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飘扬:医药行业亟需规范性假设建设

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楚商联合会承办、泰康保险集团协办的“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于4月7日-10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泰康不仅邀约海内外行业领袖、产业链企业共襄盛会,还负责国际医养馆(A1馆)的全面组织。泰康在全国投资打造的五大区域医学中心之一的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筹),也将在本次健博会上进行启动建设以来的首秀。会上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以《中国医药的新篇章》为题进行了演讲,他表示,如今医药行业面临这很大的调整,去年带量采购政策的出台以及长春生物疫苗事件都对行业产生了不少影响,目前行业自身规范性建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医药产业有了飞速的发展,40年约400倍,而且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孙飘扬认为癌症、脑卒中和呼吸系统疾病都有着很大的增长速度,所以未来在这些方面需要治疗的人数还会增加。

孙飘扬认为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如今医药行业面临这很大的调整,去年带量采购政策的出台以及长春生物疫苗事件都对行业产生了不少影响,目前行业自身规范性建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孙飘扬表示中国医药行业如今还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对整个医药产业来说,尤其是化学制药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现在经常在网上可以看到,一个很普遍的药涨了几十倍的价格,因为对环保的要求提高以后,原料药比较紧张。二是从去年开始临床急需的药进入中国的门槛大大降低,而且过去需要在临床进行试验以后才可以进入中国市场,现在可以很快进入,审批只要6个月的时间,对国内创新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第三方面,尽管国外进的很快,但是国内审评、审批速度和海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别,尽管这些年做了很大的调整。比如一个药从申请到进入临床,国外基本上30天就进入了,在中国以前需要12个月,但现在加快了很多仍然需要6个月的时间。就是说我们做同样的事情,和国外比起来还是慢了很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孙飘扬认为,对于中国医药行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同在。在健康中国战略纲要当中提出到2030年大健康产业可以达到16万亿的规模,2018年大健康产业规模是4.48亿,同时对整个医疗产业大力发展创新药,仿制药替代到期的药,鼓励医药企业国际化,对整个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机遇。

同时,国家还有重大专项支持。近几年国家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包括从研发、流通、医保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医药产业的发展。国内地区都在大力发展医药行业,各个大城市都建立了医药产业园区,包括武汉的光谷、上海的张江,都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来鼓励、支持医药行业的发展。

孙飘扬认为,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整个医药产业发展环境的改革,所以这几年医药产业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正在逐步从仿制向创新转变。以紫杉醇为例,紫杉醇是一个仿制药,尽管是一个仿制药,但是确实解决了中国肿瘤患者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必须有赖于创新。中国药企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长,具体表现是研发的投入进一步增加,国内医药行业以前投入只占销售的2%,现在可以达到10%到15%。但还应看到差距,中国药企对研发的投入相比国外企业差距是非常大的。中国药企的研究的层次在进一步提高,而且靶点紧随国际潮流,相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提升,前几年国外创新药进入三期以后国内刚刚开始研发,而现在国外创新药还没有进入临床的时候国内就已经开始研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