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投资运营都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园区招商项目

40年轮回,中国经济这个庞然大物再次走到命运的十字路口。纵观当前经济形势,贸易战如火如荼,资产价格上涨势头被坚决遏制,实体经济面临转型与复兴挑战,这些内外部因素共同决定了,中国特色产业园区将再次从幕后走向舞台中央,承担起其本应承担的历史重任。

从早期单纯借鉴新加坡招商引资模式,再到之后随着产业梯度转移、各地GDP竞争、不断的政策变迁,以规划、投融资、建设、招商、运营为节点的一整套中国特色产业园区模式逐渐形成。园区已经成为全面高效进行资源配置,推动中国经济脱虚就实、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保障。

但在现实中,许多园区开发商在招商、运营、投资三个关键点上,始终面临着方向不明、算账不清、体系混沌的困惑,如何搭建一套商业逻辑清晰、盈利模式合理、运营架构高效的商业模式顶层设计,不但是产业园区江湖新兵们的诉求,也是许多浸淫行业多年的老戏骨们汲汲摸索的。

10月19日-21日,第三站来到“产业地产麦加”武汉,学员们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度观摩,共同寻求园区运营与产业投资的内在商业逻辑。

在产业地产界,武汉始终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其雄踞江汉,洋洋九派,坐九省通衢之便,揽江河纵横之胜,产业汇聚,人才穿梭,天时地利人和融揉汇杂,令武汉产业地产既有北派的大开大阖,也有南派的精耕细作,各种创新思维与创新模式层出不穷,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孵化器,拥有大名鼎鼎的中部园区高地——中国光谷,多年孕育造化的园区风格自成一派,成为中国产业地产江湖独树一帜的“先行者与实验田”。

作为产业地产界最年轻的“80后”少帅,杨涛是东湖高新近年来市场化转型的掌舵人,其提出的“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产业研究为基础,以园区服务为纽带,以产业投资为抓手”的总体战略,可谓深谙产业地产核心逻辑。曾经的东湖高新,既有身为“东湖高新区拓荒者”,1998年即被科技部推荐登陆资本市场的光辉历程,也有“起大早赶晚集”,在行业市场化转型大潮中的一度彷徨无措。如今在杨涛主导下的市场化转型,其代表性意义不仅在于东湖高新寻求新形势下的重新自我定位,更在于地方政府平台类园区国企的市场化突围尝试。

在与总裁班学员的沟通中,杨涛以《“园区平台+运营服务+产业投资”内生循环商业模式分享与探讨》为主题,毫无保留的坦诚分享了东湖高新在政企合作、产品创新、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的差异化探索等方面进行的系统性思考与变革,如何通过产业运营与投资为抓手搭建园区生态圈,以及“三核联动”的精细化良性内生闭环逻辑——共荣共生,共赢共享。


在产业投资层面,东湖高新与政府引导基金、各类专业社会资本组建了数支产业投资基金,包括项目渠道选择、所投项目与园区载体的内在关联逻辑、产业投资与招商运营的联动关系、投资风险防控体系搭建等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也是杨涛与学员们讨论的重点。

另一位导师则是武汉产业地产界的代表性操盘手,其职业生涯从国有园区开发平台到民营二级园区运营商,再到更加综合的片区综合开发商,几乎全周期经历了武汉的产业地产发展各阶段,操盘过不同业态、不同地域(包括难度超高的内地三线城市)的产业园区。看来,其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真正能够从顶层设计到最终具体操盘的各个环节,把产业地产的商业逻辑和操作路径捋清晰的业内人士之一。

在本期课程中,他结合自身经历与感悟,从理论层面解析了政府主导型园区与企业主导型园区在开发思路与发展模式上的异同,并就一个三线城市进行市场化园区开发的案例,阐述了如何在三四线城市通过政企关系重新构建,撬动政府产业扶持政策与资金等资源,从产业定位制定到招商体系梳理,再到盈利模型搭建以及资产证券化领域尝试在内的全方位实践与思考。

产业园区投资运营都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园区招商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