣?是不是很神奇!諸葛亮是死於公元234年,而發現這塊石碑已經是清朝康熙年間,大約是公元1662年到1722年,離諸葛亮去世已經過去了1400多年,如果這真是諸葛亮自已刻的石碑,那就在主神奇了,畢竟諸葛亮在世人眼中是神機妙算的嘛!

但是這個石碑的事情,是記錄在一本名叫《萬玉山房雜記》的書中,這本書應該明代人寫的一本記錄雜事的書,並不正史,應該可信度不高,所以這個事情應該不是真的,是後人附會的,也可能是諸葛亮的粉絲弄出這麼一件事。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提到諸葛亮,在中國那可真是大名鼎鼎的存在呀。自《三國演義》橫空出世之後,似乎諸葛亮就成了神話的化身,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

但是,如此強悍的諸葛亮,也僅僅是幹了一個三分天下而已。可見,諸葛亮的對手也不是吃素的。

既然諸葛亮料事如神,未出茅廬,便可知三分天下事。那麼諸葛亮這個未卜先知的本領,就更加的廣為後人流傳了。

我們看看,諸葛亮生前,都洞悉過哪些身後可能發生的事?

話說諸葛亮去世一千多年後的大清王朝的時候,因為有人仰慕諸葛亮的威名。所以,他就向皇帝提議修復一下武侯祠吧。

畢竟諸葛亮的威名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去世千年,如今祠堂以是破舊不堪,和他如今的聲名不匹配呀。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了,所以就准許了。

可是,就在他們修繕武侯祠的時候,他們卻發現12個字,這12個字好像是預示著什麼?

我們先說這十二個字是什麼?

“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

看上去好像是個字謎,事實上它就是字謎。這十二個字,是寫在一個碑上,署名一個亮字。

大家都知道,古人聰明透頂,猜這些字謎,當然是小把戲了。

很快他們就猜出來了,水月主其實就是“清”,庚不大其實就是“康”,蓋十八其實就是“宋”。這三個字合起來,其實就是“清康宋”然後對應“龍復臥”。其中“龍復臥”,就是祠堂重新修復的意思。

整個字謎翻譯過來,就是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姓宋的人,會修繕他的祠堂。而提議皇帝修繕諸葛祠堂的恰恰就是姓宋。

你說這件事,是不是很蹊蹺,諸葛亮怎麼可能知道一千年後,天下會有個大清呢?

他又是怎麼會知道有個姓宋的人,給他修繕祠堂呢?

我想這只不過是後人,迎合諸葛亮不一般的措辭吧。畢竟人民大眾的聰明才智是可以發揮到無限大的。

主持修武侯祠的宋先生,若是把這個字謎,告訴了皇帝。那還不是大功勞一件。總之,就是選好聽的話,給皇帝上報就好。

這樣的好處,就是即做了事,又討了奉上,豈不是一舉兩得。

當然了還有一個關於劉伯溫盜諸葛亮的墓的故事。

當時,很多人把劉伯溫比作是諸葛亮,畢竟他們都是料事如神般的人物。

但是,劉伯溫覺得諸葛亮不如他,因為諸葛亮只是幫助劉備三分天下。他劉伯溫就不一樣了,幫助朱元璋統一天下的可是他呀。

話說劉伯溫帶了一夥人,來盜諸葛亮的墓地,只見一個墓碑上寫到:“吾到無人到”,劉伯溫看了一眼,沒覺得啥,命令手下繼續前進。

但是,當他看到另一個墓碑上的字的時候,他命令手下趕緊退出去,因為上面寫的是“只有伯溫到”。


史學達人


歷史上的諸葛亮確實足智多謀,不僅預測到了三國鼎立局面的產生,而且還深通奇門遁甲,研究出了木牛流馬。但諸葛亮並非是街頭占卜的神棍,根本沒有對後世做過任何預測,所謂預測到一千年以後的事情,壓根不是巧合,而是後人杜撰的民間傳說。



第一、諸葛亮和劉伯溫鬥法

關於諸葛亮12字的預言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諸葛亮和劉伯溫鬥法,另一個是清朝官員修善諸葛亮祠堂。


相傳明朝建立之後,劉伯溫成為了世人眼中的神算子,被很多人稱為“當世諸葛亮”。但劉伯溫自恃才高,認為別人的評價是貶低自己,而且世人廣知“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所以不甘心屈居於諸葛亮之下的劉伯溫便想著去武侯祠會一會諸葛亮。


當劉伯溫到了武侯祠後,心想世人都讚歎諸葛亮能掐會算,不如今天就挖開諸葛亮的墓葬,驗證一下諸葛亮根本沒有推算到自己的到來,向世人證明自己的能力已經超越了諸葛亮。



說幹就幹,劉伯溫當即命人挖開了諸葛亮的墓室。但打開墓室之後,劉伯溫立刻傻了眼,只見一塊石碑上赫然寫著“我知後世有你,你知後世有誰?”十二個大字。劉伯溫看到這裡,心想諸葛亮確實比自己技高一籌呀。

讚歎之餘,劉伯溫又想到諸葛亮生前精研奇門遁甲,想必死後一定陪葬。既然已經打開了他的墓葬,不如一探究竟。

在墓室中央,劉伯溫發現有七口大缸,大缸之中六口已經空了,最後一口裡面有一些燈油,但也所剩無幾。很顯然這就是傳說中的長明燈。劉伯溫走進一看,最後一口缸旁邊放著一片竹籤,上面寫著;“小劉小劉、快快填油”。劉伯溫看到之後,簡直被諸葛亮的神算能力嚇到了,於是填滿了燈油後磕頭謝罪,趕緊退出了墓室。




這個故事流傳非常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個杜撰的故事。實際上《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了諸葛亮去世後的入葬情況;

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這也就是說諸葛亮是薄葬,沒有任何的陪葬品,而且他的墓葬僅能容納棺槨,沒有多餘的空間,七口大缸以及碑文根本不可能出現。



清朝官員修善武侯祠

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清朝官員宋可發出任四川按察使。宋可發到了四川之後遊覽了武侯祠,當時武侯祠已經歷經了一千多年,雖然歷朝歷代都曾有過修善,但經歷了明末清初的動盪,武侯祠已經破敗不堪,於是宋可發準備著手重建。

重建的過程中,施工的百姓挖出了一塊石碑,碑文共計12個字;“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

很明顯,這十二個字是一個字謎,當時的文人才子經過猜解,確定了內容;水月主為“清”,庚不大為“康”,蓋十八為“宋”,龍復臥指的就是“臥龍諸葛亮”的武侯祠重新建立了起來。

這幾個字的意思連起來就是;“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姓宋的官員重建了武侯祠”。



現在看來,這句話異常準確。但在康熙十一年,武侯祠重建完工後,宋可發撰寫了《重修忠武侯祠碑記》,其中根本沒有提到這個事件。以此可見這個故事也是民間杜撰的傳說,大家看看就好,千萬不要當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