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磕碰,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護

關注明鼎教育 | 獲取幼教乾貨

擔心磕碰,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護

點此下載幼教匯APP查看更多幼教乾貨


近日天氣漸暖,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增多,在早操和遊戲中,孩子們不僅強健了身體,也能感受到集體活動的快樂。

可當孩子們沉浸在遊戲中時,難免會出現摔倒、擦傷、碰撞等問題,隨之伴隨的可能是紅腫、淤青、甚至傷口。

擔心磕碰,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護

下午放學的時候,老師對俊俊媽媽說,俊俊今天在戶外活動時跑得太快,不小心被子豪絆倒磕到了膝蓋,已經帶俊俊去醫務室處理過傷口了。

看見俊俊的膝蓋上蹭破了一點皮,俊俊媽非常心疼孩子,情緒很激動地指責老師看護不到位,要求老師和子豪媽媽賠償,並立刻帶俊俊去園長辦公室,要求給個說法。

最後老師和園長登門道歉,並做出了好好看護孩子的承諾,俊俊媽才就此罷休。

從那以後,戶外活動時老師對俊俊的戶外活動加倍關注,班級其他小朋友的父母都害怕自己家孩子和俊俊一起玩會帶來麻煩,所以孩子都不太敢和俊俊一起玩了。一段時間後,俊俊媽媽又向老師反應:俊俊最近變得內向,而且對集體活動興趣不大...

擔心磕碰,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護

保證孩子安全是幼師的第一要務,為了保證孩子安全,幼師們做了不少保障工作,比如:

戶外活動時

◇建議孩子穿適合運動的鞋服入園;

◇合理規劃孩子的運動時長及運動量;

◇準備合理安全的場地供幼兒活動;

◇活動開始前會先組織孩子進行熱身運動;

◇充分講解遊戲規則及安全注意事項;

◇時刻注意幼兒動向,對危險動作及時制止;

◇活動結束後組織放鬆運動。

擔心磕碰,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護

室內活動時

◇確保地面無水漬、雜物;

◇對教室中邊角物體進行軟化處理;

◇時刻注意幼兒動向;

◇班級教師分工配合,避免視覺盲區;

◇看到幼兒危險動作及時阻止並教育;

◇定期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儘管幼師們盡全力保障孩子的安全,但小“意外”還是可能發生。


擔心磕碰,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護


因為學齡前的孩子精力旺盛,樂於探索,但肢體控制、平衡能力不強,加之班級孩子多,老師不能同時顧及所有孩子

面對孩子的磕碰,一些家長表示理解,能理性處理問題。也有些家長會慌了神,甚至會人為放大磕碰帶給孩子的影響,將過錯推卸給其他人。

其實,沒有不摔倒的孩子,成長路上的磕磕碰碰並不一定是壞事,如果為了不受傷就限制孩子玩耍運動,如果看到孩子跌倒就擔心不已,很可能會限制孩子能力的發展,對孩子不利。

家長與其萬般呵護格外小心,不如嘗試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

只有孩子從磕碰中學會自護,才能從根源上避免受傷。

放大孩子磕碰影響的後果

擔心磕碰,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護

1.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學齡前兒童正處於骨骼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因為擔心磕碰就限制孩子的活動,雖然更安全,但減少活動,孩子的體質會下降,愛玩的天性被壓制,孩子的

心情也會壓抑消沉

2.阻礙孩子人際交往

特別是小班孩子語言溝通能力不強,他們的友誼都是在玩耍運動中獲得的。過分關注孩子安全,讓孩子失去溝通的機會和玩耍的樂趣,容易變得膽小內向。

3.限制解決問題能力

孩子摔倒便大哭,有時只是出於對摔倒的恐懼,並不是因為疼痛,哭只是吸引別人幫助的一種方式而已。如果遇到困難就有人幫助解決,孩子思考的機會變少,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受限。


擔心磕碰,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護

4.學會推卸責任

若一有磕碰就指責老師或他人,無形中給孩子暗示:因為別人我才受傷,他們要負責。這種狀態下成長的孩子自然不懂得從自己身上分析問題,習慣性依賴他人、責備他人

5.影響幼師教學質量

過分的責備教師,讓教師不敢再讓孩子外出大量的活動,影響教學質量

萬般呵護,不如自護

擔心磕碰,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護

孩子日常發生磕碰在所難免,將過度呵護轉變成良好的教育契機,才是保護孩子的最好方式。

面對幼兒園發生的磕碰,建議家長這樣做更合適:

1.小傷不要度緊張

小擦傷、小磕碰對孩子的身體和情緒沒有實際影響,情況不嚴重時,建議家長平常心對待,及時進行醫護處理即可。

2.問清楚原因

發現孩子磕碰受傷,不要過度重視也不可完全無視,家長一定要先和孩子聊聊,再與老師交流,問清楚背後原因,商議解決對策

3.避免當面質疑老師

其實孩子在幼兒園受傷,最緊張的是幼兒園老師。畢竟不管對錯老師都有責任,孩子出了什麼問題,老師除了著急,還多了些內疚。

出現問題,儘量避免當著孩子的面責備老師

因為這樣不光會讓老師失去孩子的信任,也會打擊老師的自信心,影響教學工作。


擔心磕碰,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護

4.配合幼兒園安全教育

除了老師看護和教育,家長要將自護意識落實於孩子的日常模仿學習中,只有家園合力配合,才能讓孩子學會自護,從根本上減少磕碰的可能。

5.適當放手

0-6歲是奠定孩子一生人格品性的關鍵期。

如果在此期間內,成人沒有尊重孩子的獨立性,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機會自己試錯,孩子的成功經驗就會比較少。

擔心磕碰,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護

老師沒法做到事事完美,但老師疼愛孩子的心和家長是一樣的。希望父母們適當放開保護傘,理性對待孩子的每一次小意外,給他更自由的探索空間,給他更廣闊的的成長空間~讓孩子在陽光下快樂成長!

擔心磕碰,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護

*文章圖片來自攝圖網及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擔心磕碰,不如放手讓孩子學會自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