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務第一股 泰坦科技擬衝擊科創板

从大学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务第一股 泰坦科技拟冲击科创板

誕生於大學宿舍,“科學服務第一股”泰坦科技(835124)於近日宣佈,擬衝擊科創板。

4月12日,泰坦科技正式官宣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獲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

从大学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务第一股 泰坦科技拟冲击科创板

此次IPO,泰坦科技與大部分欲衝刺科創板的企業一樣,選擇的是第一套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切累計淨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

6名大學同學聯合創業

泰坦科技是一家立足於中國的科研領域,聚焦於科研創新“實驗室場景”,以科研試劑、科研儀器及耗材、實驗室建設及科研信息化服務三大產品體系為基礎,專注於為科研工作者、分析檢測和質量控制人員提供一站式科研產品與集成配套服務的科學服務綜合提供商。

从大学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务第一股 泰坦科技拟冲击科创板

其面向的主要客戶群體包括國內高等院校及政府附屬科研院所。

據發行人官網介紹,2007年10月18日,泰坦科技成立於華東理工大學的宿舍,發行人的六位創始人均來自華東理工大學,且六位創始人均為80後。

據《解放日報》報道,2007年,謝應波和小夥伴們申請獲得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20萬元,5名同學又“湊份子”加上20萬元。靠著這40萬元,他們從宿舍起家。創業之初,謝應波和另一名創始人張慶全職投入,每月工資才1500元;其餘4人則是兼職,沒有工資。

从大学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务第一股 泰坦科技拟冲击科创板

泰坦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謝應波

目前,謝應波等6名股東為一致行動人,6人合計持有發行人46.89%股份。

从大学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务第一股 泰坦科技拟冲击科创板

而在擬申請科創板上市之前,泰坦科技已經在籌劃上市,並於2017年7月向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提交了IPO輔導備案登記材料。

急切地奔向資本市場,一方面或許是來自“對賭”的壓力。

2015年,泰坦科技正式掛牌新三板。而當時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中提及,其實控人與上海丹豐、創業接力、景嘉創業、創業擔保、上海科投之間約定:

若公司未能實現上市承諾(在原投資方及投資方認可的證券交易市場完成公開發行上市),原投資方有權要求創業股東回購其持有的公司全部或部分股份,回購價格為原投資方及投資方各自的原始投資加上10%的年單利回報率。

新三板掛牌期間完成三次融資

實際上,在新三板掛牌期間,泰坦科技的關注度並不高。

從二級市場交易來看,泰坦科技一開始採用的為協議轉讓方式。在其掛牌期間,共有34個交易日產生過交易,累計交易金額1.37億元,而其股價最低曾跌至0.01元,最高則為42.77元。

从大学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务第一股 泰坦科技拟冲击科创板

有新三板投資者稱擬在該股停牌前計劃買入,不過該股並未有賣盤,只能“目送泰坦科技去申報科創板”。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至2018年間,泰坦科技曾完成了三次定增,分別以10.48元、17.17元、18.18元的價格募集資金3800.15萬元、3430.05萬元、6000.13萬元,三次定增資金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从大学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务第一股 泰坦科技拟冲击科创板

在最近一次融資中,認購對象為4家機構,其中,國開科創認購2999.88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國開科創是國開金融全資子公司,是國內銀行業第一家國家級科技創業投資平臺,主要針對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科創企業開展股權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投資機構已押寶泰坦科技,包括廈門創豐昕華創業投資合夥企業、創業接力天使、東方匯富等,其中創豐資本持有8.57%的股份。

毛利率較低且呈現下滑趨勢

目前,泰坦科技的產品和服務主要包含自主品牌產品和技術集成第三方品牌,主要分成三大系列:科研試劑、科研儀器及耗材、實驗室建設及科研信息化服務等實驗室綜合服務業務。

招股書顯示,近三年發行人營業收入從2016年的4.09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9.26億元,複合增長率超過50%,歸母淨利潤從2016年的1585.94萬元增加至2018年的5992.66萬元,複合增長率超過90%。

從具體的營收構成來看,2016年至2018年,科研試劑一項收入佔比均超過60%,為其主要收入來源。而科研儀器及耗材佔比在28%左右,實驗室建設及科研信息化服務則從2016年的5.57%下滑至2018年的3.75%。

从大学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务第一股 泰坦科技拟冲击科创板

如此看來,泰坦科技更像是一家傳統試劑企業。同時,與其主要可比競爭對手相比,主營產品構成上也存在較大差異。

从大学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务第一股 泰坦科技拟冲击科创板

以科學服務業全球領導者賽默飛為例,其產品覆蓋科研試劑、儀器耗材、生命科學等領域。而實驗室產品及服務佔比達36%,試劑僅佔16%。

值得注意的是,泰坦科技的綜合毛利率較低,且呈現下滑趨勢,2016年至2018年,其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3.71%、22.19%和21.59%。這與其同行可比公司同樣存在明顯差距。

从大学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务第一股 泰坦科技拟冲击科创板

而具體從各業務來看,實驗室建設及科研信息化服務雖然毛利率較高但佔比偏低,近三年該項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4%、53.66%、46.37%,而其他兩項則均在20%左右。

从大学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务第一股 泰坦科技拟冲击科创板

而在科創板較為注重的研發方面,泰坦科技的研發投入營收佔比也低於國際同行公司,且呈現逐年下滑趨勢。

2016年至2018年,其研發投入分別為1887.40萬元、2888.46萬元、2998.44萬元,佔營收比例分別為4.62%、4.35%、3.24%。

這也是由行業屬性所決定的,國內本土科學服務行業起點低、底子薄,與國外市值上千億、數百億美元巨頭相比,研發投入嚴重不足,與資本市場對接不夠。

對此,泰坦科技解釋為,若剔除第三方集成產品收入的影響,其自主品牌產品相關的研發投入佔比與國際可比公司差異較小,2016-2018年,泰坦科技自主品牌產品研發投入佔其銷售額的比例分別為9.66%、8.5%、6%。

行業競爭加劇

實際上,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以泰坦科技為代表的一批科學服務企業已經能夠實現部分產品替代,在局部打破國際品牌的壟斷。

但由於國內科學服務行業起步較晚,在產品技術、質量和規模等方面與美國、歐洲等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

科學服務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與地區發展比較成熟,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美國賽默飛、德國默克)、丹納赫等行業巨頭。

從而,國內企業在中低端領域面臨著激烈競爭。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大中小型廠商超過數萬家,但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技術傳統、品種單一、產品低端,尚未形成具有壟斷地位的大型企業。

由於泰坦科技是國內較早進入高端科研試劑領域並實現平臺化、電商化銷售的企業之一,為2016-2017年度中國化學試劑行業十強企業。未來有望在行業洗牌中脫穎而出。

不過,近年來,國際巨頭們紛紛在中國開設工廠,拿下了不少大企業的實驗室訂單。

2018年,賽默飛、德國默克和丹納赫在中國區的收入分別超過25億美元、18億歐元、23億歐元,這些國際巨頭幾乎壟斷高端產品,佔據市場份額的主導地位。

而賽默飛這家企業年銷售額便超過220億美元,全球擁有約7萬名員工,進入中國已超過30年。

強勢競爭對手的加入也給泰坦科技帶來不小壓力。

對於未來的發展走勢,泰坦科技表示, 其擁有國內領先的技術研發能力,能將技術有效轉化成產品和服務,實現可持續經營發展。未來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研發和行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雙核驅動戰略。

其招股書顯示,目前發行人已申請發明專利62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6項,獲得軟件著作權24項,外觀及實用新型專利25項,取得37項註冊商標。

此次,泰坦科技擬募集資金4.15億元,將用於投向網絡平臺升級改造建設等3個項目。

从大学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务第一股 泰坦科技拟冲击科创板
从大学宿舍起家到科技服务第一股 泰坦科技拟冲击科创板

關注科創板 就加小板

搜索微信“ qjwddz”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