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万家乡在全市率先与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实施“村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计划”

“能拿文凭,能学本领,还少花钱,我第一个报名……”万家乡启动“村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计划”,邓家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明率先响应。日前,首批13名村居干部“走进”大学课堂。

松滋市万家乡在全市率先与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实施“村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计划”

该乡采取“地校合作”模式,在全市率先与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实施“村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计划”,有效提高村干部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招生对象主要为三类人员:45岁以下的村主职干部,40岁以下的村副职干部,35岁以下的村后备干部。

该计划借助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学习平台,免试入学、宽进严出。通过“面授辅导+自主学习”的开放型教学管理,重点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办农村经济管理、农村行政管理、基层法制建设等专业,让想学、真学、能干的人实现“智力升级”,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领头雁”队伍。

松滋市万家乡在全市率先与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实施“村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计划”

去年底换届之后,该乡村“两委”干部普遍存在学历不高、求知渠道不畅、服务“三农”能力不强等基层党建难题。李明说,“我们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但文化底子较薄,缺乏理论知识,时常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推进乡村振兴,关键靠干部和人才支撑。”万家乡党委书记张辉金介绍,选送的村干部完成学业后,不仅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还可享受乡、村两级的60%的学费补贴。今后的党员发展、工作考核、干部调整等,也将优先考虑、择优选拔,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先进文化和移风易俗的带头人。

截至目前,该乡已注册入学13人,其中村主职干部2名、副职干部7名、后备干部4名。该乡规划,三年内实现95%以上的村居干部学历提升至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