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登基后初次改革受阻

武帝登基后初次改革受阻

公元前140年,十六岁的汉武帝正式继承了皇位,他雄心勃勃的想将文景之治的盛世继续下去,但在初期却遇到了阻力。这主要是来自当时的太皇太后窦氏,即武帝的爷爷汉文帝的皇后。从她做皇后到武帝即位,已有近四十年,她的家族在朝廷的势力很大。而且窦氏和武帝的治国思想也有很大的区别。

武帝登基后初次改革受阻

窦氏同文帝一样,提倡“无为而治”,这是汉初“与民休息”政策的基本治国思想,它使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也促成了“文景之治”盛世景象的出现。但到了武帝时期,分封的诸侯王们与中央政府的对抗日益增多,因此需要加强中央的权力来压制地方势力。这是武帝和窦氏太皇太后的思想分歧所在。

武帝登基后初次改革受阻

武帝即位后开始实行自己的政治方略:武帝下诏命令全国官吏向中央推荐肯于進谏的贤良方正人才;安排自己信任的人掌管朝中大权,如让舅舅田蚡做太尉,掌握军权。同时,许多的儒生也被他重用。董仲舒就是在这次推荐考试中得了第一名的。武帝召见了他,探询治国的良策。董仲舒便将自己的一整套经过发展的儒家治国思想说给武帝听,武帝非常赞赏。东方朔也是在那时中选的。他初次给汉武帝上书时,洋洋洒洒,用了三千汉简,汉武帝用了两个月才读完。后来,他被任命为太中大夫。跟随汉武帝在朝中为官四十余年,有君臣之谊。他是为汉武帝出谋划策的智囊人物,更是告诉汉武帝神仙的存在,但前题是必须“有道”的人。

武帝登基后初次改革受阻

但是武帝此时还没有力量和窦氏较量,在他任命的重臣赵绾提出窦氏不应再干涉朝政时,惹恼了窦氏。窦氏逼迫武帝废除了刚刚实行的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罢免其任命的丞相和太尉。随后,窦氏宠信的人接替了这些重要职位,听从窦氏的命令。这对武帝是一个打击,但武帝有年龄的优势,他没有从此消沉,而是养精蓄锐,等待着时机。

四年之后,即公元前135年,窦氏去世。武帝马上将窦氏的人一律罢免,将田蚡重新重用,做了丞相,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改革。

武帝的功绩

武帝登基后初次改革受阻

前面已然提过,经过近70年的恢复和发展,武帝即位时,天下已经非常富庶,粮食和物资的储备相当充足。但是他仍然面临着文帝和景帝时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即对内是解决各地方诸侯对抗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如何保证汉室天下长治久安的问题;对外,则是如何解决匈奴威胁汉室边境以及向外开疆拓土、恢复秦时疆域的问题。雄才大略的武帝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使西汉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武帝能诗善赋,原有文集两卷,亡佚。

对外关系

武帝登基后初次改革受阻

武帝时期,对外关系以及和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也有了新的变化。最有名的就是对匈奴的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