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試驗區“西安樣本”: 0.7%的面積創造79.9%的進出口

自貿試驗區“西安樣本”:  0.7%的面積創造79.9%的進出口

西北信息報訊(記者 陳超) “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以西安市0.7%的面積,創造了全市79.9%的進出口、58.4%的實際利用外資、18.4%的稅收。”4月11日,陝西省召開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兩週年改革創新情況及成果新聞發佈會,西安市商務局局長、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安管理委員會主任呂恆軍在發佈會上表示。

9項案例在全省、全國複製推廣

兩年來,陝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完成了127項改革試點任務,形成136項創新案例。其中,“創新推進中歐班列發展模式、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併新模式、技術經理人全程參與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模式”3項案例在全國複製推廣。

“設立‘互聯網+政務服務’驛站、政務服務容缺受理、24小時自助信包箱、徵信服務與政務服務聯動、內保外貸金融創新、信用金融服務創新”6項案例在全省複製推廣。

多項舉措居陝西、西北第一

陝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持續化商事制度改革,實施先照後證、多證合一、集中註冊、簡易註銷等准入環節全流程的創新改革舉措。實行網上核名、微信登記等多渠道、多平臺註冊,實現企業註冊登記“一口受理、並聯審批、多證聯辦”和全程電子化,辦理時間壓縮到3個工作日以內,時效提升95%以上。眾多改革創新,在政務服務領域促生了眾多陝西乃至西北第一:首張支付寶簽章營業執照、首張僅憑身份證辦理的個體營業執照、首張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單一窗口、單一表格”營業執照、首個24小時無人值守政務服務區、首個下沉寫字樓的“政務服務驛站”、首個身份證電子證照政務應用、首批智能語音登記註冊機器人終端、首個自助辦稅服務區、網上辦稅體驗區等。《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18》顯示,西安營商環境綜合排名進入前10,其中政務環境評價進入前5。

新增市場主體34000餘家

兩年來,西安市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聚焦投資、貿易、金融領域,加快構建與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出口貨物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企業通關效率大幅提升。建設海關及檢驗檢疫報關報檢輔助平臺系統,企業單項業務通關平均時間由2小時縮短到40分鐘。

自貿試驗區成立兩年來,西安區域新增市場主體34835家,註冊資本4404.94億元,註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465家。兩年的新增市場主體數,達到成立前該片區域歷年市場主體數的1.5倍。

交流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

西安區域在改革創新的同時,加強與西部省市交流,通過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優勢和發展平臺,輻射帶動西部區域協同發展。與唐山港合作在西安港設立內陸港,豐富西部地區向東物流通道,與青島、寧波等沿海港口城市合作開行海鐵聯運國際貨運班列,推動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無縫銜接。

同時,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開通西安至歐洲、中亞、西亞11條跨國鐵路貨運幹線,覆蓋絲路沿線44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1235列,運送貨物120.2萬噸,貨值17.2億美元,實現跨越式發展。新增“襄西歐”國際貨運班列,常態化運行陸海聯運班列,在德國法蘭克福等地設立8處“海外倉”,形成服務“一帶一路”的國際、國內、區域物流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