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裝”,不掩飾自己的壞情緒,是給孩子培養高情商的第一步

01

情景一

貝貝媽媽因為工作的事情,心情特別不好。回到家看見貝貝也沒說話,平時都會掛起來的包直接扔在了沙發上。貝貝放在客廳的小玩具車,媽媽都沒看到,踩上去又一腳踢開。6歲的貝貝看到媽媽的樣子,就跟著媽媽問:媽媽,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啊,是不是很生氣啊。這個時候媽媽說,沒有啊,媽媽沒有生氣,也沒有心情不好。你自己去玩吧,不要跟著我。然後就自己進了房間,把門關了起來。

情景二

豆豆媽媽在開車回家的路上蹭到了另外一輛車,車刮花了一點,而且遇到個不講理的人,展開一頓口水戰。心裡憋著一頓火回家了。剛進門,5歲的豆豆就高興的說,媽媽,跟我一起來做手工吧,說著去拉媽媽的手。因為平時最喜歡的事兒就是和媽媽一起做手工。可沒想到媽媽甩開手,大聲吼掉,不要喊我,自己想做自己做。一天到晚的做手工,你知道你有多煩嗎。煩死人了。豆豆看到媽媽的樣子,傷心的哭了起來

媽媽別“裝”,不掩飾自己的壞情緒,是給孩子培養高情商的第一步

很多媽媽是不是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候我們極力的想在孩子面前隱藏自己的壞情緒,隱藏自己糟糕的感受,因為我們不想孩子因此受到影響,或者給孩子傳遞負面信息;有時候,我們又因為把壞情緒帶回家,沒有控制好,直接向孩子撒氣。

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其實都是希望,不要把自己的壞心情帶回家,不要讓自己壞情緒影響到孩子,不要把自己負能量的一面展現給孩子,希望自己在孩子的眼裡的人設總是積極向上的。

可是這麼裝真的好嗎?

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一書中就講到,家庭是孩子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父母如何對待自己的感受,如何看待這些感受,以及選擇什麼樣的回應方式,都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好榜樣或者壞榜樣。

媽媽別“裝”,不掩飾自己的壞情緒,是給孩子培養高情商的第一步

02

媽媽掩飾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會帶來這3個問題,影響孩子的情緒技能學習

1、會讓孩子懷疑自己的直覺和感受,打擊孩子的同理心

我們經常會說到同理心,也知道它對於一個人的成功而言多麼的重要。所以也總是努力的要給孩子去培養同理心。其實同理心就是了解他人感受的一種能力。孩子的同理心可以在不斷的練習中得到提升。

而當孩子通過我們的行為表現和表情,判斷出我們在生氣、我們很難過、我們不開心,運用的就是同理心。孩子感受到了我們的情緒。而我們卻為了掩飾,而告訴他,我們沒有生氣,沒有難過,沒有不開心。這個時候就是在否定孩子,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人,最親近的人,最熟悉的人,這種否定如果經常發生,孩子就會懷疑自己的感受,因此而慢慢的失去同理心。這該是多麼糟糕的事情。

媽媽別“裝”,不掩飾自己的壞情緒,是給孩子培養高情商的第一步

2、會影響孩子對情緒的正確認識

感受沒有對錯,情緒沒有對錯,所有的感受和情緒都應該被接納。只有當我們自己能夠正確的認識和接受自己的情緒時,才能更好的去處理它。

然而,當我麼試圖隱藏自己的情緒時,就是在向孩子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有些情緒是糟糕的,有些感受是不好的,是不被認可的,是要藏起來的,是不能讓別人發現的。當我們總是這樣牴觸它,壓制它的時候,反而更容易被情緒所左右。

優質父母會以身作則,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知道,擁有自己的感受不是件壞事。

教孩子處理情緒的錯誤方法,樹立壞榜樣

不告訴孩子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卻因此而向孩子發火,就是在教孩子,自己心情不好就可以做出傷害別人的行為,就可以做出錯誤的行動。

培養孩子的高情商,最重要的就是要教會孩子,如何在糟糕的情緒中,依然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榜樣的力量至關重要,因為孩子通過看我們怎麼做來學習。

之前有一個媽媽問我,孩子只要生氣,不高興就會打人,大吼大叫。因此在學校,在出去玩的時候總是被孤立,小朋友們都不喜歡他。該怎麼辦?我就問她,自己平時在家裡,如果遇到對孩子不滿的事情會怎麼辦?她說她自己脾氣也不好,老是吼叫,打罵孩子。這就是影響。

媽媽別“裝”,不掩飾自己的壞情緒,是給孩子培養高情商的第一步

03

我們不應該掩飾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更不能隨意發洩自己的情緒,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表達自己的感受,選擇正確的行為,給孩子樹立榜樣,每一次就都會變成孩子學習情緒管理技能的機會。

我們可以這樣做

告訴孩子我們的感受,跟孩子分享我們的壞情緒

把壞情緒扔在家門外真的很難,而且仍不掉的時候會讓人更煩。而把它說出來反而會更好,會讓自己覺得輕鬆,也能告訴孩子感受沒有對錯,也讓孩子知道大人也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有生氣的時候,也有脆弱的時候,孩子會對我們多一些理解和關心。

在兒子上幼兒園那會兒,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進門就會跟孩子說,兒子,我今天心情一點都不好,我現在很生氣,很憤怒,因為某件事。有時候說這還會做出要哭的樣子,嗚嗚嗚。兒子就會走過來,拉著我的手說,媽媽,那你想讓我做什麼。我就會說給我一個擁抱吧。他就會抱抱我。這個過程真的會讓我心情好起來,反而比壓在心裡好很多。

而且,後來兒子只要發現我表情不對,他就會說,媽媽讓我給你一個擁抱吧,這樣你就不累了,你就不煩了。總是會關心我。

告訴孩子,我們打算會如何正確的處理自己的情緒

就是在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的處理自己的情緒。比如說我每次情緒糟糕的時候,跟兒子分享完以後,我就會說給我一個擁抱吧,給我力量,我要趕走壞情緒,或者是我要去聽會兒音樂發洩一下,或者,我會拿著沙發靠墊使盡的打打打。過一會兒就會跟他說沒事了。

當我這樣去做的時候,孩子就學會了該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所以他每次生氣的時候,不高興的時候不會對我們大吼大叫,更不會摔打家裡的東西,也不會做出其它傷害、影響別人的行為。他會扔紙團子、會去自己的房間裡靜一靜,會去畫畫,把情緒畫出來。然後過一會兒來跟我說,我沒事了,又笑嘻嘻的。

如果因為自己的情緒向孩子發了脾氣,請儘快跟他道歉。

媽媽不是神,是普通人,所以難免會有時候因為自己的情緒,吼叫孩子。不要愧疚,而是及時的跟孩子道歉。跟他說出自己的錯誤,不能因為自己心情不好,就向別人發火,就去做出錯誤的行為。其實可以不用這樣的,我可以讓自己安靜一會兒,可以讓自己聽音樂,我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樣的道歉是有力量的,而且是很好的示範和教學。我們無形之中教會孩子,人都會犯錯,但要敢於承擔責任,而且也教會孩子,即使面對壞情緒,我們仍然可以讓自己選擇正確的行為,我們仍然不能去傷害別人。

心理學家艾麗卡.雷斯切爾博士在《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這樣寫到:

如果你真的相對孩子的福祉和未來的成功產生重大的影響,一定要通過情感教導幫助他們發展情商。

情感指導也是是你與孩子之間最重要的教育行為。

當好孩子的教練,培養高情商的娃,從不掩飾自己的情緒開始,從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開始,從提高自己的情商開始。

媽媽別“裝”,不掩飾自己的壞情緒,是給孩子培養高情商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